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怎样获得智慧?离开这一点,再美的哲理不过是一句空话

文化   2024-10-08 21:01   河北  


只有自发的、不讲条件的行动,才能发现真正的快乐。
——傅佩荣



什么是价值?

 

价值需要人的选择才会呈现。


没有人的选择,宇宙万物并无价值可言。

 

这并不是说宇宙万物没有价值,而是说,不经人的选择,宇宙万物的价值不能呈现。



1

宁愿吃草不要黄金

 

价值的呈现是相对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


“驴子宁愿吃草,不要黄金。”


一句话生动地说明了价值呈现的相对性。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同一样东西可能呈现出不同价值。

 

比如,在沙漠中行进,口干舌燥时,面对“钻石”还是“水”的选择,大部分人会选择水。此时此地,一杯水的价值远远超过钻石。

 

宇宙万物经过人的选择,才有了价值上的区分,这种区分有利有弊。

 

所以说,价值需要人的选择才能呈现;


同样,人类社会中的价值,也需要人用行动来印证。



2

实然与应然

 

宇宙万物与人最基本的差别在于:


宇宙万物是“实然”,人是“应然”。

 

“实然”,指实实在在的样子。

 

自然界四季轮转、昼夜更替,一切现象都按自然规律运转,“自然”的就是“必然”的,没有不同的可能。

 

如有不同,科学家就会用新的理论,将其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也因而不断进步。

 

对于人类世界,人的身体属于“自然”,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

 

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色是:


人有“应然”的问题。

 

“应然”就是“应该做什么”。

 

比如,人应该孝顺、讲道义、守信用、尊重他人,等等。

 

然而,讲“应然”恰好反映出很多人没有这样做,却照样活着,有些还活得很开心。

 

人有自由可以选择。


应不应该做,应该如何做,对错谁规定?这些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

 

古今中外,人类教育都从“应然”着手,希望让年轻人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否则,人人为所欲为,后果不堪设想。



3

空话与真理

 

说到“应然”,就不能不说实践。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比如,一个学生听老师讲“为善最乐”,他只能了解这个观点,缺乏真实体验。

 

有一天,他坐公交车,看到一个老太太上车,尽管坐着舒服,站着累,但他勇敢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

 

当看到老太太充满感激的笑容的刹那,他感到心中的快乐由内而发,和得到钱财或者其他东西的感觉完全不同。

 

经过亲身实践,他真正体验到行善的快乐。


这时“为善最乐”由一句空洞的话,转变为可以具体实践的“真理”。



4

被动与主动


人的行动有两种:

 

一种是被动的,不得不做。

 

比如,害怕被老师骂,不得不写作业;害怕被领导骂,不得不加班。

 

因为不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基本无快乐可言。

 

另一种是主动的,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必谈任何条件。

 

比如,我要达到某个学习目标,因此作业之外还要自己做习题;我想尽快掌握某项技能,下班后自己补课。

 

两种情况相对比,内心的感受完全不同。


只有自发的、不讲条件的行动,才能发现真正的快乐。



5

智慧与行动


当然,我们谈论的行动,要聚焦到人生的关键点,即修德行善。

 

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知、仁、勇”三种品德:

 

“好学近乎知”,即多方学习才能接近智慧;

 

“力行近乎仁”,即努力行善才是人生正途;

 

“知耻近乎勇”,即知道羞耻才会勇于行善。

 

实践之后才会发现,果然行善为快乐之本。


如果希望行善达到最佳的效果,则需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我只是个助产士,帮助别人生出智慧的胎儿。”

 

别人的智慧对自己而言只是可以参考的知识,一定要亲自印证后才能转变为自己的智慧。

 

智慧与行动有关,爱好智慧可以实际改善我们的行为,这才是哲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哲学与人生》20周年纪念版
附赠藏书票
先生书房 正在热卖~

点击图片↓↓↓立即下单!


点击文末右下角 在看,与更多朋友分享

傅佩荣国学馆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传播国学智慧,分享人生经历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晚上九点推送最新原创文章与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