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打着“银行渠道、无抵押、低息免费、转贷降息”等旗号,吸引消费者办理贷款,而这些诱人条件背后往往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商业银行的确也不堪其扰,于是纷纷打出重要申明,基本申明内容都比较类似,大多是“我行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信用卡业务合作;对冒用我行名义宣传推介贷款、信用卡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我行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无论是不是非法中介,最后推介办理的都是银行的贷款业务。
其实要整治非法中介贷款问题也很简单,如果发生中介的恶意收费现象,银行公布投诉电话,但凡是自己行里贷出去的款,内部审计甚至外部经侦介入从内部查起,有合规问题的内部处罚,有内外勾结收费的送外部经侦立案。
当然,如果仅仅是非法中介单方面欺诈客户的就配合执法部门取缔非法中介,所有处理都专网公示,这才是真解决问题的方案。
银行真的不和中介合作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中介的定义,根据汉语词典,中介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是媒介的意思,举例是在这次商业交易中,中介机构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另外一个是居中介绍,使各方发生联系的意思,举例是这位中介人非常擅长居中介绍人脉资源,帮助许多创业者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投资人。
银行有没有严谨的梳理过自己的业务,然后再发“我行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信用卡业务合作”?
那我就问这些银行是不是有联名卡,是不是有美团京东联名卡,是不是有联合贷和助贷,不要玩文字游戏,线上的网贷平台就不是中介了?这和孔乙己认为“窃书不能算偷”是不是一模一样!
其实这些银行都想表示的是他们与宣传推广他们产品并且收取客户服务费用的贷款中介没有任何合作,至少总行层面或者官方是不合作的。
为什么要和中介合作
如果说在普惠个贷业务大灌水之前,银行特别是银行客户经理和中介合作更多是利益关系的话,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更多银行一线也是迫不得已。
在银行只愿意把贷款发放给大企业的年代,市面上几乎没有贷款中介的身影。有的只是民间借贷、典当行等私人放贷机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银行和民间借贷在放贷领域是两条并行线,互不交叉。银行为资质较好的大企业发放贷款,条件苛刻,但利率比较低。
民间放贷机构为资质较差的小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条件宽松,但利率比较高。
二者的客户群体泾渭分明,很少有重叠之处。
我记得那时候放普惠小微贷款都是让大企业去搞个子公司做假普惠,如果哪个行或者个人真的干了,大家都会用有色眼光看待,毕竟这类企业风险高,油水更足不是。
所以基本上除了农商行和少数城商行外大部分银行都不干这类业务。
但现在什么情况?
对公贷款不赚钱了,普惠小微是政策方向了,所有银行都在往普惠小微和个贷里面冲,客户并没有增加。
银行除了指标任务准备好了,其他条件都欠缺,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营销、运营就把零售转型的口号叫出去了,指标怎么完成?
于是从上到下拥抱中介,总行拥抱的是互联网,将科技与风控相结合。
这一优势也弥补了很多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劣势。这些中介机构也有个比较洋气的名字叫“助贷机构”。
但在线下这块儿甚至监管都是一种暧昧的态度,始终提的是非法中介,从未提过不是非法的中介怎么管理和约束,中介这个行业就和夜壶一样,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不能上台面,这是中介一方的问题么?
10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情下,如何更好发挥银行主力军作用,关键是要做到“善贷”“愿贷”“敢贷”。
“善贷”,就是要加强信贷能力建设,善于发现并满足市场需求。既要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推动信贷管理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又要用好灵活务实的传统手段,实现需求深度把握、风险全息画像、流程高效衔接。
什么是善于发现并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中介无论线上助贷平台还是线下信贷中介都在短视频营销获客,建议银行要利用好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流量机会做好自身产品宣传和服务,不要坐在网点等中介上门送客户了。
总部与其鼓捣一些大模型高科技,看不如真的深入服务一线好好干,客户都是二手三手的了,技术模型再炫酷有什么用?
至于形式主义的禁中介声明,不发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