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抢救患者的「最前线」,急诊科在应对突发性疾病、 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迅速评估患者,同时联动医院多部门协作,及时做出临床决策,以挽救患者生命、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而急诊检验处于急诊诊疗的第一线,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加强急诊检验能力建设对于提高急诊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急诊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有研究显示,检验前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占总误差的 60%~70%[2-3] ,因此急诊检验室应重点关注急诊检验标本容器的选择、标本采集、 处理和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应制定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和拒收的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不合格标本的处理程序、让步检验和附加检验流程;检验科应建立高效的急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机制,主动对临床相关人员及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储运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样本合格率、缩短检验前TAT ,保证急诊检验结果 [4-5] 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咚咚咚」,标本运送装置已将病房急诊标本传送到急诊化验室,我和夜班老师快速签收、离心标本,一气呵成,正当我们要上机时傻眼了,病人所有标本无一幸免,全都溶血了。只能快速联系临床,重新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很快我们等来了二次采血标本,为避免外力作用等导致溶血,待标本凝固后我们才将标本离心,然而离心后的标本仍旧呈现「溶血」状态(见图 1)。
图 1 两次标本血清均为红色
溶血标本本身就是不合格标本,对许多检验结果影响巨大,万万不可将错误的结果发出。然而急诊检验结果对迅速评估患者,及时做出临床决策,以挽救患者生命、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又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这样的标本能不能做「让步检验」呢?
我们再次联系临床,同时注意到该患者为一名 73 岁的老年人,便询问病人血管条件及采血过程是否顺利。采血护士回复,两次采血过程均很顺利,病人血管条件尚可,为肘静脉采血。于是,带着能不能先「让步检验」的疑问,我们对标本进行了检测。
从患者血液分析及凝血检验结果(见图 2)分析,可基本排除患者有溶血性疾病导致溶血,但还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及生化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患者FIB,D-D,FDP 明显升高,纤溶亢进,符合患者为急诊术后的情况。
图 2 血液分析及凝血检验结果
患者生化检验的结果(见图 3~4)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溶血标本完全不符。对比患者前一天的术前检查结果来看,术后 LDH,LDH1,HBDH 明显升高外,其余结果均未有明显变化。溶血标本往往导致 K,ALT,AST 结果明显异常,而该患者结果没有明显改变,故该患者标本看似「溶血」,而并非「溶血」,故该报告在审核发送备注「标本酒红色,LDH,LDH1,HBDH 结果建议隔期复查」,同时联系主管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建议进一步复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后续检查结果。
通过与主管医生沟通及查阅病例(见图 5~6)后,考虑患者标本出现酒红色可能与手术方式及术前用药(碘海醇)有关。同期,我们又发现一例入住介入与血管外科患者,行相同手术后出现类似「溶血」现象。通过对两例患者后续检查结果及标本血清碘浓度测定(见图 7)分析,术后当天血清碘浓度较高,故标本呈现酒红色(与普通溶血标本的红色略有差别)(见图 8)。患者因下肢静脉血栓入院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为血栓抽吸术及使用溶栓药物,会损伤血管内皮[6],患者尿液也会呈现红色(见图9),故生化检测中 LDH,LDH1,HBDH 明显升高。
图 7 碘海醇造影剂
1.当遇到连续多次溶血时,除了体外溶血,一定要想到有无体内溶血的可能。如果是体内溶血的话,会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但血钾升高不明显的现象。
2.溶血是常见的标本不合格情况,可以干扰多个指标的检测。但是在分析溶血的影响时,需要结合患者病史,用药史,其他结果及试剂性能综合判断,不可随意将指标异常归结于溶血所致。
3.责任心和细心是每一个检验人的必备素质不能忽略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学会积极与临床沟通,在解决临床问题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1]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9 年12 月第39 卷第12 期Chin J Cri Care Dec.2019,Vo139.No.12
[2] Plebani M, Carraro P. Mistakes in a stat laboratory: types and frequency[ J]. Clin Chem, 1997, 43(8 Pt 1): 1348-1351.
[3] Plebani M. Error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r er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J]. Clin Chem Lab Med, 2006, 44(6): 750-759.
[4] National Quality Forum. Preferred practice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patient safety and communication in laboratory medicine: a consensus report[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Quality Forum, 2009.
[5]张路, 王薇, 王治国. 临床检验前和检验后阶段的管理[ 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8): 34-36.
[6]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共识(2016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01):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