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奖”颁发!文学,更好聆听时代的心跳

文化   2024-11-19 17:47   北京  

一匹“骏马”




马骏,获“骏马奖”!

  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来自宁夏西吉的作家马骏,笔名柳客行,凭借散文集《青白石阶》成为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最年轻获奖者。

  因患病从小就无法行走的他,与父亲都是第一次乘坐飞机。他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从宁夏西吉来到广西南宁。看着马骏坐着轮椅登上颁奖台,他的父亲感叹,“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颁奖典礼上播放的视频里,墙上映照出的马骏影子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大步往前走去。“拍出了我的内心世界。”马骏说,“这世间真善美的种子长成的粮食,让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慢慢长大……这个孩子,愿意用一生时间去播种真善美,还有爱。”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现场。

列来拉杜 摄


  台上灯光璀璨,轮椅上的青年自信微笑。11月16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南宁市举办。颁奖典礼上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在场观众。

  文学的足音,激荡八桂大地。文学盛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新颖样式和破圈传播打造读者广泛参与的“文学节日”,展现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

中国作协供图


  自1981年创办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已评选13届,共计759部(篇)作品、49位译者获奖,在繁荣民族文学创作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此次共有25部作品和5位译者获奖,包含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翻译等6项,作品内容涵盖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等题材,兼具“国之大者”“民之小事”,彰显多元特色与一体意识。




“奖项就像闹钟,提醒你要继续写下去。”马伯庸获奖的《大医》以上海华山医院为题材,他坦言,写完一部长篇小说,就像是完成一次马拉松长跑,“长跑是考验自我的身体极限,而写作则是在探索我们的心智边疆”。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

中国作协供图


  “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景象,绚烂多姿的民族时代气象,博大崇高的民族精神形象得以呈现。”担任评委的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本届“骏马奖”展现了以文学的样式讲好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硕成果。

一条河流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

中国作协供图


大河蜿蜒流过塔里木盆地,孕育出沙漠绿洲的盎然生机,也滋养着阿舍笔下的《阿娜河畔》。

  “‘阿娜’是维吾尔语‘母亲’的意思,我在查阅一本民间故事集时发现,阿娜河正是塔里木河的古称。”那一刻,阿舍突然感觉自己同故乡、同历史建立起了情感联结。

  《阿娜河畔》写的是边疆建设的创业史,具有清晰的生活质地和强健的心灵强度。阿舍自小在塔里木河边的农场长大,创作前用了五六年时间准备,通过阅读和采访,积累了大量农业、水利、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在生活的现场‘扎下根’、从各个细小的缝隙‘切进去’,实实在在做生活的学生,做人民的学生。”

  这部作品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攀登是写作者的永恒姿态。”阿舍说,她在创作时“开始下意识地将视角从自我的个人记忆,转向故乡更为辽阔的生活与历史,着重关注土地、人、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交融来书写历史,力图达成一种细微与宏大兼而有之的叙事。

  “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自然地融入笔下。”阿舍说。

  百川同源,共向沧海。此次获奖作品中,多部作品与河流有关,塔里木河、漓江、鸭绿江……精彩纷呈的文学如江河行地,共同滋养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本书与一个村庄


“世界那么大,唯独是你,让我魂牵梦萦,坚守心底唯一的字:村。”晨曦初露,台盘村在鸡鸣中醒来。作家姚瑶心底的“村”,从贵州大山深处苗寨的一场篮球赛中走来。

  2022年夏天,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盘村因篮球赛火爆“出圈”。因为工作单位对口帮扶台盘乡,姚瑶曾多次来到这里。驻村第一书记、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乡村解说员……他无数次零距离接触台盘村的人与事,挖掘着“村BA”火爆“出圈”的文化密码。

  他获奖的报告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书写了台盘村老百姓历经脱贫攻坚后的新变化,展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

  “台盘村的‘小’承载着这个时代的‘大’。”颁奖典礼上,姚瑶身着民族服饰,袖口的侗绣格外精致。他表示,作为经历者、在场者,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和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深扎火热现场,“在富有时代特色的现实中,去寻找隐藏在村庄深处的光芒,向全世界讲述中国乡村蓬勃发展的美好故事”。

  乡土是永远的题材宝藏和灵感源泉。作家只有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持续迸发。对此,获奖作家代表深有感触。

  “生命中最亲切的土地,或者摇篮。”作家凡一平回到魂牵梦绕的广西上岭村后,《上岭恋人》的故事如井喷般涌入脑海,“故乡赐予我灵感,我也通过文学反哺家乡”;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就这样通过文学‘心心相印’。”译者艾布来自西北,他翻译的是第十二届“骏马奖”小说《驻村笔记》,故事发生地在广西,“通过文学,我们更加紧密地拥抱在一起”;

  …………

  多年来,“骏马奖”不断发掘作家作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气象万千,“人民阅卷行动”等活动跨界传播,文学凝聚人心、激发情感、传递价值的功能愈加彰显。

  正如此次盛典的主题:金色的骏马从光影层叠的长河中跃出,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人民大地  文学无疆”。


对话“骏马奖”得主马骏——

文学用爱意托举着我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得主马骏。

 罗东 摄


人民日报记者:您的散文集《青白石阶》获得“骏马奖”,走上领奖台是什么感受?

