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难怪一直活得这么累

文化   2024-11-23 18:01   河北  


对于当下的一代而言,我们所“学”至少要让自己有“路”可走。
——傅佩荣

我曾听两位母亲叙述教养子女遇到的困惑,第一位说:

我问我十一岁的儿子,如果他面对像他那么大的孩子,会如何教导?

儿子回答:

只要让他不觉得无聊就好了。

第二位母亲年纪较大,儿子快要三十岁了,但是既不谈恋爱,也不想结婚。

母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

人活着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不是对死亡有些害怕,就是死了也不在乎。

这两位母亲希望我能够提供一些建议。

依我浅见,这一代人的问题就在于:

生活从无聊到抑郁,总觉得提不起劲,好像人生没有什么值得奋斗的目标。


1

什么使人陷入茫然?


为什么现代人活得很抑郁?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从外面”去设定目标,或者“由别人”给他目标,那么一旦他发现这两者既不公平又太狭隘,就会陷于“茫然”的困境。

我在台大教书三十年,一向认为人所受的教育必须包括一点:

知道如何“由自己”并且“从内在”去选择人生的目标。

我举两个例子。

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先生,在他的传记中说:

他小时候奉父母之命背诵四书,原来以为这些东西毫无用处,结果他发现:

自己在三十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还有一位,曾任台大校长的孙震先生,在他的新著《人生在世》一书中,引述孔孟思想不下数十次,还特别指出:

他在台大念书时,大一国文的教材是上学期《孟子》,下学期《史记》。

这些课程为他这位经济学家提供了一生的思考方向。

这两位,一位是物理学家,一位是经济学家,但是真正使他们活得踏实的,并非各自的专业领域,而是一种人文素养。


2

孟子为什么活得快乐?


我们就以孟子为例。

如果你问,遭时不遇而有志难伸,几乎无路可走时,该怎么办?

孟子提醒我们:

培养内在的力量。

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你再问:

如果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与痛苦,而结果并未获得什么“大任”,又该如何?

这时必须转移焦点,不要把“大任”局限于世俗的某种成就。

有成就固然快乐,但是真正的快乐未必要靠成就。

孟子认为,比当帝王更快乐的事有三样:

其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其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其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三样快乐中,至少第二样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即“俯仰无愧”,心中坦然。


3

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孟子还进一步宣称: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说到这个“诚”字,至少有双重含意:

一方面,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扮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另一方面,是要忠于自己,要把自己身为一个人的“潜能”尽量加以实现。

换言之,人生必须以“十字打开”的方式,把横向与纵向配合起来。

横向是要对别人负责,纵向是要对自己负责。

如此一来,人生怎么会无路可走?

《礼记·学记》有一句:“人不学,不知道。”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人生的正途。

而对于当下的一代人而言,我们所“学”至少要让自己有“路”可走。

今日社会,青少年心目中的典范人物越来越少,成人世界有的多是伪善面貌与自欺欺人。

青少年难免会问:

难道我的未来也将是如此不堪?

理想一旦被戳破,虚无主义的诱惑将日益强烈。

所谓虚无主义,最简单的表现就是:

做这件事与做那件事,并无差别;甚至做不做事,也没有差别;如此推理下去,则变成了怎么活都差不多,甚至活不活也差不多。

从无聊到抑郁,甚至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趋势。

根治这种病症的药方,即是学会“由自己”“从内在”去选择人生的目标。

从哪里学比较快?

以我的经验,阅读人文方面的经典著作当是首选。

一个人对人文方面的缺乏了解,将无法有系统地、连续地获得“观念”,无法理解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就不易体认人生的丰富与深刻,更难以觉察生活的趣味与价值。

不妨找几本好书来读,打开书,找到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傅佩荣解读孟子》
这个冬天,和傅老师一起读《孟子》!
点下图即可下单~


【直播】马上开始
11月23日19:30
文雯与您相约直播间
共读《傅佩荣解读孟子》
一起向孟子借智慧!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

或扫描海报二维码,预约直播吧!



傅佩荣国学馆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传播国学智慧,分享人生经历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晚上九点推送最新原创文章与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