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费数据出来了!
怎么说,确实有效果,实际数据久违的超过了机构预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4.8%,如果扣除汽车则上涨4.9%,比机构之前预测的3.9%要好不少。
真不容易,终于在消费这块见到一点好消息了。
但其实,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10月份的刺激大招真的很多,尤其是在消费这块,叠加十一假期、双十一购物街以及大额消费补贴的三重刺激,如果数据还是不好看,那才是真的麻烦。
数据稍微好看了一些,但仍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数据背后的分化,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1.线上和线下的分化。
虽然今年来,很多电商都在喊难,什么价格战、内卷等,但实际上从数据看,电商的零售额还是在大幅增加的,同比增长8.8%,占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到了25.9%。
与喊难的电商相比,线下销售现在才是真的难。
连“卷”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就是“死”。
除了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的零售额在增加,其他实体店铺几乎全品类的下降。这个日子可想而知,真的不好过,中小店铺现在有很多都坚持不住了,连给他们打折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没有多少顾客会光顾,大家潜意识里面认为线上会更便宜。
记得很久前,有那种“2元店”模式吸引大家去购物。
现在电商更狠,直接“1分钱”包邮来吸引客户。
老妈今天拿回十多个小快递,都死1分钱买回来的,东西出乎预料还不错。真不知道平台式怎么赚钱的,但毫无疑问,消费者只会越发倾向于网购。
2.头部卖家和中小卖家的分化。
不需要多说,赢者通吃,这是互联网行业的特点。
头部主播带货能力是十分恐怖的,占据了行业大部分销量,其他大部分从业者实际上也就跟着看了一个热闹,虽说线上销售额整体上涨,但他们并没有分得多少。
3.行业之间进一步分化。
从10月份的消费数据看,增幅最大的是化妆品类,其次是家电。
需要注意,不是全部行业的销售额都在上涨,降幅最大的是石油和建筑板材两大行业。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看一看现在电车的持有量,已经突破2400万辆了,越往后石油的销售只会越低;至于建材,房地产行业不被激活,这个行业就不会好转。
这是十月份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正好赶上了双十一和国补,大家才有囤货化妆品和置换老旧家电的想法,如果将时间线拉长,那么今年以来销售额增幅最大的行业分别是体育、娱乐用品和通讯器材两大行业,增幅始终保持在10%以上,是今年最好做的行业。
大家当前正在真金白银地往体育和娱乐两个领域里面投钱。
这其实也很正常,是一种“口红效应”的表现。反正也赚不到钱,那么投资健康和娱乐,自然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当然,如果往后看,食品安全和养老依旧是大趋势,这是一个值得深度开发的领域。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
那就是今年双十一,选择不花钱的人正在变多。
消费行为本身,其实也正在分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不消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