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和流动性问题。
企业所报告的大额货币资金可能存在水分,即部分或全部金额可能并非如账面所示可随时调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公司通过虚构交易或其他手段虚增了现金持有量,从而误导投资者。此外,即使存款数额看似庞大,但如果其中包含大量受限资金(例如保证金、质押存款或待支付的专项资金),那么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无法用于日常经营或偿还债务,降低了企业实际可用现金流。
即便货币资金真实无误,大存大贷也可能反映公司内部资源配置不当或财务管理策略不合理。一边维持高额借款的同时又坐拥大量闲置资金,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支出,还可能导致资本成本过高,影响整体盈利能力。这样的资金配置模式往往需要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如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粉饰报表或其他非正常经营目的。
通过深入剖析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案例,我们可以揭示上市公司如何利用其账面货币资金进行不实操作以粉饰财务状况。通过对康美药业与同行业内的天力士、人福药业两家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存款与贷款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康美药业在这段时期的金融数据存在显著异常情况。
在2016年、2017年这两年间,对比其他两家公司,
康美药业在2018年发布了一份会计差错调整公告,其中试图调减高达299亿元的货币资金数额,此举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启动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系统性地策划并执行了一系列财务造假行为。该公司通过虚构巨额营业收入、非法伪造和篡改大额银行定期存款单据来虚增其账面货币资金数额,并且还违规将未达到会计确认和计量标准的工程项目纳入财务报表,从而虚增固定资产价值等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财务数据造假活动。这些行为明显违背了基本的财务逻辑和会计准则,导致公司财务状况被严重扭曲。
我们根据经营模式挑选出步步高和家家悦作为相关可比公司,来看下同行业内相关上市公司的存款与有息负债对比情况。
从的统计数据看出,永辉超市的货币资金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没有高于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且货币资金总额占总资产比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此外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22年公司收缩了有息负债的规模,迹象表明永辉超市应该并非类似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
就行业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 0.2%。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便利店、 专业店、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0%、3.7%、3.5%、0.2%,百货店下降 9.3%。由此可见2022年零售环境比较困难,如此艰难的行业环境,是不是导致永辉超市“大存大贷”财务特征导火索。
附录:
为了更好地交流金融财务知识与业务,专门建立了<EFICC分析交流群>。 社群聚集了各类金融、财务与法律专业人士,可作为专业知识与业务的交流平台。 各位感兴趣的朋友可回复公众号:入群,加好友通过后帮忙拉入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