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收纳博主们,不遗余力地将收纳技术贯穿于家的每个角落,连内衣内裤,也都归置的井井有条。
受其影响,不少网友开始加入收纳阵营,却常因耗费大量时间整理后不久又变凌乱,陷入“整理-混乱”的无限循环。
实际上,这种对完美收纳的过度追求,忽略了生活的本质,无异于对自己的“PUA”。
收纳是如何PUA
首先它特别费时间和精力。被收纳博主吹捧的上百种收纳方法,哪个不需要时间?比如:衣柜收纳时,要将长袖、短袖、毛衣和卫衣等不同类型衣服分好类,并采用不同叠法整理,再按照长短、材质或者季节等特定的方法进行收纳。还有常见的厨房收纳,买回来的各种调味料,先把塑料瓶一个个拆开,再倒进统一的调料收纳瓶中。还有冰箱收纳,放入冰箱的蔬菜和水果等,要分好类再规规整整的放入收纳盒,再逐个贴好标签。关键是,耗费时间一番操作后发现,是收纳完了,家里是整齐了,但东西也不好找了。平时伸手就能拿到的衣服或者钥匙,现在得先想想放在哪个抽屉里。一旦想不起来,就得乱翻一通。实在找不到的,还得买新的。此外,对于有小孩的家里,无论怎样精心收纳,都可能会被瞬间“打回原形”。除了熊孩子,还有喜欢乱翻、乱丢东西的老公,可千万别指望他们按照你的收纳方式,保持家里整齐。收纳,真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尤其在一个有人制造凌乱的家里, 想要时刻保持整齐,几乎不可能。就连收纳界的鼻祖近藤麻理惠,生完三胎也开始“躺平”了。
日本“收纳女王”
近藤麻理惠自幼热爱收纳,15岁起正式研究家务。2011年,她将整理哲学著成《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自此以后,她连续出版了数十部关于整理收纳的书籍,并在Netflix制作真人秀节目,一路从亚洲火到欧美。在一期真人秀中,近藤麻理惠访问了弗兰德一家。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不定期更新的玩具、五花八门的绘本、快速迭代的衣服等随意堆放于家里。夫妻俩常因家务分工争吵不断,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也是他们矛盾爆发的导火线。但在近藤麻理惠的帮助下,他们的屋子变得整洁宽敞。
这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她的收纳方法,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心中的“收纳女王”。2015大女儿出生后,她发现自己的收纳技能,在一个完全不受控的婴儿面前,毫无作用。这一度让她十分困扰,强迫自己要尽力维持家里整洁。在二胎出生后,她连家务都没有精力做,更别说收纳。直到2021年儿子出生时,麻理惠开始彻底「摆烂」,不再内耗,不再执着于完美收纳。躺平消息一出,收纳爱好者表示“塌房”了,也有不少宝妈表示感同身受:“我生二胎后和她的心路历程一模一样。我原谅了自己想偷懒的心情,也接受了房子不整齐的样子。谢谢她的诚实!”面对《华盛顿邮报》的采访,近藤麻理惠说:“我已经有点放弃整理了,我家现在很乱,但这也是我管理时间的方式。现阶段最能带给我快乐的,不是整理,而是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时光。”其实不光是近藤麻理惠,还有很多收纳师的家,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整洁有序、空无一物。
台湾收纳师的家
廖哥,原名廖心筠,是一名收纳达人,也是台湾收纳界鼻祖级别的存在。她的大女儿6岁,小女儿3岁,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给家里带来的收纳压力是最大的。因此,在对待自家的收纳工作时,她不喜欢“空无一物、内藏玄机”的极简主义。她和丈夫觉得,家就应该是丰满且温馨的,过度的空旷反而会少了生活的气息。所以当你走进廖哥家时,很难想到这家女主人是一名整理收纳师。进入廖哥家,入户右转是客厅,这里没有传统的沙发、茶几和电视,而是三个独立又相连的工作区:左侧为廖哥的直播区和她丈夫的工作区,右侧是孩子们的阅读学习区。本就不宽敞的空间,分割给四个家庭成员后更显拥挤。幸好物品摆放有序,才不至于显得杂乱。主要因为丈夫每次去超市总习惯性购买两瓶,但回家后却很少饮用,逐渐累积成半面墙。面对这种“囤积”行为,难怪廖哥常说,她最想整理的就是自己的家。餐厅的背景墙同样被利用到了极致。餐桌两侧堆满了物品,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误以为这里是陈列区。与客餐厅的拥挤相比,卧室则简约许多。卧室空间不大,但通过浅色单品的装饰,显得通透明亮。床边的过道放置了懒人靠背沙发,似乎并未考虑日常清洁的便利性。不过,在储藏室和女儿们的房间,依然能看到的廖哥作为收纳师的影子。衣物按季节分类,并将当季的用衣架挂起,形成开放式布局,便于孩子们自行拿取;储藏室采用开放式置物架,统一收纳各种物品。
适合自己的才
所谓的收纳,本质上是帮助我们整理生活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服务于生活,而非成为负担。不管是近藤麻理惠,还是廖哥,她们对收纳心态的转变,代表了普通人对收纳观念的转变:不必过分执着于整洁。家虽乱,但若便于使用,便有其存在的理由;物品虽多,只要是所需或可能用到的,便值得保留。世上没有通用的整理魔法,网上的美好图片只是他人刻意呈现给你的生活。
不必追求或羡慕,更不必用来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比起盲目收纳,找到个人的生活节奏更为重要。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