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名将张安达—十年磨一剑 打破瓶颈靠什么?
文摘
体育
2024-04-21 10:07
上海
要说职业斯诺克届近期表现最出色、最让中国球迷眼前一亮的球员,非张安达“达仔”莫属了。2023-2024赛季至今,他不仅拿到了自己的首个排名赛冠军,连单赛季的世界职业排名也进入了前十之列。虽然斯诺克运动员的运动“待机”时间出了名的长,但在接近33岁的年纪还能够赢来职业生涯重大突破的也实属罕见。很多人可能都没能熬有所建树,就退役并另谋其它工作了。事实上,达仔之前也不是没想过退役,甚至在2020-21赛季,彻底退出职业赛事的舞台,回到中国开始边客串打打业余比赛,边做斯诺克比赛主播。为了这份新工作,以前不喜欢看比赛的张安达,作为业务学习,不得不“逼”自己去看各种比赛。让达仔都没想到的是,当跳出参赛球员的角色去观察比赛时,自己开始更清晰地分析各个球员的战术和策略,并能察言观色感受到球员在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反而“偷师”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这就不禁让我想到,运动员都会有各自的瓶颈期,有的人可能练了很多年,都没能取得突破。但这个时候如果你尝试着去换个赛道,做点其它事情,甚至淡出赛场一段时间,当你重新再回来时,可能你的视角就会很不一样,你看待这项运动的理念也会产生新的启发,属于你的时机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运动员最不缺“练”的量了,或许我们有时候并不是在技术上不达标,而是在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层面,亦或是在心理抗压能力上还不过关,进而阻碍了成绩上目标的达成。其实这也值得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非运动员的群体,比如普通大众来说,有时候从事一项工作时间久了,往往就跳不出那个格局来,思维、眼界和关注点都会被陷在某个有限的框架里面,这会导致你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甚至感受不到生活中更积极的一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跳脱出来离开一段时间,给自己一点空间,去世界上某个角落走走看看,汲取些大自然的能量与灵感,说不定你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和启迪,让你开始拥有一个上帝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当你重新再回去的时候,很可能你也会变得更懂得珍惜,而不是等失去了才知道某人某事的宝贵之处。回顾我的运动生涯,有几个类似的转折点:2002年我因为左股骨生了巨细胞瘤,不得不手术切除而错失了雅典奥运会的选拔。术后康复的那一年才让我意识到,自己早已深深爱上了帆船,因为无法跑船而产生对大海无限的思念之情,血液里处处都流淌着对航海的激情。于是当我2003年重回训练和赛场时,格外珍惜与帆船相伴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光。北京奥运会后,由于多重伤病的困扰,不得不定期住院治疗,之后两年的时间,我边养伤、边在上海交大跟普通学生一样全日制上课。那段时期,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其他各个领域、工种或行业,任凭我怎么努力、奋斗,勤奋、付出和牺牲,都有大把大把的人比我厉害的多,好像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都没有了。借用张安达爸爸在得知他要退役时,告诉他的一句话:“你干别的也都没有比这个(斯诺克)赚得更多。”是啊,我们二十多年深耕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上,如果退出去从事其它工作岗位,岂不是白白枉费了我们辛辛苦苦投入的,那一去不复返青春么。再则,运动员因为要全勤投入训练和比赛,我们在学业上的积累肯定是无法跟大众相提并论的,倘若抛弃自己擅长的专业,我们靠什么去跟圈外的人竞争?于是我重新整装出发,再次踏上了奥运备战的征程。伤病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没错,但人生在世,就活这么一次,哪怕“战死”在赛场上,也不枉费我们来人世间走过一圈。带着这种毫无顾虑、没什么不能失去的心态,我拼到最后一刻,拿下了伦敦的奥运冠军。当然,也不能一直带着这种激情亢奋的状态去生活,人就是像是一根橡皮筋,一直紧绷拉着是会断的。我们现在经常说到很多事情都要“可持续发展”,而我们人也是如此,有意识地松松紧紧、适当调整放松,才能延续不断的去创造与探索新的可能性或突破。
张安达,1991年12月15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昵称“达仔”。2002年,父亲把十岁的张安达送到了在广州因培养儿子丁俊晖成为斯诺克名将而闻名的丁文钧教练跟前开始了自己的斯诺克生涯,在父亲的支持和安排下留在广州一边读书一边打球。2005年,张安达参加2005年全国青少年斯诺克标赛,获得亚军并在第二年成功将冠军收入囊中。2009-2010赛季,张安达开始征战世界职业斯诺克巡回赛。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张安达极度因为发挥起伏跌出职业又从业余身份重新拿回职业参赛资格。2023年11月,张安达在国际锦标赛决赛中,以10-6战胜汤姆·福德,夺得个人职业生涯首个排名赛冠军,实现职业生涯重大突破。在此之后,张安达在本赛季还收获了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及球员锦标赛亚军。截至2024年4月9日,张安达职业斯诺克排名第11,单赛季冠军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