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可以对应财政政策工具哪些点?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协调: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务关系顺畅。 导向:引导资源向优先发展的领域流动,支持国家战略重点。 稳定:通过调节总需求以应对经济波动,帮助维持价格水平稳定和充分就业。 控制: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防止经济过热或陷入严重衰退。
促进充分就业; 物价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正常工具是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 降低公共支出 降低投资支出水平 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增加税收: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 减发国债:私人少买国债
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 增加公共支出 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 增发国债:吸纳公众手中闲钱,把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投资生产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定程度上扩大生产,提供就业,增加收入。
汲水政策
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公共投资规模来刺激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复苏。这类似于“泵引”作用,即通过政府的投资活动吸引私人部门进一步增加投资。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如道路、桥梁建设等,这样不仅直接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可能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增长。
补偿政策
补偿政策则是指当私人消费或投资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来补充总需求不足的部分。其目标是使总需求达到与潜在产出相匹配的程度,从而避免资源闲置。这类政策更注重于平衡经济中的供需关系,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多花钱)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少花钱) 中性财政政策: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认识时滞: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行政时滞:财政部门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决策时滞: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执行时滞:政策议案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效果时滞: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附录:
为了更好地交流分享金融知识与业务,专门建立了《EFICC金融分析交流群》。
社群聚集了各类金融、财务与法律专业人士,可作为专业知识与业务的交流平台。
各位感兴趣的朋友可回复公众号:入群,加好友通过后帮忙拉入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