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外需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问题。
为推动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等重要论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等作出新的部署。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并要求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01
国家政策
2020年8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作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国有企业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创新、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多措并举确保转型工作顺利实施等五个方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等系列举措。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旨在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初步建立,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重点行业、地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型企业,公共数据资源要素作用初步显现;到2030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更加成熟,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全面建成,数据流通使用合规高效,公共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发挥。
01
推进战略重构
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城市运管服平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整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相关信息系统,汇聚共享数据资源,加快现有信息化系统的迭代升级,全面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鼓励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分析、智能调度、智能监管、辅助决策,全面支撑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与发展。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要加快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持续创新智慧城市运营运维模式,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
2.物业管理
2020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强调要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补齐居住社区服务短板,推动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服务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5月,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提到要统一编制智慧社区建设规划,健全完善政府指导、多方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社区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3.智慧停车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县城城镇化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要强化停车和客运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县域范围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服务资源摸底调查,建立数据库。利用智慧平台提升服务供给保障,加快县域智慧出行、智慧停车等相关信息平台建设,着重推进公共停车资源在夜间、节假日期间错时共享,根据旅客需求灵活设置出行线路,丰富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全程出行链。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发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鼓励停车服务企业依托信用信息提供收费优惠、车位预约、通行后付费等便利服务。
4.环境水务
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其中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要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
2024年7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普遍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智慧响应,数字孪生工程与实体工程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推进有条件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建设。到2028年,各类新建水利工程全面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5.农业农村
2024年4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围绕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涉农数据资源、智慧农业、乡村数字富民产业、乡村数字文化、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惠民服务和智慧美丽乡村等方面指导数字乡村建设。
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十部门秘书局(办公厅、综合司)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明确建筑、绿色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电力、采矿、冶金、石化、交通物流九大领域绿色化转型路径。
6.康养服务
2021年10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通知,提出需要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以及加强公共服务平台,从标准和信息安全网络建设方面来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强调以健康及养老场景为牵引,强化信息技术产品的集成应用,加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发展创新高地的发展思路。
2024年2月,民政部官网发布《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关于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的通知》。提出要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地方自建养老服务系统通过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功能拓展等形成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和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智慧监管等。通知指出由各省民政厅会同同级数据部门,以整个行政区域内1-2个市为单位,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
7.园区运营
2020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在国家高新区投资建设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加强与市政建设接轨,完善科研、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安全、绿色、智慧科技园区建设。
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创建园区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指导园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集成园区资源信息、应用服务和运营管理数据,提高资源利用和服务管理效能。
01
城投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近年来,一些城投企业已在战略、组织、业务、技术应用、风险防控、团队建设、资金投入等多个维度上,积极部署并推进数字化转型,共同搭建起城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框架体系。
