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傅佩荣的人性向善与宋儒的人性本善(二)

文化   2024-10-08 21:01   河北  
编者按

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从古至今一直争议不断。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孔子孟子对于人性的判断,真的是“本善”吗?

傅佩荣教授以中西方哲学的深厚功力,潜心研究儒家思想四十年,将儒家的人性论阐述为“人性向善”。

尼采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哲学家的眼光,可洞见本质,亦可预见未来。

傅老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人性向善”论,正因他深知,对于“人性”的认知是否正确,会影响一种文化的发展走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成长与人生体验。

《易经》有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多年来,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也得到了很多乐学之友的积极回应。

学友“乐道子真”非常关注儒家人性论,对于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发表了多篇研学心得

国学馆近期将陆续转载,与各位学友分享。


一、“人性向善”为什么是合理的?

如果人性是恶的,等于说,你在为恶时,你是在顺从人性,完成人性,你的内心会充满快乐。

但是,我们在为恶时,通常的情况是不安,和不忍。这应该是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只有黑道和反常的人,在为恶时会充满快意,所以说人性向恶,明显不够合理。

我在初中时,有一天晚上,跟着小伙伴,无故踩踏小卖铺的门,然后,溜之大吉。当时只是跟风使坏,彰显叛逆,至今想来,犹有悔意。

正如傅佩荣老师在《先秦儒家哲学》中所言:

第一种,晚上睡觉前反省自己没有尽孝、守信,而心里感觉不安;

第二种,晚上睡觉前反省自己没有杀人放火、骗人钱财,而心里不安。

第一种是向善,不行善则心不安;

第二种是为恶,不为恶而心里不安。

两种情况都有,但第一种是正常的人,第二种人是黑道。

黑道代表心理发展不正常的人,不是生下来就如此,而是渐渐扭曲,认同恶的行为。

人性是向善还是向恶?

当然是向善。

再如其在《先秦儒家哲学》所言:

当你毫无私心地赞美时,你赞美谁呢?

你赞美义人,还是不义的人?

谦虚的人,还是傲慢的人?

温良的人,还是放纵的人?

没有私心时,你会称赞温良恭俭让的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向善”更加合理,更符合一般经验。


二、为什么“人性向善”的说法,比人性本善更高明?

向善驱使你去完成善,把善念变成善行,把潜能变成现实,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需要去扩而充之,勇而行之,乐而成之。

如果是本善,谁不能关起门说,自己已经是圣人了?

我们通常只能从一个人的言行去判断他的道德,正所谓:知言知行难知心。

你的言行才能体现你的善恶。

向善比本善高明在于,它把守静的哲学变成活的哲学,变成一种行动的哲学。

这是符合孔孟思想的。

孔孟的哲学是流动的,充满生机的,鸢飞鱼跃活泼泼引发你的生命力。

有不少人说,没有本善,如何向善?

萌发于心的只是善念,是一种善的潜能,是还未完成的善,所以用向善比本善的说法更高明。

只有你去行动,并乐在其中,才是善的完成。

即,念是善之始,行是善之用,乐是善之成。

如果执意要把内心萌芽的善念说成是本善,未免太心急了点。

鲁迅先生的一篇《小杂感》中有言: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正如有些人以为自己心有善念,就已经是行善了,这不是操之过急了吗?

也有一些人,总喜欢说我这个人心好,以为自己已经是个好人。

但他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都是伤害别人的,这不是很可笑吗?

鲁迅的这段话,批判有些中国人的想当然,确实深刻,这应该是来自于庄子的启发,如其所言:

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庄子·齐物论》)

意思是:

而且你也太操之过急,才见到鸡蛋就想得到报晓的公鸡,才见到弹丸就想得到烤熟的鸟肉。

就如有人说:

单身久了,见到一个喜欢的女孩,连未来儿女的名字都想好了;穷久了,看到一家彩票店,别墅买哪里都想好了。这都是操之过急的妄想。

同理,有人把善念说已经完成善,即为本善,犯的都是这种毛病。

所以只能说“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


三、从“人性向善”到“择善固执”到“止于至善”

进而择善固执,止于至善,才达到了善的圆满,所以需要一辈子去行动,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也如傅佩荣老师所言:

儒家并非某种宗教信仰,但其人性论使人一直在修德行善,永远有向上提升超越的空间,因而彰显了对世人的无比大爱。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与顺天命,最后将升华为乐天命,成为中国人最高的精神生活指标。(《国学与人生》)

关于人性向善,我们可以看看《孟子》的原文,下面这个故事是证明“人性向善”最好的例子: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意即:

人们忽然看见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会产生恐惧怜悯之心,这并不是要和小孩的父母交朋友,不是为了在邻里朋友中博取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厌恶小孩子的啼哭声才这样的。

这个例子有些年代了,我们可以试举一些当代的例子,来阐明孟子的观点。

譬如,你看到有一个不满三岁的小孩,在车辆往来的马路上爬行,你与小孩的亲朋好友非亲非故,但只要你在现场目睹这一现象,正常人就会有不忍不安之心,这就是孟子所谓的恻隐之心。

再譬如,你看到一些小孩在几十层没有防护的天台上游玩嬉闹,常有跌落的风险,你与这些小孩的家人非亲非故,但只要你在现场目睹这一现象,你就会于心不忍不安,这就是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这些比喻应该是孟子关于人性向善最有说服力的举例了。

只要内心真诚,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不忍之心,然后把这种不忍扩而充之,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善的行为了。

综上可知,孔子孟子所说的人性向善论是一种多么深刻的洞见。


特别鸣谢:本文作者 乐道子真

傅佩荣国学馆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传播国学智慧,分享人生经历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晚上九点推送最新原创文章与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