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从古至今一直争议不断。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孔子孟子对于人性的判断,真的是“本善”吗?
傅佩荣教授以中西方哲学的深厚功力,潜心研究儒家思想四十年,将儒家的人性论阐述为“人性向善”。
尼采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哲学家的眼光,可洞见本质,亦可预见未来。
傅老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人性向善”论,正因他深知,对于“人性”的认知是否正确,会影响一种文化的发展走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成长与人生体验。
《易经》有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多年来,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也得到了很多乐学之友的积极回应。
学友“乐道子真”非常关注儒家人性论,对于傅老师的“人性向善”论发表了多篇研学心得。
国学馆近期将陆续转载,与各位学友分享。
一、宋儒的人性本善是什么意思?
宋儒把人性一分为二,《朱陆太极图说辩》有言:
“性一也,分天命、气质为二。”
这个说法最早是张载和二程提出来的。
《朱子论性理》中有言:
“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
宋儒认为天命之性(天地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而个人秉受的气质之性则有昏明厚薄、清浊、刚柔、缓速之别,其实就是“理一分殊”。
而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也做不得人。
比如:
“有气质之性,无天命之性,亦做人不得;有天命之性,无气质之性,亦做人不得。”天命之性,本未尝偏。但气质所禀,却有偏处,气有昏明厚薄之不同。(《朱子语类》)
由于气质秉受不同,所以需要通过学习改变个人气质,如张载所言: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经学理窟·义理》)
由此得出的结论即是,我们的修行目的,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二、宋儒的人性论可以实践吗?
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
如《朱子语类》里所言: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节。
如,程子曰:“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
其实就是减少个人私欲,多做对父母,家庭,社会民生有益的事。
这种学习,不是口头讲章,而是要深入实践,改变个人气质和行为,让自己脱胎换骨。
宋儒的这种哲学建构,从了解气质之性入手,再经由学习改善气质,以求让自己符合天命之性(天理)。
这也是一种修行方法,也能说得通,但过于繁琐,不如傅佩荣老师人性向善论完整,他所建构的思想体系,清晰明白,更容易实践,并且让孔孟老庄们说起了白话文,拉进了伟大先贤与我们现代人的距离。
正如傅老师所言:他希望自己的哲学,让别人听得懂,想得通,做得到。
我认为他确实做到了,他解读的孔孟老庄易经,确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我们真正的走进儒道思想的殿堂,至少对我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三、宋儒对中国文化有什么贡献?
《 宋稗类钞宗乘》记载:
王荆公尝问张文定(方平):“孔子去世百年,生孟轲亚圣,自后绝人何也?”文定言:“岂无?只有过孟子上者。”公问是谁?文定言:“江南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雷峰,岩头,丹霞,云门是也。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耳。”荆公欣然叹服。
这里面有一句重要的话,“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耳。”
就是说,当时的很多人才都被佛教吸引过去了,儒家可谓门庭冷落车马稀,但因宋儒的儒学复兴运动,改变了这种局势。
我们中国没有变成一个佛教国家,很大原因,就在于从韩愈开始的儒学复兴运动,再接由宋明理学家的思想建构,使儒家在思想领域战胜了佛老,主导了士大夫和君主的思想,使社会的根本不被动摇,就这一点,已大有功于我们这个民族。
如罗钦顺《困知记》记载:
“向非两程子张子朱子身任斯道,协心并力以排斥之,吾人之不变于夷者能几何哉!惟数君子道徳之充备,学术之纯深,辨论之明确,自孟子而后莫或过之。
故其言一出,聪明豪杰之士靡不心服,近者亲而炙之,远者闻风而起,相与为之羽翼以推行其说于天下者,绳绳不乏。迨我圣祖出,位隆君师,兴学育才,一以五经四书及数君子之说为教,则主张斯道者,又诚有所赖矣。故自朱子没迄今三四百年,天下之士非圣贤之学不讲,而所谓禅学者以之灭息,是岂一人一日之力哉!”
宋明诸儒,在这一点上,确实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但近代以来,我们面对的挑战是西方的强势文化。
个人认为,宋儒很难消化这股思潮,只有回到先秦的儒道思想,做出新时代的解读,才能消化和战胜他们。
而傅佩荣老师的“人性向善”和儒道易思想体系的建构,已经做了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值得我们去好好研读和发扬。
才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希望与同道们一起努力,共勉!
(完)
特别鸣谢:本文作者 乐道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