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傅佩荣的人性向善与宋儒的人性本善(三)

文化   2024-10-09 21:01   河北  
编者按

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从古至今一直争议不断。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孔子孟子对于人性的判断,真的是“本善”吗?

傅佩荣教授以中西方哲学的深厚功力,潜心研究儒家思想四十年,将儒家的人性论阐述为“人性向善”。

尼采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哲学家的眼光,可洞见本质,亦可预见未来。

傅老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人性向善”论,正因他深知,对于“人性”的认知是否正确,会影响一种文化的发展走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成长与人生体验。

《易经》有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多年来,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也得到了很多乐学之友的积极回应。

学友“乐道子真”非常关注儒家人性论,对于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发表了多篇研学心得

国学馆近期将陆续转载,与各位学友分享。


一、既然“人性向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恶行?

傅佩荣老师认为,究其原因,大致有五:

第一,经济差。第二,教育偏。第三,形势强。第四,人心放。第五,邪说出。(《人性向善论发微》)

傅佩荣老师在《人性向善论发微》这本书里,有非常深刻完整的论述,感兴趣,可以买来好好研读。

概括来说就是,如果内在的力量不够大,就会被外在的形势所影响和左右。

《孟子·梁惠王》说: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儒家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有志向的读书人,即使穷途末路,颠沛流离,也能坚定自己的心志,不随风摇摆。

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也如孔子所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二、一般人的恶行从何而来?

一般人时常犯错,就在于我们缺少真诚的反省。

孔子有四忧,孟子有三反,曾子有三省,都是让我们求诸己,常常进行真诚的反省,也就是自我批判。

所以他们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孔子说,要见利思义。我们多数时候都是趋利而行,无关善恶,当利与善冲突时,择善而行的人,就把人性的光辉显现出来了,所谓“物以稀为贵”。

正是在善与利冲突时,选择善的人,成为了“大人”,这也是孟子所说“从其大者为大人,从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小体为小人,养其大体为大人”。

也正是这种选择,我们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傅佩荣老师有言:

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来就具备“认知”和“选择”的能力,这两项能力是知和行,就有选择的空间,但内心会有一定的反应,行善就心安,为恶心里就不安,这是孔子孟子建立理论的基础。


换句话说,人性跟善不能直接连接,但是它又必然有关联,否则人的社会不需要分辨善恶,也不用要求人们行善避恶。人性跟善的关系在于“人性向善”,但是必须真诚,对身边人的处境就一定会有某种关心,“向”代表力量,会要求你去行善。

说“人性向善”,自然是指人性“一定”向善,但是“人性一定向善”并不等于“人性本善”;因为后者是本质论(认为人性具有善的本质),而前者则属于动力论,亦即人性“在正常情况下”一定会出现向善的动力。向善的动力不等于本善,而“正常的情况”则是指“真诚”而言。

人若不真诚,则只是生物之一,亦即处在人的正常情况之外,这时当然无所谓“向不向善”了。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则是“非人”,因为这样的人不真诚,亦即不是正常的人,称作“非人”可也。如果有人因为被孟子称作“非人”而感到难过、羞愧或愤怒,那么在这一刹那他又复活了,亦即因为真诚而重新回复了人的身份。

如果主张人性本善,那么请问人生还要不要行善?答案当然是要。


再请问:本善之善与行善之善,两者是否相同 若是相同,则既已本善又何须行善?若是不同,则必须分辨这两种善何者较善。若是本善之善较善,则越行善越不够善;若是行善之善较善,则原有的本善不够善。


无论何者为是,都难免陷于荒谬的结论。因此本善之说不可取。

傅佩荣老师的这些论述,实在是太精彩了!


三、梁漱溟先生对儒家人性论的看法

我们也看看其他学者对儒家人性论的理解。

梁漱溟先生在《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这本书中,提到了孟子人性善的解读也可参考,他说:

孟子所说的性善,不是已然的善,不但不是已然的善,且不是未然的善。故一则非已然的善,二则非未然的善,而只是一个将然的善。将然的意思很容易误会成一个未然,故说非未然,就是说现在就好,因为他好像是未然,但是现在就向着好是将然,就是现在一个倾向。

故性即是指现在人性的倾向。这个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即暴虐如桀纣亦是性善,就是说人人现在的倾向是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因人人的倾向是如此。

……

孟子说水有一个倾向,是一定的。性之倾向善,亦犹水之倾向下耳。告子说生之谓性,性本含有天生来就如此的意思。他说这个话,原无大错,其病就在看性成为死的局面,看如此就如此,他并不留意那活的倾向。

……

我们说善是活是自由,恶是死是不自由。因为凡恶都是衰颓,都是偏于死。于此,就可见生命之本性是向善。

……

以前的人,不知道他是一个倾向,总喜欢作一个呆定的东西看,故总说不通。


四、钱穆先生对儒家人性论的见解

钱穆《中国思想史》中亦有论述,如下: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

这是孟子就人性之倾向言。孟子未尝不知人性也可使为不善,但就人类文化历史演进之大趋势看,从人之内心之真实要求看,我们不能不承认人性在向善的一边发展。只有向善的一边发展是更属自然的。所以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

我们尽可说人性开始并不善,但到底终不能说人性是不能为善呀!人性可为善,也可为恶,但就人类历史文化之长程大趋势而言,人性之向善是更自然的。此即孟子性善论的根据。人性之趋恶,是外面的“势”。人性之向善,则是其内在之“情”。

梁漱溟先生和钱穆先生的解读,都认为向善比本善更符合儒家的人性论。

但他们没有对善做定义,只有在傅佩荣老师这里,儒家“人性向善”才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思想体系,并对善下了清楚而实用的定义,下文再详细讨论。


特别鸣谢:本文作者 乐道子真

傅佩荣国学馆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传播国学智慧,分享人生经历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晚上九点推送最新原创文章与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