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鹰|中和街一号(下)

文摘   2025-01-17 00:01   浙江  

中和街一号(下)

作者:冯晓鹰


烧饭

小学毕业了,因我父亲的原因(解放前,他在杭州蕙兰中学(现杭二中)读高中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解放后到杭州市团委工作。后调到省新华书店工作,我母亲在上海考到浙江省新华书店,他们相遇了。后来我父亲调嘉兴新华书店任经理,我母亲跟他一起来嘉兴新华书店工作。再后来父亲被选去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后调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反右时大概是发表了“不当言论”被划为右派,接着去嘉北一家农牧场改造了二、三年后,摘了“右派帽子”发配到王店公社中心小学做了老师)我没有上初中,失学在家里无所事事,能做些什么事呢,首选是烧饭。每天母亲买来菜后,烧饭炒菜就是我的事情了。那时候没有煤气只有煤球,后来是蜂窝煤饼。每天从生煤炉开始,煤球是要通过其他燃料把它引着的。废纸,书店有的是,但光靠废纸是引不着煤饼的,必须有木材。木材哪里找?对面瓶山的大树上有很多枯死的树枝,生煤炉非常好使。瓶山上的大树主要长在靠中和街这面,树干大都朝中和街方向斜着长。但是这些枯枝长在十几米高的大树上,你不想办法它不会自己掉下来。于是弄了根长的竹杆,头上绑上粗铁丝,跟祥荣、雅明,朋友阿二合作,爬树上去把枯枝钩下来。瓶山本来就比大院主楼高,我们还要爬在瓶山的大树上,从下面看上去是惊心动魄,非常危险。如果今天有人看见自己的孩子爬在这么高的树上,估计会吓晕的。我们就这样把枯枝钩下来锯成柴火,生煤炉就方便了。

以前的煤炉火力都不旺,煮饭还行可以慢慢焖,炒菜就不行了,就算油锅烧开,只要青菜一倒下去“吱啦”一下就没声音了。所以炒个菜我还可以去到建国路阿二家里玩一会,再回来菜正好也熟了,不耽误事。据同在厨房做饭的邻居说,有一次我油下了锅,发现盐还是酱油没有了,马上跑到建国路上的酱油店买了跑回来,油冒烟了,正好下菜,甚是佩服!这事有可能有点夸张的成份,不要当真啊。此外我妹曾触过我“霉头”,说我毛快,菜没洗干净,青菜里吃出过手纸。郑重声明:此事子虚乌有!后来从书店里看到有菜谱书,买来依样画葫芦,烧出来味道居然还行,拿手的“生炒鸡骨酱”、“炝腰花”成了年夜饭必有的两道美味,于是笑称成了半个厨师!


裁缝

除了做饭还做些什么呢?你们可能没想到我一个男孩子会对裁剪感兴趣。我们家有一台“向农牌”缝纫机,我家小孩子的衣服以前都是我爸做的,小时候不知道好坏,过年有新衣服穿就蛮好了。实际上我爸的做功是真蹩脚呀,裤子不知道怎么做的,穿在身上裤脚管会吊起来了,而且怎么也弄不服帖。到十三、四岁知道要好看了,我爸做的这种衣服怎么穿得出去?那时候成衣很少,一般都是用布票买了布请裁缝做,或者自己做。住在书店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有一本书叫《上海裁剪》被我发现,就买来研究。我妈很支持啊,儿子有这想法太好了,以后家里做衣服就靠我了。于是我从最容易的做裤子开始,先纸上谈兵,按书里方法在牛皮纸(书店有的是包装用的牛皮纸)上打样,再裁下来,核对无误后再把纸样复在布料开始裁剪。裁剪是门技术,缝制更是一门技术。裁好的布片你要把它缝制起来,必须知道缝制的工艺,如男裤前档怎么装拉链,两侧裤袋怎么做,裤腰怎么缝制。书上好像有缝制的方法,但“书上读来总觉浅”,有些工艺你没有亲眼看到是想不出来的。好在朋友阿二家隔壁有个叫“杜小姑娘”的会做裁缝,我常常去偷技术学窍门,终于学到了开线袋的制作方法,由此融会贯通掌握其他的裁缝技术,做出来的裤子服贴挺刮。