1.战略规划
近年来,多个国有企业先后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例如,重庆城投集团制定《重庆城投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2021—2025年)》,构建集团“投、融、建、管、营”一体化的数字化精准管理格局;上海城投发布《城投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提出打造“1234”城投数字化转型体系。
2.组织发展
为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落地,多家城投企业积极调整其组织架构,设立独立的数字化转型负责部门或数字科技公司,以确保转型战略的顺利实施。例如,上海城投设立了科技信息部、哈尔滨城投设立了数字信息部、重庆城投建立了数字科技中心、上海城建内部孵化了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部门与机构的建立,不仅服务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需求,同时能够实现技术的对外输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业务应用
国企数字化转型技术趋势正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特征,这些趋势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也重塑着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与分析、物联网(IoT)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区块链、5G技术、隐私计算等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国企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在拥有动态分析的灵活性的同时,减少了硬件投资、维护成本以及试错成本。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城投企业正以创新和科技的融合为驱动力,不断优化和提升其对外赋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例如,福州城投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了苗圃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实施智慧苗圃管理系统,实现了节水节能和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武汉城投开发运营“武汉银发生活安养链平台”,围绕老年人医、食、住、行、学、养等多方面需求,提供政策找人(惠)、养老机构(住)、居家服务(护)、适老改造(居)、助餐服务(食)、健康医疗(医)等6个功能模块,平台链接50余家养老机构、570余家居家养老服务主体、20余家适老化改造企业、130余家社区幸福食堂、230余家医疗机构(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风险防控
国有企业在面对数据处理复杂度提升及隐私保护需求加剧的双重挑战下,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安全考验。因此,众多地方城投企业正不断强化其数据安全防线,并积极取得“数据安全三级等保认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指引下,数据安全已成为城投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及充分利用数据要素过程中的核心前提条件。举例而言,苏州城投公司倾力打造的“城信”金融服务平台与上海城投财务公司的核心信息系统,均已成功通过了该项认证。
为深入巩固内部数据的安全壁垒,各地城投企业纷纷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自查机构。例如,上海城投财务公司成立了网络安全自查领导小组,该小组承担起监督数据安全实施的重任。作为自查工作的直接执行部门,信息部门严格依据自查指南对公司现行的所有信息系统展开审查。上海城投财务公司还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现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护的结合。
5.资金投入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近年来,地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年投入占比约为1%—3%,如重庆城投集团2021年—2025年数字化转型投入预算2.39亿元,年均占比约为[[[]投入/(当年营收*周期),当营收增长时,预计值小于实际值;当营收降低时,预计值大于实际值。]]2%左右;上海城投集团2018年—2020年数字化转型投入预算2亿元,年均占比约为0.97%。部分金融业、制造业央国企年投入占比约为3%—5%,如北京银行2021年数字化转型投入占比达到3.5%。
从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来看,由于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影响因子多,其产出成效往往通过生产及决策效率提升、人工及能耗等成本降低等多方面来间接体现。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数据统计,短期来看,地方国企的数字化水平每增加1%,企业成长能力平均增长9.4%、资产收益率平均增长11.5%、成本利润率平均增长5.4%。
02
城投企业数字化转型挑战
城投企业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与管理上,这些传统业务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对数字化技术的依赖程度较低,导致城投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并不迫切,进而使得其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相对滞后。然而,在当前政策推动、行业变革及城投企业自身市场化转型的大环境下,城投企业需要客观审视数字化转型在提升运营效率、压缩成本及强化市场竞争力上的关键作用,以实现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进、服务模式的革新以及运营效能的升级。
推进城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首要且基础的工作是加强其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仅要求对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完善,还要建立一套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治理以及数据管理在内的系统化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安全性,为城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2.资金持续投入压力大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需要长期且大量资金投入的过程。这些资金不仅覆盖了初期的建设开销,比如技术引进、设备采购、软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还包含了后续长期的运营维护、技术迭代升级以及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等持续性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成效,如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并不总是能立即反映在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上。对于众多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的企业而言,这种资金需求的压力尤为显著。如何在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的同时,有效管理现金流并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成为了这些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数字化配套人才短缺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施高度依赖于多元化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涵盖了大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安全专家等研发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具备前瞻性的数字化战略思维的管理人才。此外,随着企业多业务板块的融合发展趋势,对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类人才能够跨越不同专业领域,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然而,城投企业往往面临着专业化数字人才匮乏的问题。一些负责数字化或信息化工作的员工,不得不身兼数职,既要负责系统运维管理,又要兼顾硬件服务器的管理,甚至还需承担数字化规划与实施的重任,以及指导业务部门进行数字化转型。更为棘手的是,受到岗位编制限制、薪酬水平竞争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城投企业在“引育留用”关键人才方面面临着一定挑战。
