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一段很短的故事,只描写了孔子的一个行动细节,不过却很有意思: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孺悲来了,要拜访孔子,孔子托言有病拒绝见他。
传命的人一走出房间,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孺悲可以听到。
1
不教为教
由于文献缺乏,孺悲的身份、背景我们不是很清楚。
一般认为,他曾向孔子学习礼仪。
这一次,他想请见孔子,孔子为什么不见?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生病了,今天不见客,那为什么传话的人一走出房间,立刻取出瑟来弹琴唱歌,还让孺悲听到呢?
不见就不见了,孔子为什么要唱歌让他知道自己没病,是故意不见的呢?
合理的推测是,孺悲可能做错了事。
人做错事的话,就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
他就想到要来拜见老师。
如果孔子见了他,他出去就能跟人说,大家不要再怪我了,老师已经知道我的情况了,他原谅我了。
别人一了解,知道孔子真的见过他,可能就会相信他了。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找老师来“背书”,找老师来做担保,以使自己得到大家原谅。
人如果犯了错,那就应该改正。谁不会犯错?
但如果以想见老师当借口,用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可不行。
老师能被利用吗?
所以,孔子派人对他说,生病了,今天不见客,然后又弹瑟又唱歌,让他知道自己没病,就是不见他。
孔子的用意就是希望孺悲好好反省,自己有错,自己觉悟,自己改善,不要妄图找任何借口。
孟子后来称之为“不教为教”:
我不教你,其实就是教你。
2
三种人不要做
“背书”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帮你签名,有问题我负责。
我一向认为,尽量不要替别人负责。
我有好几个学生,他们家道中落就是因为父亲替别人背书,担保做生意。
结果,被担保的人跑掉了,担保人就要负责,银行找你赔钱,家产卖光了都不够。
我年轻的时候,就有长辈劝我,三种人不要轻易做:
第一种是“调人”。
“调人”就是帮别人调和是非,没做好就变成乡愿了。
你去说和,不管说谁对,都会被另外一边怨怼。
再说,我们凭什么去调解呢?
我们真的能确知双方各自的感受吗?很难。
其实,社会上所谓的调解,往往是看调人的面子。但如果面子不够,真打算讲道理的话,那调解就不一定有效了。
第二种是“保人”。
就是上面提到的替别人“背书”。
别人买房子、做生意,我作保,将来难保不会吃不了兜着走。
很多人都因此白白损失了一生努力赚来的钱。
第三种是“媒人”。
媒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有人热心肠,喜欢替别人介绍对象。
这本来无可厚非,我也并不反对。
说来有意思,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候也喜欢替学生做媒。
看看这个学生很好,那个学生也很好,你们两个人在一起一定不错。
事实上呢,他们在一起好的时候不会感谢你;坏的时候会说,都怪某某老师给我介绍这么个人!
两人就算结成夫妻,相处也是他们自己要去面对的挑战。
你觉得这个好、那个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
老师看学生,学生当然把最好的一面表现给老师看;但是人格是多方面的,老师了解不到学生的整个面貌,凭什么替人家做媒人呢?
尽量不做这三种人,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
儒家的灵活性
你看孔子对待孺悲这一段就知道,儒家是非常灵活的。
孟子后来就很推崇孔子的这个做法,叫“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我不屑于教一个人,也就是教他了。
有人觉得孔子这样好像不够真诚,既然说生病了,为什么还要故意弹瑟唱歌?
假设孺悲听见老师弹琴唱歌,他会有什么感受?
他如果能想明白,就知道:
老师故意不理我,而且故意要刺激我,让我知道自己有错;
不要妄想找别人来背书,也不要想找任何借口,更不用企图解释;
只做一点,自己改过就行了。
人谁无过呢?
犯了过错不去改,先找很多人帮忙背书,认为大家都支持我、谅解我,那就没问题了。
这样会改过吗?
不会的,最终害的还是你自己。
4
孔子的原则
这段故事虽然是生活细节,但是却反映了孔子的原则。
孔子是不会轻易被别人利用的。
孔子提醒我们:
一个人有各种德行之外,还要好学。
好学的人懂得人情世故,许多事情一看就知道了,不会轻易被人利用。
《论语·乡党》里有一句很简单的话: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就是说,有人请孔子吃饭,摆出很丰盛的宴席,孔子一定改变神色,站起来向主人致意。
人家为什么摆一大桌菜请客呢?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确实是想表示对孔子的敬意,那就立即表达感谢之意。
如果请吃了这顿饭,后面还另外有任务拜托,那要小心了。
会无好会,宴无好宴。既然吃了别人的,只好替别人想办法了。
孔子会这么做吗?当然不会。
所以他先表明态度,你用这么丰盛的菜肴请我,我向你道谢。
不过,我们一档归一档,其他的不要多说。
要是有不合原则的事请托,依孔子的个性,饭都不吃了。
这就是孔子,没有人可以欺瞒他,他的进退拿捏得非常准确。
《傅佩荣解读论语》最新修订版
国学馆正在热卖!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点击右下角在看,与更多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