再接下来做衬衫,这个难度就高许多。领子跟领圈、袖子跟袖笼要做好的确难。裁剪书上有公式,裁剪不难,缝制却很难。如裁剪时袖子肩部比袖笼要大一点,缝制是要袖笼拉紧,袖肩放松一点,这样缝出来,袖子稍稍抛起一点点就好看,不然袖子肩瘪了就不好看。经过多次反复缝拆,终于把女衬衫做出来了。然后是男衬衫,其难点是领子。你们不知道,男衬衫领子的面和里子裁的时候大小就要不一样的,如果一样大,缝制出来里子会潽出来,不美观了。要把两片大小不一的布料缝在一起,翻出来之后,要求正面看不到里子,这全靠手上的功夫了,跟上袖子一样,要一片紧一片松地缝合,然后翻过来熨平就成功了。这样从裤子,男女衬衫,中山装,一直做到西装。这样做到小有名气,连图书馆的陈阿姨也请我帮她做衣服。

初二的年纪,我爸把我弄到王店公社新民大队初中班(文革时我爸从王店镇上又被弄到下面的新民大队小学教书)直接读初二。父亲跟当地农民关系还不错,那里的农民朋友得知我还有做衣服的本事,用船把我家的缝纫机运到乡下,过年前农民们把缝纫机抬到家里,我变上门裁缝了。与其他的裁缝师傅不一样的是,我要看着那本《上海裁剪》的书来裁剪的。农民伯伯实在,你只要衣服能做出来,穿在身上衣服服贴,他不管你是不是要看着书才会做衣服的。是不是收工钱我就不知道了,那是我爸的事情,我也从没问过。

我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职业裁缝,只是玩玩票而已。结婚后衣服慢慢做的少了,一是百货公司的成衣越来越多,价格也不贵;二是兴趣转移了,已经不在裁剪上面了。

这是我和妻子当年在人民公园拍的。 我身上穿的西装和裤子都是自己做的,看上去还不错吧!


学棋

文革有段时间反“封资修”,弄不懂象棋书怎么也成了“封资修”,被撕掉封面扔在大院地上准备送民丰纸厂化纸浆。我随手拣了一本,书名《象棋中锋——顺炮横车对直车》,东北象棋大师王嘉良著。从这本棋书开始启蒙,我最终成为一个棋迷和象棋高手。后来我买的棋书和订的象棋杂志足足搁满两层书柜,足见我下过一些苦功。

从中和街口的建国路向南过两个门面,朋友阿二家隔壁有一位象棋高手也姓冯,曾是嘉兴动力机厂冠军,当时他跟我下象棋要让我一匹马。我是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输了回来拆棋复盘,再看书借鉴,棋力慢慢长进。从当初被让一匹马到被让三先(先连走三步),到二先一先平先(先是指开局先走),再到我让他一先二先。除了他,我还跟其他人下,胜多负少,慢慢有了点小名气,后来有人介绍嘉兴的高手“羊脚”来跟我下。他是下“彩棋”的(即下赌注的),我是一个小孩哪来钱,介绍人老戴让“羊脚”跟我下盘卫生棋。可能他觉的没放点“彩头”不重视,也可能没把我放在眼里,结果一胜一和,我胜了一盘。这样一来我信心大增,钻研棋谱更加勤奋。看得多,下得多了,棋谱的变化烂熟于心,我可以不看棋子与对手下盲棋。下乡时夏天,我坐在蚊帐里跟人下棋,不看棋盘,蚊帐外面坐着对手和一堆参谋,对手走一步有人把走法告诉我,我把我的走法报给他,他按我的走法在棋盘上走出来。这样没走多少步,对手就败下阵来,再换人上阵同样败下阵来。他们惊呼说,我下棋看与不看棋是一样的。其实看不看棋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碰到复杂的局面不看棋还是算不清楚的。

