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皓—奥运冠军视角解读全红婵的207C
文摘
体育
2023-04-01 18:49
上海
“全红婵的207C为何在大赛中屡屡失手?”
“陈芋汐和全红婵的体重控制怎么样?”
“十米跳台运动员特别容易视网膜脱落么?”
上周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跳水馆,2023年全国跳水冠军赛在这里上演。赛场内外群星荟萃,我以记者身份来到现场观赛,深刻感受到了经历三年疫情后,现场观众对于线下体育赛事的热情如同现场30度空调室温般炙热。
在比赛间歇,我偶遇了一位老熟人: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汪皓,她作为评分裁判参与到了本届赛事当中。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此后的专访中,汪皓不仅为我解答了很多跳水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和我们分享了她退役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使得本期《体坛佳音》干货满满,值得期待。本期体坛佳音完整版音频
文字:徐莉佳
视频编辑:夏颺
一转眼距离汪皓奥运夺冠已经过去超过十年了,退役后她先在自己的家乡天津读大学本科,随后又去到北京体育学院攻读专门为三大赛冠军而设立的研究生课程。如今的她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刚为人母,平日在天津体育局任职,同时以裁判员的身份活跃在她自己最熟悉和热爱的跳水池边。在今年的跳水冠军赛上,汪皓作为裁判出现在上海的东方体育中心,我也借此机会跟她聊聊她眼中的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遭遇了跟队友陈芋汐的三连败,前两次分别是去年的世锦赛和世界杯。而几次失败的“元凶”,几乎都出在了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3的这个动作上。
那场比赛汪皓作为检录裁判出席,赛后带领前三名的运动员去参加颁奖仪式。等待间歇,她跟全红婵聊了会儿天,那时的婵妹在她衣服上蹭了蹭,情绪已然上了头。上台前婵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失落,又在师哥谢思埸的怀里掩面痛哭。据汪皓回忆,全红婵掩面而泣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丢失了金牌,而在于明明训练中207C的成功率已经很高了,却还是没能在赛场中发挥出来。现任教练,也就是汪皓之前的搭档、奥运五冠王陈若琳,曾给汪皓看了手机上的视频,训练中基本上是一天内重复5次207C,全红婵都能高质量完成。近期她们还针对这个难度动作改进了些技术细节,或许全红婵在跳的感觉上需要进一步巩固,但我相信在后面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中她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真正的实力。都说女子跳台得207C者得天下,这个动作几乎代表着当今世界女子10米台的最高难度。我们外行或许并不知道,赛场上跳水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4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精心打磨。每个运动员都是从半周开始练起,再半周半周慢慢叠加练习。另外,运动员需要在陆上穿着保护带,由教练拉着安全绳在泡沫堆里把翻腾动作练熟了,才能下到水里去演练。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渐渐地肌肉记忆才能形成。汪皓还从陈若琳口中得知,别看全红婵不到16岁的年纪,无论在训练还是生活中,她都十分刻苦和自律。教练布置的每一项内容都会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并且现在为了控制体重,零食也都戒掉了,之前爱吃的辣条估计短期内是吃不上了。即便身处发育期身高不断猛增,婵妹的体重也只有三十多公斤。汪皓说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在伦敦奥运周期可是吃尽了苦头,那时正处于最难控制体重、最想吃的生长发育阶段。当她最终登上女子双人10米台最高领奖台时,没有过多的情感流露,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做足了一切准备,也付出了艰辛万苦,不出意外的话,冠军就是属于她的。现今,搭档陈若琳拿起国家队的教鞭,另外一对奥运冠军施廷懋和王涵在东京奥运夺冠后也转型成为教练继续在国家队延续她们对跳水项目的热爱。当然,这或许也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各省市在近些年推出的规定:曾获得奥运会冠军的退役运动员,可在执教一年后直接申报高级教练,而在以前要想达到这一级别通常都需要10年左右的执教积累。这样的新规确实有利于让更多的体育人才继续留在运动队里延续他们的专长,也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跳水梦之队将会在明年的巴黎奥运会继续延续他们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战绩。
汪皓,1992年12月26日出生于天津,5岁开始练习体操,后被教练推荐改练跳水。2002年,汪皓因其体操功底和突出的身体条件被教练谭良德挑入天津跳水队;2006年,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中成功夺得女子10米台冠军。2008年开始,伤病却成为汪皓的最大障碍;因为伤病,汪皓退出了奥运会出战资格的竞争,并最终无缘世锦赛等多项大赛。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游泳世锦赛女子双人10米台的比赛中,汪皓与陈若琳默契配合,一路领先摘得冠军。2012年7月31日,伦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中,汪皓搭档陈若琳经过五轮动作的比拼,中国组合以368.40分的总成绩摘得金牌,为中国跳水队获得了该届奥运会的第三金。2013年底,汪皓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