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成癌症高发的“祸根”?提醒:这4种添加物,尽量少碰

乐活   2024-12-19 16:00   北京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备受关注,以阿斯巴甜为例,一种在无糖饮料中广泛使用的甜味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为健康而喝无糖,结果竟无意中摄入潜在的致癌物。

前几天新华社发布,一种可能伤肝肾的防腐剂,将在2025年2月8日被大范围禁用。网友们纷纷炸开了锅,感叹 “原来我吃了这么多年的毒”,它是什么,我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有没有救,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被禁用的防腐剂

脱氢乙酸钠,以往鲜少被大众知悉, 在食品配料表中它原本默默排在末尾,现在却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一则让人惊骇的视频,掉在地上的月饼,蚂蚁吃了不幸嘎了,防腐剂脱氧乙酸钠即是“真凶”

它起到防腐防霉、保鲜保湿的作用,好用,所以曾经我国各种食品中大量使用。其实在欧美、韩国、日本已经禁止食品该类防腐剂,出口韩国的月饼因检测出含有该物质被退回。


各国标准不同,那么,脱氢乙酸钠为何将在2025年被禁用呢

自1996年起,脱氢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被纳入国家标准,并沿用了26年之久

尽管添加剂的剂量单独考量时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当它们存在于我们日常摄入的每一样食物、调料及零食中时,其累积效应就如同“温水煮青蛙”,虽不即刻显现危害,却可能长期潜在地侵蚀我们的健康

多项研究指出,长期且大量地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减弱,以及引发惊厥、震颤、协调能力下降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此外,还可能增加慢性肺水肿的风险。

根据毒理学数据评估,最新食品安全标准调整,大范围禁止该成分使用。

.02
哪些食物是“重灾区”
我们不应对添加剂过度焦虑,有一句老话:所有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在合理范围内添加的,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至少我们先清楚哪些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现在的新国标如何规定的?

1、面包、糕点、焙烤食品

你是否经常购买那些保质期较长的面包和蛋糕?这些预包装产品,为了保持其松软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常常会添加脱氢乙酸钠来防止霉菌滋生。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甚至超量添加。

新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烘焙类食品中禁用脱氢乙酸钠

2、酱料调味品
番茄酱、沙拉酱、蒜蓉酱、辣椒酱……这些调味品和酱料,为了保持长时间的风味不变质,一些厂家会选择添加脱氢乙酸钠。检查一下配料表,看看是否含有这种添加剂。

3、腌制食品

蔬菜和熟肉制品的腌渍食品,新标准已经降低了其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从原来的1g/kg调整为0.3g/kg,警惕过量的潜在风险。

许多人疑惑:防腐剂不好,不用就行了吧?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如果糕点不再使用脱氢乙酸钠等防腐剂,他们可能会选择增加油、盐、糖等配料,这样的做法让食品变得更加不健康。

另一个选择,是缩短产品的保质期或降低产品的储藏温度,这会大幅增加成本,同时也给网购的零食带来立刻过期的麻烦。

.03
警惕这四类添加剂
我们不应该谈食品添加剂就色变,曾经轰动一时的 “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红心鸭蛋事件” 等,其实都是超标使用,或者非法添加物,才让食品添加剂背了很多黑锅

以下四类添加剂有毒有害,尽量别用:

1、亚硝酸盐:双面危害 

亚硝酸盐常出现在火腿等肉制品中,其令人担忧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毒性不容忽视,一旦在短时间内超量摄入或误食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摄入量超过3克甚至可能致命。
其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后者已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尽管亚硝酸盐在腌制食品中作为合法食品添加剂使用,但为了健康着想,尽量少吃。

2、硼砂:非法添加
硼砂,一种含水硼酸盐矿物,其味道甜涩。在食品制造加工中,硼砂属于非法添加物,但仍有不法商家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硼砂被发现添加于凉皮、面条、饺子等食物中,以增加食物的劲道弹性,或在生猪肉上起保鲜、防腐作用。
硼砂进入人体后难以排出,可能引发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尿毒症、休克。据数据显示,成年人一次性摄入1-3克硼砂即可诱发中毒,超过15克则可能致命。

3、苏丹红:颜色陷阱
苏丹红主要用于食品染色,使食物颜色更加鲜艳且不易褪色。辣椒粉、辣椒油和腐乳等食品中常能见到其身影。然而,苏丹红被列为三类致癌物,有研究显示长期大量摄入可能损伤肝脏并诱发肝癌。
在购买红色食品时,应避免选择小作坊制作或无明确成分说明的三无产品。

4、溴酸钾:已被禁用
曾被视为最佳面粉处理剂之一的溴酸钾,在面团发酵和烘焙过程中能增强面筋的弹性和强度,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尽管如此,在非正规渠道或小作坊中仍存在非法使用溴酸钾的情况。

自己与家人的食品安全,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但是有些人左手酒瓶右手烟,不好的生活习惯,也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点赞+在看,愿每个人都过上想要的生活

筑客HOME
创造美好人居,共享幸福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