1983年到1992年我参加市财贸系统象棋赛多次获得冠军,也曾获得省粮食系统第三名。后来在青少年宫担任过象棋教师(业余的),还担任过嘉兴青年象棋队教练。

现在年纪大了,反应慢了,在网上下快棋不行了,但下慢棋还是很可以的。在腾讯游戏“天天象棋”评测中,下到神1—1,等级分下到过2145,算是市冠的级别吧。现在常常在洪波公园下棋,鲜遇敌手。

随着科技发展,象棋软件发展很快,不管你是象棋大师还是特级大师,都不是软件的对手。现在在网上下棋,下完还可以用软件复盘,分析你哪一步是好棋,哪一步是坏棋,走错的地方可以让电脑走出正确的招法。这样一来象棋书籍就没有销路了。我搬家时原来书柜里两层的棋书,除了一些经典的,都当废品卖了。

1992年的比赛成绩

青少年宫的聘书

“天天象棋”上我的等级


学琴

我十八岁那年吧,跟书店新进来的姓肖的临时工(他当时在仓库里工作)很聊得来,结果他把家里一把旧的没有弓的小提琴以18元的价格卖给我,并附送一本《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到现在我还要谢谢他)。我妈出资支持我,我爸却阴阳怪气说我学小提琴是准备讨饭的。这把琴还没有弓,后来到苏州提琴厂的门市部花7元钱买了一支黑马尾的弓(人家的弓都是白马尾),虽然有点寒碜但琴可以拉响了。《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是五线谱的,我简谱是识的,五线谱真不懂。怎么办?书店找!果然在书店里找到了《怎样识五线谱》,自学小提琴的生涯开始了!先攻五线谱,把1234567的音在五线谱的位置记住,然后在小提琴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拉响小提琴再听音准不准。好在我以前学过口琴,对音准比较有感觉。小提琴不象键盘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音高是固定的,小提琴音拉得准不准要靠耳朵听的。如果唱歌都五音不全跑调的,强烈不建议学小提琴,不然旁人会疯的,也不会出成绩的。现在我弹钢琴五线谱采用的是固定唱名法(即全部看成C调有升降号就用黑键),当时学小提琴用的是首调唱名法(即根据五线谱的升降号来判定是什么调),哆来咪的位置在小提琴上是不同的,完全要靠听觉来完成的。练琴是单调枯燥的,特别是没有老师全凭自己摸索,中和街一号里的小伙伴们当年是否听到过我那难听的琴声?

你不要看我爸不支持我学小提琴,他自己却是个隐秘的音乐爱好者。后来我发现家里有一个手摇的留声机,在书橱底下还有一沓外国唱片,有女高音独唱的,居然还有好几张是小提琴协奏曲。哇,如获至宝,太好听了!自己听了不过瘾,好东西要分享呀!于是嘉兴当时小提琴拉得很好的县文艺宣传队的周利平(曾任老年大学合唱团指挥)通过朋友介绍来我家听唱片。当年这些唱片属于“封资修”的东西,只能偷偷的听。记得当时关上窗户,拉好窗帘,关上房门欣赏。周可能也是第一次听到在管弦乐队混厚的烘托下,小提琴宛若天籁之声,特别到solo(独奏)处,那个小提琴的高难度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利平激动地把留声机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听得如痴如醉!在那个只有样板戏的年代,能听到国外小提琴大师们的声音的确幸运的!可惜这些唱片随着我的下乡,回城,工作、搬家,不知所终了。

十九岁(1973年)那年我下乡了,小提琴就每天在知青的房子里奏响。一年多的练习,《霍曼小提琴教程》拉掉了一半,琴艺有所长进,琴声也日趋好听。也摸索出一些技巧,如跳弓,要靠右手手腕完全放松并自然抖动,弓子才能在琴弦上跳起来,奏出连续跳动的声音。后来曾参加公社文艺宣传队,担任乐队的小提琴手。下乡时一般每月都回嘉兴一次,一是回来拿点我妈烧好的菜,二来是拿每月十元的生活费(当年下乡的知青每月有十元算很好的了,工厂里学徒工的工资也只有18元)。所以往新丰方向的焦山门(我下乡的大队名称)大桥边的汽车站,每月的某天会有一个知青背着小提琴下车,沿着机耕路朝北走去,现在想想这个背影还是觉得很帅的!


