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算法、算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法掌控我们的一切。
大数据成为算计普通人最好的利器,在工作上计算你的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中计算你的各种习惯,在消费上计算你的消费能力。
它们会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各种习惯、偏好、消费能力,日常浏览信息,甚至说过什么话,然后根据计算,把最大能够承受能力的商品推给你,或者推荐让你感兴趣的内容,精准把握你的需求,来增加app的使用粘性,谋取更大利润空间。
只要你还用手机,就不可能逃过大数据的算计。
仔细想想,真的很可怕!
你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信息、购买到的商品,都是别人精心计算好的。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突然兴起了一股反向驯化大数据的热潮。
年轻人通过向各种社交媒体哭穷,营造人设,让算法误判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推荐各种高性价比、物美价廉的商品,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再简单点说。
不能让大数据觉得你过得好。
具体方法主要包括隐藏个人信息,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和判断,摆脱身份标签;在各大社交媒体反复“哭穷”,营造“吃不起饭”人设,让算法觉得你很穷;或是在剪切板输入框中反复复制粘贴如“活不起”的文案,反向给大数据喂信息。
看上去有点好笑!
有人可能好奇,有效果嘛?
答案是真有!
经过反向投喂,大数据开始给用户推荐半价机票、酒店,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或者干脆就是同一个东西,但价格更低。甚至有人把这招用在游戏上,先是在游戏内反复评论“太难了,再也不玩这游戏了”,然后卸载一段时间,等到回来后胜率开始大幅提升。
年轻人的反向操作,让大数据精准画像变得混乱。
再也无法准确地进行个性化投放和定价。
通过用户设立的人设,把更多性价比高的商品推给你。
深入思考,这其实并不好笑。
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的企业和用户之间,充满了深深的不信任。
企业希望用大数据来杀熟,获取不同层次用户最大价值,进而满足业绩增长目标;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不愿意被企业大数据杀熟,反向杀熟,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收割。
说白了,就是谁也不信谁。
各自需求越是无法满足,采取的手段就会越激烈。
不太清楚国外是什么情况,是否会同意企业收集并如此使用用户信息,但就国内目前这个情况而言。
消费环境的缺失、消费信心的不足,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消费,已经被提升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但是想让普通人消费,真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