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开年演讲《回响》-“新希望”主题在上海举行。我在走上舞台的同时,跟创始人马徐骏老师高举手臂击了次掌,说实话挺重的,有点儿疼,但顿时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自信满满地登台了。
25分钟后,我下台时马老师又给了一次击掌“说得真好啊!”随即便是台下教练们满怀笑容的鼓励和温暖周到的照料。
在持续了5个多小时的整场活动结束后,我有一种冲动,想要去拥抱下马老师和助理兼夫人Ginger,这些天跟他俩和团队感觉就即像是战友那样要上刀山下火海地去准备这场演讲“大考”,同时也像家人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各种维度的彼此都在相互照应着。
除家人之外,与朋友能产生那种强烈的拥抱欲望,在我身上并不多见,因为我是属于那种偏冷冰冰的人。上一次我有那种感觉还要追溯到2012年我在伦敦奥运会冲线夺冠后,就情不自禁地想给刘小马教练一个大大的拥抱,也终于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与合时宜的场景来实现我这个愿望。要知道刘教练在我们队员的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平时一脸严肃算好的,如果不凑巧发起火来,我们就像一群小老鼠一样动也不敢动。但我们内心对于教练都是无限的感恩与感激,只是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不习惯、也不擅长放在嘴上或付诸于肢体的表达上。
起始与缘由:2022年开年演讲
一年前,我跟朋友去看了2022年元旦那天的开年演讲。本来嘛就是抱着去随便看看的心态,结果开场之后就把我给震住了:现场炫目的灯光、此起彼伏的音乐、配上马老师抓人眼球的开场白,我连眨一下眼睛都生怕错过了些什么。
那次一共有10位演讲嘉宾,虽然不是个个都像马老师那样在舞台上有着出神入化的表达能力,但每一个人的故事和经历都让我赞叹不已:有的感动着我,有些激励着我,还有的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与认知。
因为自己隔三差五地会收到演讲邀请,也参与了大大小小各种场合的分享,所以对PPT的制作和音乐的选择一直令我很头大。而在那天,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会说话的幻灯片”和“会勾人心弦”的配乐。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腰不好,不能久坐。每过一个小时我都会站起来转转腰、走动走动来缓解下疼痛和不适感。其实我是个对幕后很感兴趣的人,于是就走到了最后面的制作团队那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每一位老师的工作。
突然!我看到有个人在弹电子琴,时时刻刻地跟着嘉宾的分享内容与情景在调整着乐曲与节奏。顿时我恍然大悟,我说这音乐怎么感觉像是“活”的,能跟着情境的变化去量身打造属于那个故事的乐曲。任何提前录制好的音乐或歌曲都不可能达到那样引人入胜的效果啊!
那一刻,我冒出了一丝奢望:能否请这个团队来为我打造一次演讲呢?同行的朋友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劝我打消这个念头,马徐骏可是中国最贵的商业演讲教练啊,靠我个人根本请不起。
我承认,自己还没到舍得花几十万去打磨一个演讲的地步,但我还是不死心,说不定有什么机会可以合作一下呢。于是我在活动现场就关注了“马徐骏”的公众号,给后台留言表明了我的来意。而后又在第二第三次站在后台放松腰部时,看到马老师每次讲完都会在场内后部兜一圈。我能看出他是在目测现场观众的一些情况,但我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他要走得那么频繁。
第三次看到他走过来时,我心想与其靠社交平台去连接他,鬼晓得何时才能收到回复,不如直接当面跟他毛遂自荐,看看有无机会要到联系方式,等活动后再抽空详聊。
于是我鼓起勇气,叫停了第N次迎面走来的马老师,简单自我介绍表明用意后,他打量了我一番,估计还得排除下我会不会是个骗子之类的可能性,便绅士地回答了一句:“我手机不在身上,等活动后再来找我吧。”
后来我从活动伴手礼的一本“演讲教练工作手册”中才了解到,马老师在每一位嘉宾演讲时,都会走一圈看看现场观众的“摸机率”情况,就好像在“检测”每位演讲者的“质量”是不是过关似的,以便事后更好地复盘及总结。
再后来,我也顺利加上了马老师的微信。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把我纳入2023年候选演讲嘉宾的同时,竟然在2022年的1月6号,就开始了第一次采访。
“备战”2023开年演讲!
