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讯法讯
...
...
箓上所载的是天上神将吏兵,有统帅也有士兵,这些都归受箓者指挥。但是,受箓者如何挥洒自如地运用他们,却不是简单的拿到箓便完事。正如军队中,指挥官要与他的下属熟悉,才能带好军队。
但箓中神将吏兵不比人间军队,平时好端端的是活生生的人。而箓上的神将吏兵,则只是道气而已,显则成形,散则为气,所以他们能够驻扎在箓上,授予某人之后,还可以驻扎在他的身上。这有点像古代道家对道的形容:张之则弥六合,收之则可一握。
这样的神将,如果不是常与见面,实在难以知其面貌。这是从受箓者的角度说。另一面,从神将本身来说,听不听指挥,能否“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是一个大问题。从来的军队都必须经常训练,严明纪律,知道忠于主帅,才能打仗。所以在人间的军政制度中都有训练考核的规定,也有在上者检阅军队的做法。作为模仿古代军政体制形成的授箓,也有相应的训练神将、检阅神将的方法,叫做阅箓仪。
凡受正一法箓,常以甲子、庚申、本命、三元、三会、五腊、八节、晦朔等日,是日乃天气告生,阳明消暗,万善惟新,天神尽下,地神尽出,水神悉到,太一在位,搜选种民,考校功过,掇死定生,列名金阙。
按杜光庭的记载,这些阅箓的日期,与原来正一盟威道道民的集会日期有一定的联系。像三元、三会,是道民到治靖接受集体检核、训导的日子。五腊,则是从一月五日开始,一共五个“五日”,系祭祀祖先的日子。八节,是中国天文历法中的八个重要日期,四季各两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四个立,都是表示四季的开始。而二分二至,在农历中也十分重要,二分,是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的日子,白天与黑夜正好等分,而夏至为白天最长的日子,冬至为黑夜最长的日子。
这八节,中国人都会有祭祀、饮食、禁忌等民俗活动,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当然也十分重视这几个节气。晦朔,即一月之首与末,在中国人看来,也是特殊的日子。
这几个日期,被认为是告生的日期,阳明消暗,万善惟新,都是阅箓的好日子。这与一般说的“黄道吉日”不全一致。它们是一些基本固定的日子,而不是随时变异的“黄道吉日”。
按《正一阅箓仪》在上面讲到的固定的日期中:
其日须清斋入靖,以卯酉时,焚香,排办酒果二十四分,或一十六分,或一十二分,或八分,务令严洁,先展舒法箓于凡案之上,着新净衣服、澡浴盥漱毕,然后入户,上香存注,一一如法,不可阙也。
阅箓仪须要清斋并焚香,安排酒果二十四分,即每一箓必有一分专供,但也可以四为进位,八、十二、十六分皆可。之所以用卯、酉二时,可能与中国人习惯上军队要点卯有关,卯时到规定的地点,接受点名,古称“点卯”,对于被点者便是“应卯”,西时则歇工休息。时间节点,从日期至具体的时辰都必须按照规定,而阅箓除了自己清斋干干净净地面对马上要降临的箓上神明,还得考虑到祭祀的需要。在这些都准备好后才按仪阅箓。
阅箓举行完毕,还得请所阅的神将归位:
臣阅箓事讫,向所出上仙上灵功曹使者将军吏兵,悉还臣身中,从众妙门而入,依按次位,在左还左、在右还右,安隐金堂玉室,直使功曹主领检押,无令错互,营卫周币,緾绕表里,弥纶天地,无有违越。须召又到,一如故事。
阅箓的过程,需要一一召出箓上吏兵,如同凡间的点名。但这只是形似之处。箓上神将吏兵,本来都藏在箓上,授人之后,驻扎在身中,需要一一唤出,不像凡间的阅兵,兵将早已列队等候。
同时,在阅箓仪中,对于每一神将、曹吏的职责也表明清楚,与简单的点名又有些区别。从这一阅箓中一一唤出神将,必须让当事者自己体会,感受到神将曹吏的到临。正是这一点,使阅箓仪成为道教思维方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训练——存想。神灵到坛听令的场景,须得靠存想来完成。
存想,又名存思,常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常用,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的修炼中,在其法术中、斋醮科仪,广泛地运用着“存想”的方法,而且往往成为全部法术、科仪的关键。
甚至可以说,存想是道教思维方法的实质所在存思的方法,存想在道教中延用已久,但很少有人对其内涵做出界定。唯唐司马承祯在《天隐子》中说:“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可以看做存想的经典定义,也是存想的初义。
原来早期的存想,是一种以意念引导体内诸神归位的修炼之术。《太平经·以乐却灾法》云:
“夫人神乃生内,返于外,游不以时,还为身害,即能追之以还,自治不败也。追之如何?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藏象,下有十乡,卧即念以近悬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报二十四时气,五行神且来救助之,万疾皆愈。”
据此,可知道教认为人体内各部分皆有神居,神在身体康分健,神去凶病降生,所以必须使常居于该居之宫,此即所谓“存神”。悬象存思,即是以意念引导神返其宅。司马承祯说“存我之神”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修炼之术的存思,既要使体内诸神归位,必得使意念顺次经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即诸神各自的宫室,这样就必须内涉五脏六腑及有关经络、关节,这便是司马承祯说的“想我之身”。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龙虎山道教协会:0701-6638031
⊙嗣汉天师府管委会:0701-6638649
⊙平台运营弘道中心:0701-6638600
⊙修行交流,联系微信:itsf09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嗣汉天师府”修行人的第一订阅号
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的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梯航|开悟|增慧|止心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赣 (2023) 0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