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老的路上,也要变好

文摘   2023-12-28 08:40   美国  
结识王姨,缘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

我陪92岁的老妈住在燕达健康养护中心,在60岁的时候便借老妈的光儿享受起了养老院的生活。

一天下午,我上完一堂老年大学的课,和一位邻居阿姨边走边聊,正说得热闹,邻居阿姨突然打住话头,向迎面而来的一位推着轮椅的老人家打招呼。我也跟着停住脚步,望向那位推着轮椅的老人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老人堆放在轮椅上摇摇欲坠的三个大袋子,每个袋子都塞得满满当当,圆滚滚地挤在轮椅上。

推轮椅的是位看上去有80多岁的阿姨,头发有些花白,走路很慢,脚步不太灵活。从两位老人的对话中我得知,这位推着轮椅的阿姨因为感染了新冠,已经20多天没有出门了,这是病愈后第一次出门。轮椅上推着的东西,是要捐给灾区的。

老人家说这些东西要送到5号楼,她没去过,找不到。我也不知道5号楼是哪一栋,但能找到大致的方位。我便自告奋勇,说我陪您一起过去吧。

在去往5号楼的路上,我从这位阿姨嘴里知道了负责收集这些捐赠物资的,是住在这里的“老王”。没想到的是,偶然结识的这位“老王”,让我生出了诸多感慨,刷新了我对“老人”的认知。

我们按照微信上给的地址来到5号楼2单元8层,出了电梯在走廊上正不知往左右哪个方向走时,走廊右侧一户门前堆着的一大堆纸箱和袋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定是这家了。


屋门是虚掩着的,随着我们的敲门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带着满脸笑容出现在眼前。

“哎呀老王,你可辛苦了!”“哎呀老夏,你生病刚好,就这么急着来送东西!”看着两位老人家手拉着手相谈甚欢,我明白眼前这位面目慈祥的阿姨,就是 “老王”了,我应该称她为“王姨“。

两位老人寒暄了一番后,便话归正题。王姨先拿出一个小本子,再拿出纸笔,说每个人捐赠的物资都要进行登记,还要写上清单,粘贴在每个人所捐赠的物资包装上。于是,我把那位阿姨用轮椅推过来的三个大袋子打开,将里面的衣物一件一件进行清点。有厚厚的毛衣、棉衣,也有薄一些的单衣单裤,还有成套的运动服。

我一边清点,老人家一边在旁边介绍,说这些衣物都是没穿过的,干净着呢。说着,老人家又掀开轮椅的坐垫,从下面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小电锅和一个电水壶。我把清点过的物资数量告诉了王姨,她细致地在小本子上一一做了登记,又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份清单,粘贴在装物资的袋子上。王姨又给捐物的阿姨拍了照片,背景是她捐赠的物资。把这些忙完后,王姨又开始给物资归类,指挥我将小电锅、电水壶归放到了放置锅碗瓢盆的大纸箱子里,将装衣物的袋子放在门外的那堆物资上。

王姨门前的空地上堆满了捐赠来的物资,门前只剩下了能容一个人侧身行走的小空间。我感叹说,这些老人们可真没少捐东西,真够您忙活的。



王姨说:“一会儿还有人送过来呢,也有人说明天送过来。有的人找不到我这儿,我就去取。”

“您去取?”我打量着王姨,她的脸很白,略胖,面貌平和慈祥,是位很富态的老太太,但她的背有点儿驼,站在那里或走路时身子会微微地向前倾。直到这时,我才顾得上问:“您老高寿啊?”“89了。”“什么?您都89了,这些都是您张罗的?”我指着那一大堆比她高出许多的纸箱和袋子,想象不出她是怎样一件件地装箱、打包,再逐一码放到一起的。

王姨轻描淡写地笑着说:“我在家也没多少事,就一点点儿磨蹭着干呗。”

“您记下我的电话,有需要上门取的,或是再有捐赠来的物资需要整理的,您就打我的电话,找我吧。”

王姨一再推辞,说我慢慢弄,能行的。我再三请求,王姨终于答应,说那我们加个微信吧,打电话我耳朵听不清。

于是,60岁的我和89岁的王姨,成了微信好友。

有了微信能够联系以后,王姨并没有找过我,我想一定是她不想麻烦我。我只好在老妈睡午觉时或者下午她不用我陪在身边的空闲时间,赶紧跑到王姨那儿,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每次去,都遇上有老人上门送捐赠物资,王姨家门口的物资也越堆越高。



一次,我正赶上王姨给一位老人家捐赠的物资进行登记,王姨听力不好,那位老人家发音不准,我进屋时两位老人正在为名字叫 “某某芬”、还是“某某芳”反反复复地重复和确认,发音、口型加手势都用上了,两位老人都急得不行。我仔细听了下,确认捐赠物资的阿姨叫“某某芬“,我说给王姨,结果我的发音也成问题,王姨还是听不清到底是”芬“还是”芳“,最后只好由我将这个名字填在登记本上。