  马骏:得知获奖消息时,我曾坐在柳树下良久。我摇着轮椅向屋子里狂喊,热切地想把好消息告诉母亲。

  我是一个眼睛高度近视的人,只能用心去感受世界。这世间真善美的种子长成的粮食,让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慢慢长大。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文学之路上给予我亲切关怀和无私帮助的人们。我真诚地爱着这个世界,是这些温暖,让我坚信文学的力量。

  人民日报记者:您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马骏:我从小患有脊髓性肌萎缩,无法行走。2016年考上了大学,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入学。在迷茫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给了我走出那间屋子的勇气。

  2020年起,我开始写长篇散文《青白石阶》,后来在《六盘山》杂志发表。这本书是我躺在炕头,花了3年用手机一点点“抠”出来的。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写1000字,但这1000字修改起来,可能又要三五个小时。

  我的文学道路离不开朋友们的鼓励与关照。我曾给《民族文学》投一篇文章,时任编辑石彦伟读完后发回整整4段40多秒的语音,帮助我完成了这部作品。

  我以为我一辈子都无法再离开那个偏远的地方,从未想会有这么一群像叔叔婶婶一样的文学人“团宠”着我,用爱意托举着我,来到了这充满大爱的文学世界。

  人民日报记者:您希望通过文学表达什么?

  马骏:每当我坐在县城街道的一棵柳树下读书时,“柳客行”(马骏的笔名)便像位侠客,带着柳树下的我,让思想离开身躯的禁锢,借着文学的羽翼,游历祖国的美好山河。

  现在,我的写作视野正在转向,小说里鲜有坐轮椅的身影,更多的是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我希望书写西海固大地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信息时代,世界快速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我还是希望生活能简单点。文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每天早晨努力锻炼身体,下午读书,晚上写作,这是我接下来一天、一年乃至十年都要做的事。史铁生的乐观精神鼓舞着我。我希望写出更多作品,感染更多人。回到家乡我就要开始创作,心里还“养”着好几篇小说没写呢!


新语

文学,更好聆听时代的心跳

智春丽

一年一度,中国文学盛典的大门再次开启。聚光灯下,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家一一走出。屏幕光影变幻,闪现大地的巨变;作家娓娓讲述,诉说心灵的回响。创立于1981年、在祖国大地“驰骋”43年的“骏马奖”,“跑”进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跑”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多彩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在盛典现场,处处可以感受到深化改革给文学带来的新气象。

  文学,是饱含深情的书写,总是贴近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心跳。从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作家以笔为犁、耕耘时代的深度与广度——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讲述新疆农场建设的创业史,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交融,细微与宏大兼具;报告文学《让世界看见》真实记录了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精准脱贫的历程,与美丽刺绣一同被看见的,还有草原上澄澈美好的心灵;散文《青白石阶》见证了文学如何成为宁夏西吉青年马骏的“双腿”,赋予他价值和力量……

  本届文学盛典传递的最强烈信号,就是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作品、作家与读者的深厚联接。正如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所总结的:“我们的文学工作有3个目标,作家的作品越写越好,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大,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这3个目标是我们恒久不变的追求。”

  建立作品、作家与读者的深厚联接,文学需要不断出发和抵达:从“心”出发,从“新”出发,抵达最广泛的读者,抵达时代的最前沿。

  从“心”出发——孜孜以求“深入人心”的价值,绵绵用力“潜心创作”的劲头。

  “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是现场被提及的高频语句。盛典期间,“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进会同步举办。两年来,两个计划取得一批成果,作家们也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即要着眼长远、尊重规律,扎根生活、潜心创作。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例,文艺评论家白烨认为,要写好时代新生活,塑造时代新人物,需要在深入人民生活上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当代作家要以更博大的情怀,沉入生活深处,提高原创能力。

  从“新”出发——主动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推动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

  “跨界破圈”,是在现场听到的另一个高频语句。写作是孤独的,但文学需要关注的目光。短视频兴起,纸质阅读量下降,这是文学面临的传播环境。跨界联动文艺圈层,输出文学母本的价值和活力,文学创作、生产、传播、转化各个环节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出版社借助电子书、有声书让文学作品触达更多读者;“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与平遥国际电影展合作设立“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人民文学》,人民阅卷”行动座谈交流会上,莫言、陈彦等作家与《人民文学》从直播间随机选中的读者围坐在一起,畅谈文学何以照亮生活。这些都是主动应变的积极尝试。

  作家马金莲在谈到宁夏西吉文学之乡时动情地说:“头顶纯净天空,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脚踏厚重大地,就有情感激荡在心底。”文学,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都期待着走过灿烂历史的中国文学,继续攀登高峰,持续给我们以精神力量。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4.11.18 第8版

人民日报记者 陈圆圆

版面责编:肖遥、曹雪盟、陈世涵

公号责编:刘莉莉、罗彦、娄霄霄

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网是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由《文艺报》社管理运营。致力于推介优秀作品,服务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是“汇聚最多作家信息、发出最强作家声音、展示最美文学魅力”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