4.数字化产品匹配不足
城投企业因其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找到一套能够完全契合其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标准化数字产品或解决方案。“投融建管营”作为城投企业的核心业务链条,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维系着企业的稳定发展。这一链条的复杂性要求数字化转型必须深入每一个业务节点,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数字化升级与重构。
尽管当前市场上存在众多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但能够精准对接城投企业独特需求、高度适配其复杂业务场景的产品却相对稀缺。城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业务多样性导致的定制化需求、项目周期长且资金规模庞大、管理层次多且复杂等,而市场上的许多产品往往更注重通用性,难以完全贴合城投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这往往需要城投企业与多个供应商进行对接和协调。此外,城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还特别强调数据的集成性、安全性和价值挖掘能力。这要求数字化产品不仅要具备全面采集、整合与分析数据的能力,还要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5.数字化流程变革难度大
城投企业的成立时间普遍较早,其业务范畴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公共事业运营等传统业务领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且固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这些流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操作和传统的管理方式。尽管引入数字化系统对于城投企业来说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但对于已经长期习惯于原有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城投企业员工来说,接受并适应全新的数字化系统并非易事。此外,很多城投企业还面临着员工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这部分员工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面对数字化、信息化这类相对陌生的领域时,学习和适应的难度显著增大。因此,城投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技术层面的挑战,更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数字化流程变革的难度不容小觑。
6.数据要素治理难度大
城投企业的业务数据大多局限于各自业务部门内部,不同部门在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环节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差异较大,导致数据格式、定义、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这种差异性不仅加大了数据整合的复杂性和成本,还可能引发数据整合过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尽管城投企业已尝试通过引入办公自动化(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有限的信息化工具来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但这些努力常受到早期“烟囱式”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制约。该模式下,各系统往往缺乏统一规划和长远考量,导致系统间相互独立,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系统间的割裂状态,不仅束缚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还阻碍了业务流程的顺畅衔接与高效执行。城投企业需开展大量的完善工作,如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系统间集成与协同等,旨在打破系统间的壁垒,推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7.城投企业数字化发展成熟度
《信息技术服务 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与评估》国家标准确立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的构成,定义了组织、技术、数据、资源、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服务等7个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能力域、29个能力子域相应要求,从5个等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进行评估。标准给出一套描述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方法论,适用于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制定、业务规划和工作实施,为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当前成效提供依据和工具。
图 数字化成熟度国家评估标准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级适用于根据组织现状和业务目标明确转型工作所要达成的成熟度等级目标,并根据目标等级的分级特征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转型工作路径和各细项目标。成熟度等级分为五个等级,自低向高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评估标准如下表:
表 数字化成熟度国家评估标准
根据此标准,现阶段多数城投企业处于数字化成熟度一至二级,数字化成熟度较低,数字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匹配企业业务发展和市场趋势。
01
城投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流程
1.数字化发展现状诊断
对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诊断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的基础。通过对现有数字化系统的调研分析,以及对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子公司等数字化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可以总结企业运行各环节面临的数字化亮点与难题,从而有效评估当前的数字化现状及转型发展阶段。
2.深入进行数字化转型需求分析
数字化转型要以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切实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难题。这要求企业明确转型的具体需求、发展痛点及目标,以公司战略为指引,业务为核心,管控为重点,数字技术为支撑,对公司当前的生产运营、组织管理、技术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需求分析,精准识别发展瓶颈,进而明确数字化的管控目标、范围及实现路径。
3.制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方案
数字化转型是城投企业的战略性举措,因此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作为转型的指导性文件。该方案应涵盖转型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实施体系、技术架构等关键要素。首先,基于公司的发展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数据赋能、敏捷迭代、自主可控等原则;其次,依据“业务+管控”的双重主线,结合现有及潜在业务的开展情况,确定转型的目标,并结合当前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组织管理现状,界定转型的实施体系与技术架构。
4.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计划
该方案需紧密围绕规划方案展开,将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逐步细化为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计划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一步骤要求企业深入分析转型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转型的技术升级、功能建设、场景应用及实施保障措施(如制度建设、组织架构调整、资金安排、数字化运营流程保障、机制保障等)。明确每一项转型任务的责任人、团队或部门,设定清晰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以及预期的转型成果或效益。通过细化实施计划,可以确保所有参与者对转型路径有共同的理解和预期,同时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以应对未来业务和管理上的变化,城投公司可以系统而有序地推进其数字化转型进程,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推动建立数字化治理体系
