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可以是正常的经营结果,如市场需求扩大、销售策略调整等导致的短期现象;但同时也可能预示着财务风险或潜在的财务造假行为:(1)财务预警信号
1)如果存货增长快于销售收入增长,并且存货周转率下降,可能是市场需求预测不准,产品滞销或者供应链管理出现问题,这将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现金流。2)应收账款快速增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或公司历史水平,且逾期账款比例增加,可能意味着客户信用状况恶化,收款风险加大,同样会对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2)财务造假警示
1)存货舞弊:企业可能通过虚构采购、虚增存货价值来夸大资产规模,从而粉饰利润表。这种情况往往伴随存货周转速度减慢、库存积压严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等问题。2)应收账款造假:企业可能虚构销售交易,将不存在的收入确认为应收账款,以此虚增收入和利润。此外,还可能存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以调节利润,或者故意推迟坏账计提,使得应收账款余额不实。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长期从事机器视觉、语义分析、元素感知、边缘计算、数据挖掘、机器深度学习及逻辑推理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让机器"看得见听得懂,会思考能决策",致力于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实战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安防设备公司,产品包括监控器、门禁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2021年2月23日,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罗普特”,股票代码“688619.SH”。
值得注意的是,罗普特上市时间为2021年2月23日,意味着该公司在上市前就可能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数据。![]()
我们发现2019年后,应收账款与存货大幅上升,应收账款和存货的上升吃掉了经营现金流。最起码,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说明企业在竞争中地位很弱,不得不通过放宽信用政策和储备更多存货才能维持业务运转,这也就是赚了利润没赚到现金流的原因。2023年10月31日罗普特688619公告,收到证监会厦门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罗普特2020-2021年通过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方式财务数据造假,虚增2020年营业收入2.13亿元,占当期34.65%,虚增2020年利润总额1.46亿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81.21%;虚增2021年营业收入1.11亿元元,占当期15.42%,虚增2021年利润总额0.21亿元,占当期20.41%;虚减2022年利润总额0.73亿元,占当期30.84%。近几年利润和营收情况:
![]()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及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植物提取物研发、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嘉禾生物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主动终止新三板交易,并于2017年12月首次冲刺沪市主板IPO,但3个月后撤回申请。至2021年6月,公司再次冲击IPO获交易所受理,虽经历财务数据更新及保荐人申请导致的审核中止,但在2022年4月完成深交所两轮问询后,审核进程突陷停滞。其中,在审核中监管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问题:
(1)一是境外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报告期内,发行人境外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78.43%、83.75%和84.11%。
(2)二是境外存货的真实性。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境外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2,934.91 万元、33,878.95 万元和 45,557.25 万元。保荐人均未亲自走访、函证境外客户和实地监盘境外存货,主要依靠外聘第三方走访境外客户、对境外期末存货进行实地监盘,利用发行人聘请的境外会计师对境外收入实施函证。
报告期内,发行人从境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子公司且截至 2021 年末未到达子公司仓库的存货(以下简称“海上漂”存货)大幅增加,从780.91万元增长至 12,155.42 万元,2021 年末“海上漂”存货中绝大部分截至 2022 年 5 月底仍未实现销售,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在 2 至 3 个月内完成销售的惯例不一致。此外,保荐人及其聘请的第三方均未对抽盘时已入库的“海上漂”存货执行监盘、抽盘、抽样送检等程序。发行人境外存货账实不符。![]()
最终,2022年7月14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显示,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禾生物”)创业板IPO已变更为终止状态。深交所表示,由于嘉禾生物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近几年利润和营收情况:
![]()
书籍推荐:《Python金融量化实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分析》。一本适合入门的金融与科技结合的Python应用书籍,提高业务与科技的融合,附赠源代码/视频导读/AI入门等丰富的配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