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汇老街杂记(之九)塘汇粮站
作者:潘成旗
这是前些年新浪博主“火华”在微博上发过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幢老建筑,它曾经是塘汇老街上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作为老的塘汇人,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这幢建筑,它曾经与镇上的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就是过去塘汇粮管所的“塘汇粮站”。
“塘汇粮站”位于西塘汇老街中段,分上下街沿两个部分,其中照片上的建筑在上街沿,是粮站的库房。而在这幢建筑贴对面下街沿,是粮站的营业部。过去居民去买米,先要到粮站的营业部开票付款,然后再到这库房去称米提货。
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买过几次米,印象有点深。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买米既要用“粮票”,还得凭“购粮证”,也就是“票证合一”才行。若无“购粮证”,你须有“全国粮票”才可以购粮。在我的记忆中,这“购粮证”每个季度颁发一次,由粮管所粮食专管员根据每户家庭的人数和成员构成情况与粮票一起核发。据《嘉兴市粮食志》记载,当时工矿企业体力劳动者每月粮食定额为32市斤;普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定额为28市斤;居民每月定额24市斤;小孩则根据不同年龄,每月定额从7斤到20斤不等。这些标准如果放到物质丰富、食品多样化的今天去衡量,似乎还可以。但是在那个买任何粮食制品都需要粮票,甚至离开粮票你就寸步难行的年代里,这样的定量标准,还是让许多家庭主妇们有一种紧迫感,并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才行。我妈就是这样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一直是买“尖米”(籼米)吃的。因为这种米不仅“涨性好”,而且价格也便宜。计划经济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籼米价格一直保持在0.09元/市斤,粳米是0.135元/市斤。还有,过去人们都以为“陈米”比“新米”更有“涨性”,而且还越“陈”越好。其实,从现在健康学的角度来讲,“陈米”里含有大量“黄曲霉素”,是极不利于健康的。但是,当时的人们谁知道这些呢?所以当得知粮站中有“陈米”出售时,许多家庭主妇都会争先恐后地去买。还有更令我不容易接受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在煮饭之前,还要将大米放在锅里炒熟后再煮,说是炒熟后的大米煮出的饭会更“涨”、更多。可是这种煮法破坏了大米的分子结构,煮出的饭都几乎成了“米糊”,毫无大米饭的口感。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家的独创,直到最近查阅资料后才发现,原来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曾经作为“提高粮食利用效率”的先进经验来推广,我家只是效仿而已。现代人看到此,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觉得可笑。但是,我们确实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开完票,我们就到街对面的粮库称米提货了。走进库房大门,只见一台磅秤安放在中间。磅秤上有个盛米的铁皮米斗,米斗上方有两根铁片做的管道从楼上伸挂下来,管道能输送不同种类的大米。发货工作人员看了提货清单后,先将磅秤的秤砣打到需要计量刻度上,然后用手拉动输送管道上的控制闸门,大米就从管道流落到磅秤上的米斗里来了。工作人员先是用脚踩在磅秤一角,预加一点力,等磅秤有了称重反应后再送开脚,然后控制大米流放的速度,慢慢地加至应发的重量为止。等交易双方确认无误后,客户就将自己带来的米袋张开在铁斗下方的出米口,然后用脚一踩机关,大米就装进自己的米袋里了。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很流畅,也很好玩。小时候妈妈去买米,我总喜欢跟着去,就爱看这个。后来长大一点后,能帮着大人干点活儿时,也曾多次自告奋勇地去买米,就是为爱玩这个,竟成了内驱的动因。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塘汇粮站是我们镇上唯一的粮食供应点,人们买米只能到这里来买,别无他选。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才放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此以后,一些私人杂货铺,甚至农贸市场的摊位上都可以经营粮食了。曾经与我们患得患失的“粮票”开始退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历史的收藏品。那么“塘汇粮站”这幢建筑也失去了往年的功能,最终随着老街的整体拆迁,它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它消失之前,火华先生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留住了它最后的身影,这也如同历史收藏品一样,供人们怀念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