江湖

初中辍学后,刚开始无所事事,常常去看同学祥荣家对门的老戴在人行道上磨剪刀。祥荣家的弄堂正对着中和街,南面是咸鱼店,北面是水果店,老戴常常在水果店边上摆个磨剪刀摊。老戴是个老江湖,国字脸平顶头,皮肤黝黑,中等身材,穿着随意,夏天身穿拷皮衫,脚拖皮拖鞋。当时年纪大概35岁左右,据说是嘉兴最早下乡的老下,他们这一批还不叫知青。但他是不去农村干活,而呆在城里不务正业——削刀磨剪刀。按照我当时的看法觉得这不是正经工作,但这老戴靠削刀磨剪刀,照样讨老婆(是棉纺织厂工人)养女儿过着不差的生活。可能这不起眼的磨一把刀或剪刀几毛钱,积少成多,收入不比当个工人差!这样每天看他磨剪刀,慢慢熟悉了(前面所说与羊脚”下棋就是他介绍的)。有一天他要去上海新浜一个服装厂磨剪刀,问我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跟他坐火车去了趟新浜。服装厂那时还没有电剪刀,都用手工的裁剪剪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钝了。所以跟老戴有约定:厂里把用钝了的剪刀集中起来,老戴每月去两趟,过去磨一天。新浜镇隶属上海松江区,当时是农村的一个集镇。老戴拉开架子磨起了剪刀,我看了一会没劲了就到镇上去转了转,也没什么好玩的,下午老戴完工后一起回嘉兴。

老戴三教九流都熟悉,我妈看我闲得慌,就让我找老戴寻点活干干。中和街东口也有个公共水龙头,有人值守的,一洋铅桶水多少钱忘了,反正是收钱(票)的。往南边上就是瓶山茶馆店,门口一个老虎灶,烧柴的,有两个开水龙头,好像是一分钱卖一热水瓶开水。往里走,上七、八个台阶就是茶馆大厅。清早到中午人声嘈杂,各色人等喝茶吹牛聊天谈生意,非常闹猛。老戴从这些人中找到一位个子矮小的朱师傅,是泥瓦工,让我跟他做泥水小工。说好第二天上午到中和街小学做小工,拌水泥黄砂。第二天我如约到对面的中和街小学,我把水泥黄砂拌匀后装在泥桶里,拎到朱师傅砌墙处,如此反复。一天劳作结束后朱师傅说活干完了,明天不要来了,有活再叫我。结果没有下文了,估计还是我的活不行吧!