2月结束冬奥的媒体工作后,我飞到英国跟老公团聚,本来想过几个月就回国的,结果一来上海防疫形势严峻,二来俄乌战争又耽搁了我在英国的签证申请,结果再跟马老师和Ginger碰头时,已是10月底。而且,又是一个“没想到”,我们来来回回竟然总共约见做了5次采访,而且每次都用满3小时的隐溪茶馆“额度”,录音笔早已转出了好几十万字的文稿,都能出本书了。
这种采访劲儿,真是让我这个专业做体育媒体的感到汗颜,我没有在任何一个被访嘉宾的身上花过15个小时的前期准备时间。一边在感叹着的同时,一边想着:在经过了马拉松般的采访之后,马老师应该能给我一个演讲初稿了吧?
结果在12月初的最后一次采访确定了选题后被“下令”,要在5天内交出一篇5000字自己写的稿子。我一下懵了,倒不是怕写或者不愿意写,而是我那阵子正在准备一个脱口秀的节目,再挤出额外的时间去写,心都悬起来了。
后来在《马徐骏演讲教练工作手册》的第九章“逐字稿应该怎么写”中看到:
第一版逐字稿不能由他人代写,必须由演讲者自己写。所有的经历都在演讲者自己的脑子里,在写的过程中会有新的细节和素材补充进来。所以要告诉演讲者,写逐字稿是一个重整思路的必要步骤,不能省略,必须亲自完成。 马徐骏演讲教练手册
好在脱口秀已在最后背稿的阶段,我可以把有限的眼力用在写稿子上(我眼睛由于干眼症+左眼弱视,每天能用眼的时间特别有限)。终于在4天之后,我把初稿发在了马老师的群里,做着心理建设可能会被大改特改,因为我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自己的写作也就徘徊在小学的水平。
12月18日,我收到了马老师的改稿,惊讶地发现基本没有大的改动,但很巧妙地引申出了塞翁失马和因祸得福的对比,对故事之间的串联也有了更清晰的逻辑。
12月19日,线上视频会议与马老师一起翻稿。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翻稿”这个词儿,原来是要把书面用语口语化,也就是把文字稿翻成人人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这一部分,我自己感觉很生疏,因为从来没做过,所以在看每一个句子时,并不清楚应该怎么翻。
这绝对是对我未来再去参加各种演讲很受用的一个技巧:写文字时,我们常常会使用长难句,但口语的句子很短,也很碎,更不会用什么专业术语或普罗大众听不懂的生僻词。但毕竟我没经历过,即便懂这个道理,也一时半会儿蹦不出这个区分口语、书面语的敏感度,所以基本每一句都是马老师在告诉我应该怎么改。
手抄稿10遍,过时的老方法?
对于马老师“大名鼎鼎”的必须手抄10遍演讲稿的规定早有耳闻,但还是不敢去想自己是不是能完成。平心而论,我内心不太认可这种方式,就好像回到我做运动员时期,教练要靠计算训练的小时总数来作为衡量是否有积累和进步的指标。但我尊重马老师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演讲经验的专家的判断与流程制定,所以就抱着努力去完成的心态进行着。
刚开始抄稿特别慢,因为你要看一句抄一句,差不多得花去3小时。好在对于抄写的字体并没有什么的要求,我才能用睁眼几秒看一句,闭眼几十秒抄一句的节奏去完成它。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大好处就是:平时我们检察稿件两三遍就差不多了,但在抄稿的过程中,我其实是对每一个句子都在不断地精益求精,毕竟抄写的速度足够慢,慢到让你不得不去逐字逐字地“雕刻”你的作品。 豪不夸张地说,一直到最后的第十稿,我依然有好几处的细小改动,也似乎感受到了马老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的缘由所在:一边在熟悉稿件、一边也在完善着我们各自的讲稿。
还有一个小妙招,也算是“意外之喜”:分配给我的教练刘红雨在监督我抄稿进度的同时,突然来了一句:熟练之后可以开始尝试倒着抄稿了,也就是先默写最后一段,再写最后第二段,以此类推…
我在看到红姐这条信息的第一反应:“这又是什么神仙操作呐!?”