为了确保城投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规划得以顺利实施,需通过构建一系列流程、制度及规章框架,为转型的成功落地提供坚实保障。这要求城投公司全面布局,积极推动建立数字化治理体系、优化调整组织结构、革新管理模式以及重塑组织文化,以构建一个与数字化转型相契合的治理生态。完善治理体系的关键在于实现从传统封闭式、自上而下的刚性管控模式,向开放式、动态柔性的治理模式转变。在明确集团战略定位及母子公司权责边界的基础上,构建清晰、高效的组织管控体系,并明确审批、人事、业务及日常管理等关键节点的流程,为城投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6.分步推动转型方案落地实施
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耐心和策略性地逐步推进。按照事先制定的详细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转型措施。这包括技术平台的搭建与升级、新流程的引入与测试、员工的培训与适应、以及组织文化的塑造与强化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迭代,逐步构建起适应数字时代的新型企业架构和运营模式。
同时,为了确保数字化转型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监控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涵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技术应用的程度、流程效率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变化、客户体验的改善等。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这些指标的数据,可以客观评估转型的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灵活调整策略。
7.持续优化与迭代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数字化转型方案也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升级。这要求企业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转型策略。同时,要建立一套高效的迭代机制,确保每一次升级都能够快速、平稳地实施,避免对企业运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数字化转型的每一个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责部门需立一套完善的跟踪机制,及时、按时收集来自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的反馈。基于收集到的反馈,企业应不断调整技术选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员工培训等。通过持续性的优化与迭代,企业才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数字化转型的活力和持久动力。
02
城投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1.搭建数字化整体架构
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重构企业业务运行基座和运行框架,建立适应企业数字化运作模式的运行要素,实现其模型化表达,构建其数字连续性能力体系,所以数字化转型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要搭建数字化总体架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技术架构:设计总体技术框架,包括系统的层次结构、组件划分、数据库、接口定义、数据集成等。
数据架构:设计数据管理技术框架,包括数据抽取工具、数据湖仓、数据中台、数据治理工具、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应用平台等。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规划: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规划系统的整体架构、划分功能模块,整合现有系统资源,运用最新技术,设计适合无锡城建发展集团的应用架构。
网络架构:设计符合企业数字化建设的网络架构,包括网络层次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区域划分、网络安全等。
以武汉城投为例,武汉城投围绕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提供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总体数字化定位,制定数字化转型“13114”总体框架,即“一个中心、三大重点方向、一个中台、一套基础设施、四大保障”。
图 武汉城投数字化整体框架
(图片来源:武汉城投公众号)
2.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既包括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经数字化改造的部分传统物理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城投所涉及的产业内各种要素信息的互换与流通搭建起了便捷的桥梁,为可实现数据与信息在更广领域内的传输与共享,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帮助城投公司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推动传统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的革新与重塑。同时,数字基础设施还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底层的数字支撑,包括数字处理、网络连接、计算存储和安全保障等,这将对城投公司发展数字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投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强力支撑。现阶段,多数城投企业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薄弱,并未形成统一的数据基础设施,在开发标准、数据底座、安全门户等方面都未实现统一,这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已有部分城投企业走在行业前列,聚焦数字化基础建设,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上海城投于2019年底建设了“上海城投集团云计算中心”,有效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管理,安全风险管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还建设了从云数据中心到集团总部和各直属单位机房、总长达350公里的万兆裸光纤企业高速专网,实现了高速率、低延时、安全可靠的互联互通新局面。
3.构建数字化协同体系
城投企业在早期“烟囱式”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制约下,系统间往往相互独立,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为解决“信息孤岛”的难题,城投企业亟需构建数字化协同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与共享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职能间的业务流程、信息及资源,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有效协同管理,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协同效能与工作效率。以招商局集团为例,招商局集团建设了“招商随行”统一智慧移动工作协同平台,集成了即时沟通、通讯录、首页工作台、任务待办、远程会议、邮箱等功能,解决长期以来数字化办公应用中遇到登录体验差、入口多、待办杂、响应不及时、缺乏与生产经营场景的数据和系统连接等需求痛点,逐步形成一套自主可控、支持员工一线应用的工作协同平台。同时,支持各级企业自建应用或者集成现有的应用上架到招商随行,更好贯穿集团管理,提升各二级公司具体业务生产场景中的管理效率。
4.强化职能数字化支撑
加强企业职能部门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要举措,更是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确保经营决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职能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日常业务,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精准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有效提升企业对于集团本部和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效能。例如,广州城投上线协同办公、智慧党建、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工程管理、金融投资管理等应用管控系统,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与此同时,需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能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种协同不仅体现在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上,更在于双方能够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抓住发展机遇。通过增强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战略方向,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5.推进业务数字化应用
