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高职毕业后,去读本科还是直接就业?

教育   2024-08-21 16:30   上海  

本文字数:2211,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小吴同学是民航运输专业的应届生,学习成绩不错,综合素质较强。毕业前,她在“专升本”考试中获得了免笔试机会,又顺利通过面试,被某民办本科院校的传播学专业录取;与此同时,她以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上海某航司的乘务员招聘,成功获得了录用通知。


短暂的喜悦过后,小吴很快陷入两难境地:高职毕业后,去读本科还是直接就业呢?为此,她询问过家长和朋友,也向辅导员请教,但患得患失,担心自己选错路,迟迟拿不定主意。


01

选择多未必是好事

在人生的重大关口,我们难免需要做选择。很多时候,每个选项没有对错之分。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会使当初的选择显示出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小吴同学实则没必要担心自己选错路,而应重点思考做了选择后,如果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那么,在人生之路上,有没有指导自己做选择的“方法论”?这就不得不提“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学会规划职业生涯,才能不迷茫、有方向。而小吴显然在规划意识和能力上有所欠缺,进而导致了高职毕业前不知所措。

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经验,认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一是有多个毕业去向可选择,升学有机会,就业有门路,选择哪个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求学期间整体表现优秀;二是有一个明确的毕业去向,这类学生通常目标坚定,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三是没有掌握主动权,只能有什么抓住什么,比如因升学考试失败而无奈选择求职,因能力有限或实践经历不丰富而可选岗位不多;四是放弃或推迟做选择,即通常所说的“慢就业”。


根据小吴的实际情况,她属于第一类群体。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这类学生照理说不会感到迷茫。然而,选择越多,个体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像小吴这样的同学就会因未早做职业生涯规划而陷入精神内耗中。

小吴在大学里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其他荣誉,个人形象气质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些优势使她比大多数同学拥有更多选择权,但选择多未必是好事。在没有明确自身职业兴趣和定位之前,如果只结合其他客观因素进行权衡与考量,小吴不仅容易忐忑不安、患得患失,还可能在选择带来负反馈时感到后悔和遗憾。



02

综合考量再做取舍

从表面上看,小吴面临的难题是在“升学”与“就业”中二选一。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她实则面临的是“传媒业”与“民航业”这两个行业之间的选择。若能看清这一点,她在规划未来时也就多了一重考量因素,或许更容易做选择。


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小吴并未真正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故而在行动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她因在校期间做过校园媒体小编,对相关工作感兴趣,就在“专升本”考试中报考传播学本科专业;她因自己符合乘务员招聘的相关条件,尝试求职,在没怀多大希望的情况下成功了。这样,她就把选择的难题留到了获得两个选项之后。一方面,想尽快从中选择一个;另一方面,觉得两个选项都不错,舍弃哪个都很可惜。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吴就有必要跳出眼前“升学还是就业”的桎梏,基于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从行业角度考虑问题。具体来说,小吴所学专业为民航运输,无论是进入本科学习传播学专业,还是进入航空公司当乘务员,对她而言都属于跨专业发展,都属于进入一个新领域,都需要学习大量新知识和新技能。在不考虑从事所学专业对口工作的情况下,她需要考虑未来更想在传媒业还是民航业工作,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怎样的发展,进而结合内外部条件,做出取舍。


假设小吴特别喜欢传播学,想深入研究该领域,甚至今后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考虑高职毕业后念全日制本科;假设小吴希望尽早挣钱,而民办本科的学费对其家庭而言又是不小的负担,那么她可以考虑毕业后直接入职航空公司,这样每月就能有收入……以上列举的仅两种设想情况,小吴在做决策前,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重点。无论如何,每项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各有利弊,小吴需要排出优先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有所取舍。




03

给学生两方面启发

小吴的经历,值得广大在校生引以为戒。结合小吴面临的难题及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不足,在校生至少可获得两方面启发:


1.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明确目标再行动


临近毕业,小吴碰到了“升学还是就业”的两难选择。若她在低年级时就开始考虑未来规划,设定明确的目标,毕业前就不会这么着急和焦虑。一般而言,越早唤醒自己的职业认知,激发职业兴趣,就能越早进行职业探索和尝试。学生在低年级时,试错成本较低,也更容易切换赛道重新出发。相比之下,如果在面临人生重大关口之时才想到细致地规划未来,才匆忙设立目标,并非明智之举。

规划职业生涯的目的,不仅是为之后的行动指明方向,更重要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掘自身兴趣和优势,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做选择。在明确目标后,通过制订具体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技能并及时查漏补缺,就能有效避免生涯决策的盲目性。


2. 具备长远眼光 不做井底之蛙


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小吴一开始仅着眼于“升学还是就业”,却没意识到这实则是对今后想在哪个行业发展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做职业选择,除了考虑个人兴趣、个人处境外,还应具备长远眼光,考虑行业发展、市场趋势、人才需求等外部因素,从而帮助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


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有些问题自己一时想不通,可能是因为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缺乏长远眼光和宽广视野。若能跳出井底,不仅所见之处范围扩大,还能换个角度看待问题,那么原先纠结或烦恼的难题也可能迎刃而解。



作者系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本文原载于《成才与就业》杂志)




责任编辑/孟优悠


推荐阅读





【规划】学会“向外探索”
【规划】基于探索 适时调整目标
【规划】研三律所实习,手握“offer”,心却向往考公考编?


成才与就业
《成才与就业》的主要读者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少年。《成才与就业》\x0a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青少年学生读者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求学、求职、求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