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螺蛳粉里没有螺蛳?此螺蛳非彼“螺蛳”
物种档案
中文名称:螺蛳
拉丁学名:Margarya melanioides
物种分类: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
中国保护等级:国家二级
IUCN红色名录:濒危(EN)
壹
此螺蛳非彼“螺蛳”
在2020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许多网友发现“螺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下子不淡定了——以后再也不能吃炒田螺和螺蛳粉啦?
实际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螺蛳”,拉丁学名为Margarya melanioides,隶属田螺科螺蛳属。广西螺蛳粉中的螺蛳以及全国部分地区吃的“螺蛳”,是一些学名并不叫“螺蛳”的螺类用了“螺蛳”之名,在餐饮界闯出了名气。在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螺蛳”主要是石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用来做螺蛳粉的大部分是石田螺。石田螺和中华圆田螺都来自田螺科,分布广泛,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大,一般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或水田中都有分布。
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螺蛳属、玺螺蛳属、环螺蛳属的螺类才能称为螺蛳,这3个属的现生种都只分布在云南的几个高原湖泊中,其中以滇池-阳宗海,洱海-剑湖,星云湖-杞麓湖三大螺蛳产区为典型。
因此,我们常吃的“螺蛳”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螺蛳并不是同一种。
天然的“生物过滤器”
贰
螺蛳是一种淡水生活,有螺厣和螺壳的软体动物,壳大呈圆锥形,壳高可达77毫米,壳宽47毫米,外壳厚实,绿褐色或褐色。雌雄异体,雄性右触角短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每1个育儿囊内有3~7个胚螺,壳高10毫米以上。
螺蛳有两种形态的壳体,一种是具有粗壮的肋突,其形状凸起明显,一般被称作大刺螺蛳或者普通螺蛳;另一种是相应的位置形成瘤状的波浪形凸起,一般也会称作无刺螺蛳。这两种的螺蛳分布区域是重叠的,分布在滇池和洱海。
螺蛳作为底栖动物,除了可以直接吸收水体中溶解养分和有机物碎屑外,还以浮游生物为食。水中藻类和有机物碎屑是影响湖水水色、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螺蛳对着生藻类的适度摄食,可以降低藻类对宿主植物的竞争与毒害作用,有利于宿主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加快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率,降低藻类之间的光竞争强度,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生藻类群落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构建稳定的水生植物-螺类-藻类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以及藻类的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叁
云南文明史见证者
在云南,滇池、洱海、阳宗海、泸沽湖等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孕育了许多螺蛳,湖边的居民祖祖辈辈捕捞螺蛳来食用,先民们把吃剩的螺蛳壳堆积成山,形成贝丘,后人把这些成堆的螺壳和进泥土,作为建房筑舍的材料。
大量的贝丘以及用螺蛳壳筑起的土楼,成为了螺蛳曾经繁盛的证明,如今还有许多如螺蛳铺、螺蛳湾等以螺蛳命名的地名。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当时澄江县(今江川县地界)有一个藩王,死后下葬时手中握有一颗左旋的螺蛳,若有人能拥有左旋的螺蛳就能够继承藩王的王位,人们将传说中的左旋螺蛳视为宝物。
曾经的先民采食螺蛳,空壳堆成山,而今螺蛳却变成罕见的保护物种。
1943年,滇池的螺蛳年产量为960吨;20世纪80年代,一位渔民平均每天可捕获螺蛳约20千克;进入21世纪,捕获量下降了90%。在洱海和剑川湖,螺蛳野外种群已消失。
水质污染、堤坝建设、引入的捕食者和对该物种的过度捕捞是螺蛳濒危的主要原因。幸好,近些年人们开始采取措施,力求让这些湖泊重回清澈,螺蛳也已经能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到子二代,相关部门采取的湖水净化、螺蛳人工增殖放流也有一定成效。在大理洱海,消失十多年的土著螺蛳又重新回来了,自2018年7月以来,洱海周边多次发现增殖放流后繁殖出的螺蛳新生幼体。
而螺蛳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是螺蛳保护迈出的重要一步。现生螺蛳仅分布于云南省的一些高原湖泊,为云南特有土著物种,其重要的分类地位和科学价值值得被重视,我们应该留给它们充足且优良的栖息空间,让它们一代代繁衍生息。
来源:生命长江科普项目
编辑:杨钧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