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原名姚友本,侗族,1979年生,贵州天柱人。供职于贵州电网公司凯里供电局,黔东南州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疼痛》《芦笙吹响的地方》《烛照苗乡》《守望人间最小的村庄》等。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民族文学》奖、中国电力文学奖等。
《“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姚瑶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23年12月
报告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通过小切口、小事件、小人物来透视大时代,回应了时代的主旋律,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一项既展现中华文明包容性,又展示中国新时代形象的村办篮球赛为何火热到如此程度。读者从中可以看到百姓的欢喜、村庄的繁荣、国家的兴旺,看到基层的有序治理,看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信心百倍地走在蓬勃的乡村振兴之路上。
《“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节选)
台盘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正彪站在房屋三楼的窗口,远望青山绿水,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多年来,他保持着站在窗口远眺的习惯。他相信大山之中有着无限的精彩,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可能。此刻,一列动车正好穿过对面山中的隧道。动车进入隧道时发出的声音和飞快的速度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开通。动车的来往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但慢慢地,他也习惯了动车穿过隧道时形成的那种短暂的呼啸。这一天,台盘村过“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休赛。家家户户精心准备丰盛的食物,在家庆祝“六月六”吃新节。李正彪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午餐, 他家的堂屋里坐满了来过节的亲戚朋友。“六月六”吃新节的中午饭,他们从中午一直吃到了晚上,其间,大家还满脸幸福地唱起了敬酒歌。傍晚时分,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门口的空地上,围坐在一起吹起了芦笙曲,跳起了芦笙舞。悠扬的芦笙曲在寨子里回响……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黔东南的苗乡侗寨里诗意地游走。每到一处,我都会对当地的民俗进行探究,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诗意命名当下的生活,尽量让大千万物在我的文字里找到栖息之地。据相关资料介绍,“芦笙”这一专用乐器名称较早出现于明代的史料记载中。据倪辂《南诏野史》载:“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钱古训《百夷传》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到了清代,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一书中写道:“(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芦笙,为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林继富和彭书跃所著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里记载,芦笙相传为苗族祖先告且、告当所造。告且和告当造出日月,又从天公家里盗来谷种。谷种播撒后,长势却不佳。为了解忧,告且与告当从山上砍来六根苦竹,扎成一束,吹出了动听的乐曲。稻谷因此焕发生机,让人们获得了大丰收。在这个传说里,人们把吹奏的芦笙与果腹的稻谷联系在一起,使我想到音乐与饮食融合的魅力。在礼乐制度盛行的周朝,需要由专人在君王进食时进行乐器演奏,并以歌舞助兴。在汉朝,朝廷还专门成立了乐府。唐朝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也是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