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大量民营担保公司在上海钢贸危机之后被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各民营担保机构被迫开始转型,受命于前东家ZKG的互联网转型任务,我们不到10人的小团队开始筹建国内最早的P2P平台之一Hepai在线,只是没想到,兜兜转转十多年,现在还能再次见证一轮担保公司的转型。
那现在担保公司转型都有哪些方向呢:
从今年开始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开展为期三年的规范整治工作,原则上只减不增,应清尽清,应退尽退,所以各地基本已经叫停了担保公司的新增和股权变更。如果是那些早期的自然人股东公司,因为基本不可能获得银行准入,除非自己有一些传统的线下业务,否则转型的空间很小,多半只能注销。
对于那些法人股东的担保公司,又分纯民营和国股,对于国股又分真国股和挂靠国股。
真国股参与互联网业务的相对较少,主要还是从事传统业务,部分开始寻求互联网业务转型,但因为跨度较大,目前尚在探索阶段。
挂靠国股基本都是为了在助贷合作中满足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准入的基本要求,他们在助贷业务链条中更多的充当通道的角色,根据不同业务模式向平台收取不同比例的通道费用,并不实质承担风险。金融机构看重的更多是资产平台的反担保能力。
他们的本质其实还是民营,而且在监管清查牌照租借和压实投诉主体责任中面临压力越来越大。
助贷市场上的纯民营担保基本都是平台的关联企业,因为平台本身已经实质性的承担风险,所以基于对平台的认可豁免了一般担保公司准入时的国股要求。
担保一直是中国金融行业的特殊衍生品,伴随着金融行业的不同业务形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虽然现在又面临着新的转型,但总有他们的生存空间。
传统担保机构往互联网业务转型中都能做些什么?掐指一算,至少有那么6~7个职能是可以用担保承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