快递集体涨价,商家太难了

文摘   2025-01-25 19:35   广东  
作者 | 魔童叔

编辑 | 文定

春节将至,按惯例,快递们又得涨价了。派代了解到,申通、中通等多家快递公司,春节期间配送费普遍上涨。

这使商家面临更高物流成本,利润空间受到压缩,有商家表示春节期间“躺平”,闭店休息;也有商家选择“春节不打烊”,期望能借此节点弯道超车。

有意思的是,不少消费者了解到快递要涨价和可能停运的消息,反而激发出购物欲望,纷纷剁手“买买买”,部分类目商家出现了“小爆单”的现象。

快递单价增加0.5-20
近期,快递公司春节期间涨价政策基本出炉,单价增加0.5元到20元不等。其中,中国邮政的涨幅最高可达到20元,而顺丰速运则延续了2024年的春节涨幅策略,未做进一步调整。

相比2024年,2025年的涨价呈现出更加灵活且复杂的变化。

2024年春节期间,快递费普遍上涨1至2元,以平衡节日运营成本。而2025年,不同快递公司在涨幅范围和结构上有了明显差异。

例如,申通在2024年针对3公斤以上的包裹每公斤加价1元或3元,而2025年则调整为按首重直接加收3元;京东物流在2024年加收0.3至0.6元/公斤的资源调节费,但2025年采用阶段性调整策略:1月14日至2月4日,每公斤加收0.1至0.6元,1月28日至2月3日期间,每单固定加收2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顺丰和德邦的涨价策略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了2024年的水平。顺丰、圆通、韵达和申通等通达系快递公司虽然普遍涨价,但幅度不一,展现出不同的市场竞争策略。

以顺丰为例,其在春节期间“价格提升较为积极”,更突出服务能力。而韵达和申通则采取了更温和的涨价策略,在总部定价层面增加有限,给予终端加盟网点更有竞争力的发货成本,这一策略显著推动了其件量份额的增长。较为突出的是圆通,与2024年相比较,更是价格下降3元/单。
总体来看,2025年春节的快递涨价不仅仅是对成本的反映,更是各大快递企业在服务能力、市场份额和价格策略之间的平衡与博弈。
不同品牌间的定价变化,充分展现了其在节日高峰期中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多元化应对方式。

面对这些上涨的费用,各品牌快递都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了价格策略,以适应春节期间的寄件需求。然而,整体来看,2025年的快递费用仍然上涨,商家的应对方式也不同。

一位女鞋商家表示,理解春节期间物流费用上涨,因为人力、物流等成本增加,这是可预见的挑战。

唯品会和得物平台的商家则告诉派代,虽然面临涨价压力,但仍选顺丰配送,设定 10 元或 20 元等固定运费标准,保障服务和顾客满意度。

不过,并非所有商家在春节期间继续运营。一位小家电商家因春节订单少,支付云仓加班费和人工成本会加重运营负担,回顾过去几年经历后,选择 “打烊休息”,以减轻节日运营压力,应对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双重上升。

快递公司在春节期间的履约能力,也受到不小挑战。据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主要快递企业申诉率情况表》,快递延误、丢失短少、损毁等问题频发,被消费者诟病不少。
来源: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官网
对于商家而言,选择合适的快递公司已不再只是一个价格问题,更是服务质量与履约能力的博弈。

在这一过程中,商家们根据自身需求和顾客的期望,作出了最为明智的选择,尽可能平衡物流费用、服务质量与利润,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节物流涨价。

消费者在春节前“买买买”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快递行业的涨价和停运预警掀起了一场波澜。

消费者纷纷在假期前疯狂下单,商家在迎接“大流量”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背后潜藏的重重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利润本就微薄的小商家来说,这场物流风波可能让他们陷入更为棘手的困境。

在快递涨价的压力下,电商商家的成本迅速上升,尤其是对于一些日用商品的卖家而言,原本不高的利润率瞬间被吞噬。以一位广州的日化品商家为例,他表示,原本售价5元、快递费用8元的商品,快递费用一旦涨至10元,商家的利润将立即减少40%。在这种情况下,春节期间运营下去,很可能会造成不少中小商家面临亏损的局面,生存压力陡增。

与此同时,在春节临近消费者的购买焦虑和冲动比双11、双12还猛。尽管快递停运消息不断传出,许多消费者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囤货欲望”,甚至不惜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疯狂下单,生怕错过最后的物流时机。

来源:陕西法制抖音号
然而,这种疯狂的购买行为背后,也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除了消费者的囤货行为,商家们同样感受到了“快递停运”带来的压力。一位电商卖家透露:“为了应对快递停运的压力,我们提前备货,增加人手加班发货,但即使订单激增,因物流成本上涨,利润空间依旧受限。”此外,线下商超和便利店也开始提前囤货,消费者对于年货的提前采购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政策对卖货品类限制、发货时间与物流要求、客服响应时效及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让卖家在 “春节不打烊” 期间能更清晰地知晓如何保障店铺运营。

面对“春节不打烊”这一大背景,电商平台已适当放宽了对“客服3分钟响应”和“发货履约”的要求,以便商家能够更容易达标。

然而,商家们仍需做好各项准备:合理安排客服人员、优化仓储管理、及时更新物流信息,并考虑到节假日期间的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若一不小心,商家便可能面临平台的处罚或店铺降权。


涨价与履约双重压力

“如何在快递费上涨的困境下,实现成本控制与高效履约?”

这是当下商家们发出的灵魂拷问,也是整个电商行业面临的挑战。当快递费用悄然攀升,电商行业的运营压力瞬间爆棚,履约问题更是成为悬在商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商品按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了横亘在商家面前的一座大山。

但常言 “危机中藏着机遇”,快递涨价和平台规则的调整,或许正是电商商家转型的催化剂。一些有远见的商家已经开始行动,他们积极优化运营流程,尝试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库存管理的精细化,精准把控进货量,有效降低仓储成本;同时,主动与物流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协商更合理的合作方案,共同应对春节期间紧张的物流压力,力求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并非所有商家都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面对成本上涨,部分商家为了维持利润,简单粗暴地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看似是最直接的应对方式,实则是一步险棋。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极为敏感,无端的价格上涨极易引发他们的不满。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当下的购买决策,还可能损害品牌形象,长此以往,消费者忠诚度降低,品牌声誉受损,商家也将陷入长期的发展困境。

显然,单纯依靠涨价来应对成本压力绝非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精细化运营管理才是破局的关键。比如,集中发货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商家通过精准分析订单数据,合理规划发货时间与地点,最大程度减少中转环节和不必要的费用。每个中转环节都会增加成本和时间损耗,优化物流流程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配送效率,让商品更快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对比不同快递公司,综合考量服务质量、价格、配送范围等因素,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方案,在优化成本的同时确保履约能力。

库存管理同样不容忽视。过多的库存不仅占用仓储空间、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商品损耗,进一步加重成本负担。借助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商家能够实时监控库存动态,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进货量,减少积压和浪费。这样一来,不仅能降低仓储费用,还能有效削减快递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老板进群


进派代增长社会员群 聊增长、保利润
150+亿级、400+千万级老板已加入
听大咖群内分享 线下深度交流↓

热文推荐

派代
助力卖家增长。商务合作加v:1802726298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