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个字:上,止,正!能进、能退、能守,人生又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文化   2024-11-13 22:23   北京  

01


《易经》第一卦是乾卦。第一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把它当做校训,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向上的心态,不消极,不沉沦。在有限的光阴里,尽自己最大努力,活出一点样来。


范仲淹年少家贫,在寺庙借住,每日划粥而食,坚持学习。王羲之努力勤奋练字,馒头蘸墨却浑然不知。司马光以木头做颈枕,夜晚惊醒,便起身读书。正是因为不懈努力,他们才最终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获多少成果。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将来就只剩下后悔了。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未来才有无限可能。而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更要保持一份昂扬的心态,不服输,不认怂。


努力向上,奋勇向前,未来必然可期。





02


“上”加一竖,就是“止”。凡事都要有限度,当人生前行到顶峰的时候,上无可上,就要懂得知止。

《周易》云:“亢龙,有悔。”高处不胜寒,当人生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要开始懂得停下脚步,思考退路。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手握兵权,功高震主。官居一品,进无可进,于是主动裁撤湘军,让弟弟回家。更是主动扶持李鸿章,让淮军和湘军彼此制衡,消除清王朝戒心。曾国藩位极人臣,手握军权,却能善终,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人有欲望,有贪念,有对名位的执着。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人力有时尽。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人一定要懂得敬畏天道。在风光的时候,能够察觉危机,急流勇退,是大智慧,更是大魄力。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有智慧的人总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人生有上,也要有止。止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为了获得新生。





03


《周易》:“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无论是“上”和“止”,都要在上面加一横,这就是“正”。这一横是良心,是底线,是生而为人,就不能突破的良知。


春秋时期,鲁国相国公休喜欢吃鱼,很多人给他送鱼吃。但是他却从来不接受。别人问他:“你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拒绝呢?”公休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鱼。”收鱼就要办事,办的事多了,迟早都要革职查办,到时候进了监狱,别说是鱼了,鱼骨头都吃不到。


古人说:“心正则廉洁,身正则直,行正则威严。”内心纯正,没有妄念和贪婪,才能公正廉洁,坦坦荡荡。

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守住内心的准则。一个人没了底线,什么事都做的出来,一个社会没了底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圣。只是因为欲望的遮蔽,人慢慢就把良知丢掉了,于是做了很多错事,遗憾终身。

再多的财富也不能带走,对身外之物不妨看淡一点。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清茶淡饭,内心安宁,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个人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朝气蓬勃地活着,这是“上”。在时局的变化中,能够知进退,能舍得,这是“止”。无论何种境遇,都不曾动摇底线,活得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这是“正”。


 能进、能退、能守,能做到这三点,人生又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文字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弘扬王阳明心学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个人学习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