为了能上开年演讲,我也拼了:在自己看来再怎么奇葩的流程都尽力照办吧,实在达不到要求,大不了就不上了呗。沿用我一贯的风格:尽人事,听天命。哪怕最终没有成,只要我竭尽全力了,不后悔、不留遗憾就行。我知道自己不缺自驱力,唯独缺的是老天赏饭的身体资本,所以一切都像我演讲稿里分享的那样,随遇而安。
其实在背稿抄稿的过程中,只要有了第一句,后面整个段落都很好衔接。但难就难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折我们经常会断片。这便凸显出了倒着默写所锻炼出来的超能力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随便挑到哪一个段落,都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联想出前后一段分别是什么。
不得不佩服马老师所提炼出的这一套方法,对于很多像我这样演讲天赋不高的人,也能有笨鸟先飞的机会;即便做不到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也能通过前期的努力与准备,去站到演讲台上跟大家分享各自领域独特的经历与智慧。
以一天一稿的速度,我终于在12月30号完成了5千字10遍的手抄稿。令我有点后知后觉的是,没想到写的量竟然这么大,平均每一遍都用完了一支水笔。早知道应该从一开始就拿钢笔写,那样的话就只是费点墨水,而不是几天内扔掉好几支塑料壳的笔。
刑房是什么?
仅看文字就开始感受到“刑房”的苛刻与严厉。为了能坚持下来,我开始套用以前经常告诫自己的: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我把自己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一面来做为心理上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其实是以备坚持不下去时之需)。
正式开始练习前,我们每人收到了一个计数器,把最后这三天所演练、默念、听自己演讲稿以及之前抄写过的次数都统计起来,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三位数。不过我在正式上演讲台前的数字定格在了73。真抱歉马老师,没达到您的要求,我已经很努力了呀!
去之前我已经在家演练了好几遍,谁知道到了安排的舞蹈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加上8个人一排列都一起说,不熟悉的环境和成倍的干扰令我根本说不下去。我边上站着的是飘灯老师,知名武侠小说作家,为了能稍微减少点干扰,我俩不停地小碎步往镜子前挪,试图眼光里只剩下自己。当我的鼻子和脚尖几乎要碰到镜子时,我放弃这招了,因为根本不奏效,索性后退一步尝试去接纳身边的一切干扰吧。
彼时马老师一定在边上乐呵呵地想:“要不能叫刑房吗?训练就是要有挑战和难度啊!”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人为故意增加的干扰是愈演愈烈:机械节拍器、8个人围个小圈一起说、各种“飞”进来的球、东西掉落的响声和尖叫声…
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挺强,那两天我算彻底意识到了:其实很多都只是我没听见而已,那些听得到的声音我是很难不被打岔的。
在这些干扰的陪伴下,我们除了要慢慢把稿子完整地呈现出来之外,还要针对眼神、 身体姿态、手部动作、表情语态等一一去打磨。其实作为之前进行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我觉得马老师的方法特别科学,他不是什么用野蛮招数去驯服学员的,只是故意习惯性地把丑话说在前面,来降低你的期望值。
