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文化   2024-10-24 21:15   北京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也说: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这三部佛家的最高经典到底说了什么?那是人生的三种极致智慧。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

对于人生,《华严经》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就是解读自华严,原经文是: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又说: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我们为人处世,要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抱负,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过了,或者心污染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弯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

一般认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都会像庄子说的"游刃有余",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

儒释道三家,都有个说法叫做永远保持"初心",就是最初在开始的那个心理状态,很纯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染污,永远保持那种光明磊落、坦白纯洁,如老子所讲的"如婴儿"。

所以《华严经》上佛说的,"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这句经典的文字可以多种解释第一个念头看清楚参透了,就是菩提,就成佛了;也可以说最初动机出家,那个诚恳真诚的心永恒如此,就不得了,一定成佛。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开始对这个人诚恳,对这个人有礼貌,对这个人好,永远如初,那就不得了。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我们没去注意这一点,往往有点所得后,反而把最初的丢掉了,不会回头来,从基本上踏实做起。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如果出家几十年,都像最初那一念那么诚恳的话,早就成功了。

《华严经》说: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

要检起初心来。那个诚恳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大家都要警觉,一切道理大家都要自己警觉反省。

不论学佛还是做人,都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常简单的两句老古话,个个都会讲,人人做不到。如果第一步不对,以后一切都会不对,你这个中心基本不打好,想求到高明的成就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能持久。

老子也告诉我们"慎终如始",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登上了最高的位置,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

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法华经》:痛苦快乐、一念之间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佛在《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法华经》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究竟的清净。

《法华经》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深刻的价值。如今,人心越来越迷茫,"烦躁""没劲""懒得管",开始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外表嬉皮内心冷漠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人们宁愿将热情与精力付诸给虚拟的网络或是迷情的酒吧,也不愿意给现实一个真切的表情。人与人之间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似的,一切繁华豪情的背后都是无所归的落寞与恐慌。华美精致的外表,也掩盖不了现代人内心的迷离委顿。人们在追求物质快感的同时,却感到了精神的急速失落。

《法华经》中,以"如是"来表达世界的真实,以"一念三千"开始解脱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就是我们不被这个物质世界绑架的最好自我防护方式。

"如是"是对世界之真实最好的认知。所谓如是,就是一切本来就是这样,好坏、美丑、对错、祸福等等都是世界的真实,人的喜恶拒迎只是人心基于一己的需要和欲求而产生的,与真实的世界没有关系。就像有句话说的:是你看错了这个世界,却怪世界辜负了你。

苦乐参半,就是如实的生活相。忽喜忽悲,就是如实的人生相。有得有失,就是如实的人间相。阴阳轮回,循环往复,亘古如此。

"一念三千",说白了,就是一切都在一念之间。一念喧嚣,整个世界都是喧嚣;一念清净,整个世界都是清净。如果每个人都心怀慈悲,那世界就是净土;如果每个人都心怀嗔恨,那世界就变成地狱。人心的扭曲是引起世界扭曲的根本因素,人心决定了世界。

所以只要改变心念,就可以轻松跨越烦恼与清净、地狱与天堂的界限。秉持这种态度,才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当代社会,自杀已成为位居交通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看不到生活的任何意义"是最大的自杀理由。大量的人即使没到自杀这一步,基于相似的原因也是生活在不断的痛苦之中。而将意义寄托于外在的生存和生活,却是一种本末倒置,真正的意义只能从内心中求,从转变自己当下一念开始。懂得"一念三千"的道理,多么重要。

《法华经》中对现实世界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好好活在这个现实世界,就是一种修行和成长。"顺于正法,即是佛道",哪怕是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清洁打扫,只要发心经营,认真对待,平等、慈悲、安静地去进行,就是一种真正的修行和修为。我们只要认真地去做好每件事情,也是真正的修道。认真活,就是一种圆满,一种自在。

人之所以不快乐,并不是自己缺少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不了解自己的价值。现实社会中,人们由于种种的不如意,而对自己的能力抱着怀疑,产生消极的看法。《法华经》则告诉我们,心是自己的,自己可以做主,虽然人生充满了各种痛苦,但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将人生的遭遇和命运的主导权拿回到自己手上。

《楞严经》:心由我主,命由我立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楞严经》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尤其是末法时期的种种乱相,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而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并且指出各种对治之方。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宝典。古人曾言: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楞严经》中佛讲了三种相续世界相续、人生相续、业果相续,详细讲述了世界、众生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众生的一念无明妄动所致,妄念造业而产生业力,业力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人们活在自己的妄心分别计度之中,活在无明大梦里,所以世界也像一场梦。

这对我们是重大的人生指引。

在业果相续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此理论告诉我们,命运源于自力而非他力,是由自身行为决定的,而不是受神灵之类的外在力量所支配,业力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当面对不如意的境地时,不再恐慌无助,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高扬"命自我立"的进取精神,将人生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最希求的是幸福。如何才能使人生获得幸福呢?古往今来人们只知道一味地追逐财富、地位、名利等等,以为拥有了这一切就能获得幸福,而事实一再证明,即使是那些富足显贵的人,也依然烦恼重重并不快乐。

三种相续则告诉我们,人们不能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是人没有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才产生出许多错误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些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想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是不可能的。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被欲望驱使的人对世间的一切都想占为己有,想使一切都从属于我。却不知我所涉及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牵制就愈甚,这样怎么会快乐幸福呢?所以,人类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从观念下手。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弘扬王阳明心学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个人学习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