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吃鱼时,经常会吃到肉质里有土腥味的鱼呢?
这种土腥味到底是由什么物质产生的?又为什么会出现?
近些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为了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鱼塘的养殖密度也日益增加。
密度提高,相应的投料量也会大大增加,那么不管是鱼吃料后的排泄或是鱼没吃完的料也会更多地沉入塘底。
干塘后的底泥
由于水深较深,阳光无法照射进池底,因此堆积了大量残饵粪便的池底就会极度缺乏溶氧;
在缺氧情况下,厌氧菌就会滋生,比如说土臭素。
土臭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泥土气味。它主要由水体中的蓝藻(如颤藻)和放线菌产生,这些微生物在鱼的生活环境中大量繁殖时,会释放土臭素。
除了土臭素,甲基异莰醇(MIB)也会增加鱼身上的土腥味;
MIB是一种类似土臭素的化合物,也由蓝藻和放线菌产生。它的气味类似于霉味或泥土味。
当然这些东西会溶入在一些水中,生活在水中的鱼虾肉质就会被这些元素所侵袭,
如果鱼生活的水体中富含蓝藻、放线菌或其他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释放大量的土臭素和MIB,导致鱼体吸收这些物质。水体富营养化(如含有过多的氮、磷)会促进蓝藻的过度繁殖,从而加剧土腥味。
一些鱼类(如鲤鱼、鲫鱼)生活在水体底部,容易接触到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这些物质也会增加鱼的土腥味。
土臭素和MIB是脂溶性的,容易积累在鱼的脂肪组织中。因此,脂肪含量较高的鱼(如虹鳟、三文鱼)更容易有土腥味。
淡水鱼生活的环境更容易受到蓝藻和放线菌的影响,因此土腥味问题在淡水鱼中更为常见。
广东地区会通过吊水来避免鱼身上的土腥味。
就是鱼养成后,放在水质比较好的区域进行“瘦身”,期间不投料不撒药;
一段时间后,鱼身体内的杂质、药残会被代谢出去,鱼的脂肪含量更少,肉质更加有口感。
我们提供: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流水槽养殖、智慧渔场的规划、设计、建设、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自主研发便携式溶氧仪、在线式水质检测仪、温度宝等智能化水产养殖装备;
提供变频增氧机、智能投料机、高压氧锥、养殖桶、微滤机等养殖设施设备。
跑道式流水槽相关:18151548369陈经理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设计:18861870651顾经理
工厂化循环水设备:18912978252薄经理
智能化设施设备:18551681553杨经理
水质检测设备相关:18061767809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