比如每个半天会分成2-3个阶段,每个阶段开始前,他会教我们一个招法:如何在舞台上走动?该怎么摆放自己的双手?怎样与观众交流等等。随后就会不断地提醒我们在每次演练时,就想着去解决某一个问题,专注在一个点上,不用多。像这样时时刻刻带着目的性的训练,想要效果不好都难。
每个阶段结束后,都会有15-20分钟的休息时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马老师其实特别注重提醒我们要劳逸结合:注意声量避免过度用嗓、30号晚上开始就尽量不要说话,多在脑子里想就行。跟运动员大赛前彻底休息身体、但可以适当做些冥想的策略如出一辙。
在2个全天的刑房里,我们都感受到了马团队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早就备好了各种舒缓喉咙不适的含片、茶水和以便不时之需的药物;也有垫子和躺椅供大家休息片刻。也不知道马老师是按照什么来给嘉宾们分配教练的,反正我的这两位:刘红雨、D Sir超级适合我。一来红姐说话很优哉游哉,对我这种有听力缺陷的特别友好;二来他俩都是健身跑步的,每天中午都会帮我点上各种健康清淡的外卖和色拉,让我幸免于快餐汉堡或油腻的盒饭。
分享个小插曲,我在跟两位教练一起吃饭时,他俩竟然不用任何调料!我问这么吃有味道么?红姐的回答是:“菜它自己原有的味道就很好啊!”我愣了一下,心想那些吐槽我吃得怎么怎么清淡、家里没盐没糖的朋友,快来看看红姐,就该知道我这不算什么奇葩了吧,毕竟我还是会放点油醋汁或蕃茄酱的,哈哈。
彩排那些事儿
经历过带妆带机或不带妆不带机(录制的意思)的彩排,但还是第一次听说带妆不带机的演练。我猜想大概是为了让嘉宾们提前一天适应上妆的感受,毕竟很多人平时都不化妆,上脸后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不透气的感觉。因为我眼睛很敏感,每次都会被化妆和卸妆摧残得难受,所以就问马老师能否这次排练就不化了,反正也不录嘛。
结果“申请”被驳回,因为团队还要看嘉宾在台上灯光的照耀下,妆容和发型是否都匹配。好吧,我被他们追求细节的态度给征服了。确定好上台的服装和鞋子之后,还被要求当晚就留在现场的化妆间,不必带回去了。估计也是想避免正式的活动当天,一些嘉宾会忘带某些重要东西的小概率事件吧。
彩排时,我感觉现场的灯光和音效会更容易激发起我们的情绪,让自己真正投入到那个故事的场景中去。看着周围所有的一切配置都是Number One的,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只想好好去享受这个舞台,就好像我在大海上享受帆船那样,自由,烂漫。
没想到,在第一遍彩排后我就过了,可我自己感觉还没练够呢!随后在边上简单观察了会儿其他几位嘉宾的过场,我仿佛看到了10年前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的自己。再瞄了下马老师和Ginger,突然有点很心疼他们的感觉,因为他们还要连夜帮一些嘉宾们从几乎是一张演讲白纸打造成第二天舞台上让观众们眼前一亮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分享者。那一刻,我看到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事儿的人的魅力,打心底感到佩服。也不知道马老师哪来的时间去准备自己的演讲稿,而且衔接在各位嘉宾之间那些也并不算短的串场词。
正式演讲-出师不利
活动正式开始前的1个小时,马老师把所有嘉宾叫到一块儿集中在舞台前,宣布最后的上场顺序。结果他先说的是:如果有嘉宾没达到他所需要的状态,就会毫不客气地“剥夺”上台讲演的机会。确实说的也有道理,假若我们结束后都不愿意去看、去分享我们的作品,那还是先别丢人现眼了,等准备好了再上台也不迟。
于是最扣人心弦的时刻到了:“我宣布,2023年开年演讲,不能上场的嘉宾是……”
“没有!”
