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是近期热点话题。
中央10万亿帮助地方减轻负担,轻装前行,将更多力量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领域。这是好事,是很多人期盼的事情,但借此机会,仔细了解一下债务情况,就会发现10万亿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当前全社会债务总额已超过400万亿,其中,地方债务在100万亿左右,民企和企业债务都在200万亿左右。
如此庞大的债务,已经超过经济体量的3倍。
化债,不仅仅是地方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每个企业、家庭、人都需要考虑的事情。承认吧,此时此刻,我们正在进入“全民化债”时代。
“全民化债”,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首要任务。
全民来化债,乍一看让人心惊,但仔细想想,似乎又很正常,过去那种发展模式,积累下来巨额债务,也不是什么怪事。发展的过程自然很爽,但债务并不会消失,还债的时候滋味并不好受。
当初之所以欠下如此债务,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愿意相信,我们会一直高速发展下去,地方的土地可以一直卖,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加上货币还在不停地贬值,在如此“前景”之下,当时的资产价格自然显得很低,借债实际上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记得很多专家和大V都在呼吁不要存款,要贷款。
现在回头再看,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过高的债务,已经成为我们制约当前发展主要问题。
地方债务过高,无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甚至连体制内薪酬发放都存在困哪,发不出来了;居民债务过高,导致消费增长率始终起不来,甚至开药负增长,带着经济也变得死气沉沉;企业债务过高,让很多企业倒在现金流面前,进而导致就业成为问题,很多老板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继续下去,情况不堪设想。
所以,相比于直接给刺激,现在的重点工作其实是化债。
对于不同主体,化债方式也不尽相同:地方化债就主要依靠中央支持和地方“造血”来支持,居民化债主要手段则是降息、减税、增收,企业化债则是降息、降税、资本化。
尽管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如何将不同主体激活,是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说得再明白一些,债务不可能凭空消失,这是基本事实,如何在保持债务不暴的情况下,让大家恢复信心,敢消费、敢投资,也愿意消费投资,是当前主要工作,针对不同的主体,能够做的具体工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