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买房时看中回迁房的低价,认为同样的地段和户型,价格比商品房便宜几千元,划算得很。
但更多人一听“回迁房”就心里不舒服,像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为什么呢?
曾住过回迁房的人说,楼道里养鸡鸭都算小事,真正让人不敢想象的,还有更多……
.01
房屋质量
堪比豆腐渣
入住回迁房后,你不禁会想,这样的开发商到底是什么水平,居然能建出这种房子。
有时,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某个“低成本”的拍摄场地。
那墙面、地砖,简直是“节省至极”。
为了压缩成本、赶工期,回迁房的开发商往往在建材和施工上做了不少手脚。
有些人买了回迁房,装修了三个月,通风了五个月,终于入住,却很快发现房子几乎不隔音,楼上楼下、左右邻居的声音清晰可闻。
连私密的生活都得提防一下。
下雨时,墙面渗水,卧室角落长霉。
因此,我总是劝身边的人,尽量避免购买回迁房,建材质量可能远不如想象。
.02
占用公共区域是家常便饭
在回迁房小区里,若你不占用公共区域,反而可能被邻居看作是软弱,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像在楼道里放鞋柜、养花、堆杂物,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对于农村回迁房的小区,住户常常会把家里收集的纸箱、瓶子等杂物堆放在公共楼道里,完全不在乎影响其他住户的通行。
有些情况更加过分。比如,有的住户在楼道里养鸡鸭,导致整个楼道弥漫着异味,让人难以忍受。
如果是边户的住户,尤其是那些有消防通道的单元,他们往往会加装防盗门,把公共走廊的一部分占为私有空间,用来存放杂物或鞋柜等。
.03
物业管理跟不上
你要说回迁房没有物业,小区门口又站着俩保安,偶尔也能看到保洁的身影。
但是,所谓的物业又几乎是形同虚设。
路灯坏了,没人修;电瓶车被偷了,没人管;下水管道堵了,照样没人理会。
电梯坏了也是放着不修,垃圾堆积成山,没人清理,路面破损更是无人过问。
楼道里小广告随处可见,没人去清除;装修的噪音不分时间地持续,也没人管。
楼道里停满了三轮车和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屡见不鲜,依然没人管。更有甚者,有人在小区里晒花生、晒白菜、打油菜籽,甚至将小区变成了“大农场”,同样没有人过问。
总之,回迁房的物业几乎形同虚设。许多住户大多是拆迁过来的农村居民,缺乏物业交费的概念。久而久之,物业公司干脆不再管理,小区环境自然变得越来越差。
.04
邻里关系太复杂
在回迁房小区,尤其是农村回迁房,很多住户来自同一个村,甚至是同一个姓氏,形成了典型的“坐地户”现象。对于外地购房者来说,进入这种小区时,很容易感受到邻里关系的复杂。
外地人在装修房屋时,可能会遇到与当地居民截然不同的情况。当地的“坐地户”往往没有装修时的障碍,车子随便进小区,甚至不用经过任何额外的手续。而外来住户,想要顺利进入小区,可能需要通过送礼等方式与小区的保安、物业建立关系,才能确保装修顺利进行。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回迁房小区的物业、保安和保洁等工作人员,往往大多来自本村或者周边村庄,大家关系熟悉。对于他们来说,邻里之间的社交关系和亲疏远近会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楼上的住户或者邻居是本地居民,一旦有一点噪音,他们会立刻来找你“谈话”,而物业也可能会跟着提醒你“低调一点”。
回迁房住户,既有原本的拆迁户,也有租客、二手房买主等各类人群。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容易激发矛盾和摩擦。
面对这些问题,向物业或相关部门投诉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并不会积极处理这些问题。即便有人愿意出面,老年居民普遍不理解这些行为的影响,而上级部门也难以持续监督,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