业务数字化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对传统业务流程、业务模式及商业模式进行全面革新与优化,旨在打造更加高效、灵活且可持续的运营体系,使之紧密贴合企业的业务发展,增强企业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业务数字化直接触及企业核心运作环节,通过业务数字化,企业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业务运作的关键节点,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业务数字化应在企业业务中得到全方位应用,对于发展成熟的业务,数字化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和能力,助力企业深耕此类业务,在专业领域内实现长足发展。例如,成都城投集团通过打造“城投住房”公共服务平台,协同成都市住建局、天府市民云三方,提供整租、合租、国有住房、安心公寓四大板块功能服务。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业务,数字化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培育新的业务场景,探索更多发展可能。同时,在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收集或产生大量数据,这将成为企业积累数据资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业务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化转型才能够进一步引入前沿技术与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企业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全面的转型与创新。
6.提升数据资产管理能力
城投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这就要求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来全面采集、安全存储、高效管理及深入分析这些生产数据,以此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确保决策过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城投企业应敏锐识别出具有潜在价值的数据资源,遵循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使数据资产的价值得以明确体现。这包括有效开发和利用城投企业所持有的数据资产,通过整合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数据,深入挖掘数据要素的应用场景,积极培育以数据为驱动的业务模式,并创新性地开展数据金融活动,以充分释放数据资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城投企业可以从贯彻数据意识、建立数据管理部门、进一步关注人员的技能等方面入手,将数据管理融入企业文化,从而数据意识能力的提升。例如,上海城投汇聚建设运营数据、地图数据、视频数据等数据资源,构建其大数据平台,搭建三大主题库、两大专题库,数据资产逐步形成。目前已实现会计科目的统一,规范客户、供应商等主数据的编码标准,增强数据的可整合性和可比性。
图 上海城投数据资产建设
(图片来源:上海城投公众号)
01
公司简介
2020年,杭州城投启动数字化转型,提出围绕提高城投数字化产业能力,以打造“数字城投”为目标,实现城市居民“五大保障”,基于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助力杭州市城投集团降本增效。2022年,杭州城投发布《“数智城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了“数智城投”建设的战略目标、总体架构、重点任务、组织保障等方面,通过智慧城投应用,全方位赋能企业管理、投资建设、城市运行、亚运保障、公共服务。同时,杭州城投上线城投数字资源系统,做好数据“全量全要素”的汇聚、治理、服务,全面对接省市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赋能“数智宜居”“亚运在线”“地下隐患智防”“市级驾驶舱”等政府重大应用;推进集团业务数字化,打造统一办公门户,迭代升级“1+6+X”数字驾驶舱、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全面提升运营保障、安全监测、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各领域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公交”优化公交客流和线网分析以及智能云调度能力,“数智控漏”提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分析预警能力,“数字轨系统”构建全要素感知、全路段融合、全业务智能、全周期迭代的数字交通体系,赋能道路智治。
截至目前,杭州城投通过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初步构建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依托数据中台“资源整合、应用赋能”能力,逐步推进“管控一门户、运营一张图、安全一张网、服务一件事”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管控效率,优化生产运营能力,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城投方案”。
02
标杆经验
自2020年杭州城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以来,集团内部进行了深刻的组织架构变革,核心举措之一是在集团层级创立了科技信息部。该部门肩负起引领集团科技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重任,组织制订集团公司科技、信息化进展规划制订科技和信息管理相关制度,编制、调整集团公司科技进展和信息化建设方案、预算,并组织实施;指导集团所属全资控股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等。集团下属重点子公司路桥集团(科技信息管理部)、公交集团(科技信息部)、水务集团(数字信息部)等均设立信息部门推进数字化改革。
图 杭州城投数字化转型前(上)后(下)组织构架图
(图片来源:杭州城投公众号)
2.以集团集采为突破,深入推进职能数字化改革
杭州城投于2023年2月组建集团集采中心,与下属市公交集团、市水务集团、市能源集团、市安居集团四大集采分中心共同构成“1+4”集采工作机制。在数字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杭州城投强力推进城投系统数字化采购平台建设,以提高采购效率为重点,以面向采购项目全生命周期为抓手,以智能化决策、大数据管理、数字化治理为依托,通过顶层设计、提级赋能、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模块化应用,构建一套采购留痕、信息公开、过程可溯的采购数字化管理体系。
城投系统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建立,可实现城投系统企业采购全业务、全角色、全流程的线上办理,从而推动杭州城投采购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企业采购生态。城投系统数字化采购平台具有业务流程自动化流转和公开透明的特性,可以推进企业采购意向公开,强化采购预算、采购意向、采购计划之间的关联,实现从预算管理、计划备案、意向公开、公告发布,到结果公开和履约评价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规范采购流程,强化内控管理,提升企业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内部培育孵化科技公司,支撑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
杭州中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房信息”)为杭州城投一级子公司,重点聚焦房地产信息化和信息服务,集团数字化转型实施后,中房信息立足于集团业务主动服务,在集团给予资源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房信息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优势和能力,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集团相关业务,积极承接集团门户信息平台、业务平台(物业等)等项目,支撑集团数字化转型实施。同时,中房信息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和自身技术优势,拓展承建杭州城市大脑房管系统、内蒙古住建厅大数据云平台等项目,对外输出杭州城投及杭州市数字化成果。
添加星标,及时获取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