Wow,我们一下都沸腾了,那一秒,令我确信:结合之前的好几次事件,马老师绝对是位深度掌握并利用好心理学的演讲大师。因为就在那一刻,我好像一个经历了失而复得的小女孩,只想好好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和接下来几个小时的宝贵时光。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马老师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践行着这一宗旨,在当天我能看到的一些就有:好多领带和胸针供大家配选、检察鞋子是否干净光亮、上台前再三从头到脚扫视一遍、甚至还让你张开嘴看下口红有没有沾到牙齿上去。更别提那些我没看到的幕后细节了,期待马老师后面在《策划人手记》中跟我们分享更多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只可惜,即便我再怎么努力地去做好万全准备,一上台的前两分钟,我就吃了两次“螺丝”:“做运动员时”说成了“做奥运会时”,“焉知非福”都忘了自己语焉不详地说成了啥。没事儿,继续,我很快便又投入到了享受舞台的过程中去了。
后来又有过那么两次忘词的瞬间,好在都及时地收回来了。不过回看视频时才发现,其实自己前前后后还漏了好几句,但这些应该都无伤大雅。不过也有些新的问题亟待未来去解决:走动太多、走时不要老低头、别撅嘴、多一些眼神交流、动作适当停顿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等等。
下场后,我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去欣赏其他人的演讲了。其实做一个好的现场聆听者也很重要,就好像脱口秀中,你有时候要夸大自己的反应和笑声、掌声,才能进一步激励台上的人去更好地发挥。在正式演讲进行的几个小时中,马老师经常在扫视观众人群,也时不时地与嘉宾产生眼神和表情的互动,这也是种能量的交换。其实大部分内容我们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在现场还是要“假装”第一次听到时会有的自然反应。不过我一点也不觉得假,排练时是排练,而现在是真正身心合一地去沉浸在当下的情境中,也把这股共情的能量折射到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心里去。
后记
不知道你在看开篇的时候,有没有好奇我后来去拥抱Ginger和马老师了么?当然啦,而且还抱了两回。那种欲望是控制不住的,哪怕经历千山万水也要排除万难去达成,哈哈说重了点,不就是一个拥抱嘛,没那么难。
积压了十多天的任务终于顺利完成了,从抄稿开始,我爸妈就问我那几天怎么老在书房里坐着趴着不停写东西,毕竟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拿起笔来连续写上好几个小时了?再到刑房的训练,嘉宾们都在抓紧背稿,丝毫没顾得上聊会儿天。甚至当我被安排跟飘灯老师同一间休息室里,俩人都不敢打开话匣子。一直到活动后的晚宴,大家都彻底放松了,才放开来尽情地社交。其实我发现那天晚上留到最后的,都是马老师团队的工作人员、教练和嘉宾们,其他的宾客早已陆陆续续地散场了。
来看我演讲的朋友说:“莉佳,时间挺晚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哦!”
可我哪里舍得早点撤,我感觉我们就像是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们,大家早已惺惺相惜,更想多留一会儿好好聊聊。毕竟下次要想再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聚到一起,不知得何年马月了。
回到家洗完澡已接近半夜,可我除了眼睛酸,一点睡意也没有。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时不时地把脑子想到的事儿摸黑记在放床头柜上的笔记本里,就生怕第二天起来给忘了。我原本并没想要写这篇“回忆录”,但马老师一定是给我施了什么魔法,让我洋洋洒洒地又贡献出了一篇超5千字的稿子。
真的有太多的体会跟我做运动员时一模一样:赛前我会刻意控制自己少聊天,哪怕在等风的时候,也要休息养精蓄锐,因为我经历过聊天、看手机、打牌等看似是在放松的小活动,但等信号旗通知要下海开始比赛时,我突然感觉身体发软,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了。
正式比赛开始起航前,我会心跳加快,演讲上台前也是如出一辙,好在一站到舞台中央,注意力放在说话的内容上,也就平静下来了。
比赛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基本都会失眠,脑子里像过电影般不停回放海上的精彩画面。但反正“大考”结束了,随便你大脑爱怎么飞怎么飞吧!
赛后我也会像现在这样,写作的欲望文思泉涌般喷上脑袋,跟平时要绞尽脑汁去写的状态简直相形见绌。或许在平日里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很少会有像开年演讲那样激情澎湃,高潮迭起的时刻,所以更多的是要靠观察和主动找东西或线索去写。
好了,我搭档在我开始写这篇小结前就早已“嫌弃”我这两天老在说演讲的事儿,结束这一段,我也该翻篇继续回到自己的媒体工作中去了。仅以此文,感谢马徐骏团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至少在我脑海中是这样,也深信你们所做的一切会在更多人群中回荡。期待有一天,中国人的故事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传递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