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成本中,饲料占比超过50%;
一般的水产饲料组成包括动物类原料、植物类原料、无机类原料与其他添加物。
而受动物性饲料原料资源和价格的制约,近些年水产配合饲料中植物性原料的用量越来越高。
这些植物性原料一般就包括豆粕、豆渣、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籽粕等;
其中饲料原料较为依赖的豆粕,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近日,为应对饲料粮消费占比高、保障粮食安全及提升养殖业效益,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
大力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
积极推行精准饲养管理;
充分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
加快发展饲草产业,调优畜禽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到2030年,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
全面推广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研发应用动物净能体系与氨基酸平衡模式,建立基于动物动态营养需求的精准营养模型,加快动物生理与环境互作基础研究和抗应激营养调控技术研发应用,发布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提高饲料转化率。
加快研发推广基于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的数智化饲喂决策和饲料配方软件系统,引导饲料加工设备核心部件自主创制,全面推行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措施,推广精细化阶段饲养管理工艺,提升全环节养殖生产效率。
持续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家庭农场,推广资源与规模相匹配的高效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畜禽立体养殖和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推广应用智能化精准饲喂设备,推进饲养管理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升养殖设施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完善饲用微生物发酵制品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南,支持利用生物技术构建高效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菌株,加快低蛋白饲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种氨基酸和酶制剂等产品审批进度,增加新饲料添加剂产品供给。
全面开展地源性特色饲料资源调查,建立健全饲料资源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参数体系,进一步完善饲料原料营养和加工基础数据库。修订增补《饲料原料目录》,促进杂粮、杂粕、农副产品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地源性饲料资源发酵、酶解等提效加工利用,支持发酵饲料推广应用。支持微生物蛋白饲料生物制造,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组织开展餐桌剩余食物、毛皮动物屠体、动物源蛋白水解物等新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试点。推广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化利用,积极探索昆虫蛋白、藻类蛋白等资源饲料化利用途径。
制定发布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应用评价技术指南,进一步优化新产品评价规则和评审制度,简化生物技术创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加快绿色高效新产品应用审批。
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引导优化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养殖生产,促进禽肉消费,提升禽肉产量比重。加大牛羊生产扶持力度,稳定基础产能,提升养殖生产效率,推动牛羊生产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设施渔业,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支持养殖业节粮减排科技创新联盟等协作平台建设,围绕畜禽水产养殖节粮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发,加强动物精准营养、饲料精准配方、良种繁育、智慧养殖、动物流行病净化、优质饲草种植加工等核心技术和设施装备研究。加快培育推广高蛋白玉米等饲用作物品种。加强养殖业新型实用技术和新产品、新装备集成示范,推介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
加快应用智能生产性能测定、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育种等新技术,建立饲料转化率测定评价体系和高饲料转化率基因组遗传评估参考群体,提升品种创新和遗传资源利用水平,培育饲料转化率高、节粮性能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加快推广优良种畜禽及优质精液和胚胎,提高良种扩繁效率和良种群体规模。
聚焦垂直传播病和季节性常见病,集成推广一批适宜有效的流行病净化模式,扩大疫病净化场范围。集成牧区、半牧区、农区牛羊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新产品创制和新技术应用,优化动物疫苗用菌(毒)种变更备案审查程序,加快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规范养殖用药,提升养殖动物群体健康水平。
充分发挥养殖业领域智库、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教学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推介成功经验案例,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中小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动全行业提升节本增效能力水平。
农业农村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各省级畜牧兽医和渔业渔政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落实,发动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参与,建立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关注后在公众号后台私信【节粮行动】获取通知原文件。
我们提供: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流水槽养殖、智慧渔场的规划、设计、建设、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自主研发便携式溶氧仪、在线式水质检测仪、温度宝等智能化水产养殖装备;
提供变频增氧机、智能投料机、高压氧锥、养殖桶、微滤机等养殖设施设备。
跑道式流水槽相关:18151548369吴经理
工厂化循环水相关:18861870651顾经理
水质检测设备相关:18061767809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