我不知道类似的情况有过多少次,王姨一笔一笔地做这些登记,要花费多大的精力,费多大的神。

还有一次,我们俩刚接待完两位捐赠物资的老人,王姨把他们送出门,便转身回到屋里,急急地坐在桌前拿起平板电脑忙活起来。原来她在翻看微信上大家给她的留言,回复大家的问询。王姨看了一会儿,说有一位老人留言说找不到这里。我说那您问问老人家住在哪儿,我去取吧。正说着,走廊里传来一声感叹:“真难找,好不容易找到这里。“我迎出门去,看到一位老人家推着轮椅,上面放了好大一个布包儿。王姨也迎出来,抱歉地说,刚看到您的信息,正想问您住在哪栋楼,打算派人去您那里取呢。于是,拍照、清点、登记、归类、打包、码放,又是一通忙活。每接收一次物资,王姨都会对捐赠人千恩万谢,连说这些东西灾区都用得上,都用得上。

2023年7月末,受台风“杜苏芮”影响,140年一遇的暴雨导致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山洪暴发,造成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王姨在女儿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为灾区捐赠物资的倡议,她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发。



信息发出去后,就有老人们向她打听怎么捐、往哪儿捐,王姨便将代收捐赠物资的事情揽了过来,在家里成立了代收点儿,这一张罗,就忙活了一周多。

捐赠结束后,北京浩天救援队的志愿者来接收物资,老人们捐赠的物资装了满满一辆中巴货车。



物资拉走后的第二天,我再去王姨家,看到屋门还是虚掩着,推门进去,客厅里没见到王姨,担心打扰她休息,我又轻轻退了出来。后来,王姨说她当时真的是躺着休息呢,因为这几天忙活得腰疼腿疼,物资都取走了才顾得上安下心来消消停停地躺一躺。王姨说,这些天虽然累了点儿,能为灾区出点儿力,能给受灾的人帮上一点儿忙,累也高兴。

话虽这么说,对于89岁的老人来说,这可是不一般的累啊!

通过这几天与王姨的接触,我发现这位老人主动代收捐赠物资,并不是她闲来无事,没事找事干,更不是她一时的心血来潮。

首先,她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是个大忙人,每天从早到晚根本闲不着。这从她家里的摆设和微信朋友圈里发表的动态,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她在康养中心的老年大学里学习绘画,客厅里专门放了张画案,足有两张桌子那么大,上面摆满了笔墨、颜料、画纸、有已经画完尚未交上去的作业,有正在画着的半成品,客厅的墙上也挂满了装裱完的画作。她还参加了剪纸、摄影、门球等老年大学课程的学习,忙得不亦乐乎。



其次,她一直热心公益,她的老伴、她的女儿都是热心公益的人。早几年,王姨和老伴入住康养中心后,就把家里二千多册藏书捐赠给了这里的图书馆。

王姨时尚不落伍,微信、美篇等社交软件玩得特别溜。她微信朋友圈里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拍摄的美景,有抒情的美文,有自制的美食。春天的花、夏日的荷、树上的果、嬉戏的猫,都是王姨镜头里的美景。



王姨还会把拍照后的喜悦心情写成美篇,分享出来供大家欣赏。她还擅长写作,用笔耕不辍来赞誉王姨,一点儿都不为过。现实的生活,往昔的回忆,在她的文字里都有迹可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感恩、友爱的真挚情感。她的文章在多个公众号上发表,堪称写作达人。

最让我感慨的,是王姨贴在家里墙上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当我意识不能自主,突发意外疾病时,不要进行无谓的抢救,拒绝进ICU。女儿、儿子都有共识。”89岁老人的智慧练达,通透明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都浓缩在了这张纸条上。王姨说,这是她人生最后的要求。好多到过她家里的老人,看到这张纸条后,都把内容抄了回去。



泰戈尔在《用生命影响生命》这首诗歌中写道:“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王姨正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这束光虽不耀眼,却温暖有力,令人向往。



老有所乐,应该就是王姨这样的乐法吧。活到老、学到老、爱心到老、善良到老、感恩到老。89岁老人的这些所思所想所为,让60岁的我心生感慨,刷新了我对老人的认知。

有句话说“变老的路上,一定要变好”,王姨,就是我们在变老的路上,应该遵循的楷模。



作者简介: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退休后喜欢骑行、跑步、读书、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里点点滴滴的美好。




前文导读:
一百美元的实验:2023年
在美国当被告,我花四年打赢了这场荒唐的官司
我在养老院的八年
文革史实还原:年纪最小的上访者
相互祝福的节日-2023年圣诞心愿单行动

七彩娘娘
生活不易,要活出点色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