老戴知道了,说没事,他再帮我找个活。这次找了个三十出头一点的姚师傅,做啥活呢?修缸补甏!姚师傅到我们院子里厨房门口空地上,指导修缸补甏的工艺:给了我几个订书钉模样的铁钉,一把小凿子和小锤子,一小瓶拌了盐酸的铁末子,让我找块大一点破缸的残片(我们厨房前空地靠南货店的墙跟处这种破缸片不少)打成二片,然后按铁钉的长度用小凿子轻轻地凿出斜向接缝的凹坑,再隔一段距离如法炮制,最后填进铁末子,用铁钉将两个缸片钩牢固定,等铁末子干了这两片缸就粘在一起了。修缸补甏的工艺就是这样的,修补的好坏要看手上的功夫了。那年夏天,我和姚师傅头戴大草帽,肩背工具包,顶着大太阳,从城里一直向东,走过中山路,走过甪里街,穿过东栅镇,到了东栅公社的农村里,看见有人,或走过村庄就高声吆喝:“修缸补甏......,修缸补甏......”的尾声拉得特别悠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世面,哪里叫得出口!一路上都是师傅在独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个村子时,一位大妈叫住我们,对师傅说她家有只缸要修,生意来了,心中暗喜!大妈带我们到她家门口,果然墙角边有只大缸碎成了三爿。大妈问师傅能修不?姚师傅一口答应能修。双方谈妥价钱,我们就开工了。师傅先在破缸上凿眼,然后把破缸搭起来恢复原样,我的任务是扶住搭好的缸不让它垮掉,接着师傅扣上一排钉子,在铁钩和拼接处涂上盐酸铁末,把修复的缸靠在墙边又在缸边找砖块支撑,最后对大妈说,这缸要三天后等铁末子干透了才能用,一定要三天噢!大妈连连答应并付了钱,我们这单生意完成,收多少钱不记得了。对农民来说,补个缸还是比买个新缸便宜很多。走时我看了看补好的缸,心里在想这大缸这样补行吗?三天后大妈要用缸了,如果一搬,哗啦一声碎了,她上哪去找我们?真碎了我们不是在骗人吗?好了好了,这活风险太大,还是不玩的好。这样一想决定不干这个修缸补甏了。

老戴总归还是生意人,有便宜总要挞的。那时我家有把宽宽的带扶手的旧躺椅,上面的竹条都掉了,实际上只剩下个框架和两条宽宽的帆布带(托住竹条或木条的),但木料很好的。那时候小又不懂,老戴买了个新的简易的竹躺椅,我说我家也有把躺椅,就是竹条掉了不能用,他说来看看,看了以后他说用他新买的躺椅跟我换旧躺椅。我想新的总比旧的强,于是同意交换。等我妈回来发现怎么多了个新躺椅,我还表功似的说了换躺椅的事。结果被我妈骂了一顿,说我不懂好坏,以后不能自作主张换东西,但也没有要求我去换回来,大概是觉得小男孩做了的事情也要有担当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老戴已经把那把旧躺椅修复一新,又宽大又舒适又气派,我换回来的竹榻根本不能与之相比。这时候我才感觉上当了。后来我下乡了,跟他接触就少了,等我回城后老戴已经搬走了。曾经在路上看见过他,开一辆木兰牌小摩托车(当时能开摩托车的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已经胖得看上去会把摩托车压垮一样。后来就没有联系了。


尾声

我从1978年年底知青大返城后,还是住在中和街一号。这时院子西面的仓库已经拆了,翻建起一幢三层楼,一楼做仓库,二楼三楼住人家。我家爸妈搬到新三楼二楼西边套,主楼原东南面那间我住。这时候黄伯伯一家换到我家原来的西北角那间,又加配了东北角那间。主楼东面紧靠外墙做了露天的楼梯上二楼,一楼中间的原楼梯拆除成了大仓库,一楼全部成了办公室和仓库。

后来我父亲在教育局(79年平反后调回到教育系统工作)分到一套房子,我妈她们就搬出去了,我换到西面新三楼我妈原来的房子里。这时老孙阿姨已搬到新三楼二楼东边套;刘叔叔住老孙阿姨隔壁。老楼一楼的韩叔叔家、马伯伯和二楼的陈志坤家搬到东大街书店宿舍了,老周伯伯先搬新三楼住,后来和韩叔叔、马伯伯家、黄莉莉家、小陈叔叔家都搬中山路秀州路口书店宿舍了。这时候,原来住在中和街一号老房子的人,住房困难基本都解决了。我一直住到九六年整个中和街一号大院的拆迁。

从我们懂事算起应该过了六十多年了吧,光阴荏苒,时过境迁,现实中的中和街一号大院已经不复存在,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可是在我们的心里却永远记得中和街一号,它见证过我们的童年、少年及青年的美好时光,永不泯灭!

谨以此文纪念心中的中和街一号!


2023.10.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