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的概念提出来已经很久了。
具体效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只能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距离国人消费,还有太多工作需要努力,比如,推动财富分配的均衡,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还有稳住就业、稳住收入,提升社会民生福祉等。
消费始终涨不起来,不是大家不想。
事实上,现在大部分人都挺努力消费的,但富人们因为人数太少,所以,再努力了也带不动大盘;普通人哪怕都是月光,甚至去贷款消费、购房,因为拥有的太少,也带不动大盘。
消费,撑不起当前经济的大局。
出口,目前也面临需求见顶的困境。而且往后看,这块承压是很大的,随着特朗普确定回归,提升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毛衣战等消息,近段时间就络绎不绝。欧洲也开始对我们新能源汽车进行限制。
出口如果能够维持现有规模,就已经很不错,也很难挑大梁。
看来看去,只剩下基建一个选择。
事实上,目前支撑经济大局的还是基建。
虽然从年初以来,我们就一直说,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负债,大基建时代已然落幕,但从实际情况看,并非如此。
今年上半年的基建增速依旧高达7.7%,远超同期GDP增速(5.2%)、消费增速(2.2%)、出口增速(6.1%)。
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基建依旧在支撑大局。
说的明白一些,地方政府是高度负债了,很多地方甚至连体制内的薪酬都发不出来,但并不影响中央有钱,中央财政的负债并不高。
所以,地方主导的基建项目停工,中央主导的基建项目顺利接棒。
目前看,主要以水利工程项目为主。
今年前7个月,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国开工水利项目4万多个。此外,在2023年,我们就投入了超过1.2万亿元用于水利工程。从今年的情况,全年投入水利项目的资金预计高达1.5万亿元。
再看一看资金来源,去年10月份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近70%都直接或者间接投入到1.4万个水利项目当中。今年前7个月在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中,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完成投资2585亿元。
接下来,超长期特别国债还将继续发行,大批量的水利项目将会继续建设,这才是目前经济的定海神针。
大家可以看一看其吸纳就业数量,前7个月的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168.3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35.3万人,同比增长8.1%。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水利工程每千亿的投资,可实现新增49个就业岗位。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
基建、基建,还是基建,不仅仅是水利工程,中央也开始帮助地方减轻压力,10万亿元的化债规模,说白了,就是在帮助地方减轻债务压力,释放出来的大部分资金最终还是要投入到基建领域。
兜兜转转,支撑经济大局的还是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