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公益 | 滇池湿地保护之市民河长巡河系列活动简报

企业   2024-09-30 20:01   云南  



湿地

 SHI DI BAO HU

保护


前言



2024年,我们继续看见身边的湿地,寻走城市中的不同河道,通过对湿地、河道周围的生物观察、垃圾捡拾、社区探访,加深对湿地与河道及其周边社区的认识,更深切的看到环境保护与我们的密切相关,并能通过每个人自己的行动去保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感谢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对滇池湿地保护及市民河长巡河的活动支持。



金汁河巡河


金汁河是流经昆明市主城区北部和东部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昆明古六河之一。公元1040年,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征调役夫,疏浚金汁河并修筑河堤,修筑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云津堤”。当时在金棱堤上种迎春柳,“黄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为金汁河”。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筑松华坝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间又整治兴修金汁河,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个,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明代洪武十四年至弘治九年(1381-1496)间又数十次整修金汁河,改土坝、土堤为石堤、石坝,继而筑石堤、石坝80余里(华里)。被扩宽了的金汁河灌溉着昆明东部良田上万亩,从此,昆明城“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

6月7日,在地自然与近20位公众一起沿金汁河拓东路一路行走,随着城市发展,金汁河已失去原本的灌溉功能,现状主要承担城区东北部的重要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的功能,同时作为昆明市第五水质净化厂的尾水通道。希望更多的公众穿梭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河道中,能继续共同保护重建这里的美好!



海口河巡河


6月22日,“海口河市民河长”昆明市西山区在地自然体验中心邀请资深市民河长老兵、巡河志愿者到海口河开展巡河活动。我们在日常河流巡护中融入自然人文体验,旨在让参与者了解滇池历史、热爱滇池、守护滇池。

本次活动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川字闸,通过鱼珠岛,到达小石狮,途中探索将军庙、龙王庙。本次活动有20余名关爱滇池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年长者两鬓花白,年幼者不过垂髫。


在海口河边小石狮旁,通过对在滇池边捡到的螺蛳壳的探究,了解到千年之前作为主要食物蛋白质来源的滇池螺蛳与现代变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滇池螺蛳的联系与变化,从而对于滇池变化有一个“历史性”“长期性”的了解。

巡河过程中,曾徒步环滇137公里,对盘龙江、宝象河等河流如数家珍的最美环保志愿者老兵对巡河途中3处违规垂钓现象在相关平台进行上报信息。希望大家能自觉遵守保护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杨林港自然笔记


9月22日,在地自然携手湿地自然守护星和公众十余人,我们在西山区杨林港社区开展湿地自然观察及自然笔记活动。活动中大小朋友们分别对湿地植物-野菱角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创作,一幅幅湿地自然笔记,让我们对湿地有了更多微观的自然体验、自然观察记录。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在湿地中的直接体验与观察,能让我们有更多样有趣的观察自然,关注身边的自然与生活。




宝象河巡河


9月28日,我们继续携手20多位公众走近昆明古六河之一的宝象河,开展了昆明市民河长巡河系列活动——绘见昆明古六河之宝象河。

沿着宝象河,大家从珥季路穿过官渡古镇,最终沿河走到宝丰湿地。一路上我们看到不同路段的社区傍河而居,河道曾作为一条灌溉渠养育一方,现在依旧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河道周围也不时出现依河而生的植物、水鸟,最后大家通过自然笔记的方式,依依观察记录了自己在此次巡河活动中的发现。




 最后


感谢大家共同行走观察我们生活的城市,后续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的湿地自然体验、河道巡河、沙龙活动等,期待有更多公众参与进来,共同看见我们身边的湿地河道与生活,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图片:参与活动的大家



在地自然
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成立于 2012 年,提供设计和带领本地化、生活化的自然教育课程及活动,为青少年、儿童、亲子家庭搭建共同成长及相互陪伴的平台,启发参与者对自然的情感与尊重,培养我们应对环境问题、教育问题以及个人成长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