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分 3 种!

学术   2025-02-05 17:31   河北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 2009 年以来,我国梅毒报告病例数一直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第 3 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位列性传播性疾病首位。

如何正确诊断梅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除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外,实验室检查是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试验。病原学检测方法有暗视野检测(形态学)、镀银染色(形态学)、直接荧光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但是,目前很少实验室开展形态学试验,且尚未有合规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因此梅毒血清学检测是梅毒诊断的主要手段。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检测两大类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TP-CLI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TP-WB)。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结果,分为 3 种类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双重生物学假阳性。

1.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也称传统生物学假阳性,为第一类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率约 0.2%~0.8%,占比最高。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是血清中抗类脂质抗体,即梅毒螺旋体破坏宿主细胞后释放的磷脂或病原体表面的类磷脂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其检测试剂包被抗原包括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病毒性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肿瘤(如骨肿瘤)等,以及老年人、吸毒人员、孕妇等均可出现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有研究发现,女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率约为男性的 3.824 倍,80 岁以上人群远高于 16 岁以下人群。


2.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为第二类生物学假阳性。

TPPA 试剂中所用的抗原为 Nichols 株超声处理后的可溶性蛋白,TP-CLIA、TP-ELISA 和 TP-RT 等所用的抗原为梅毒螺旋体膜蛋白 TpN15、TpN17、TpN44.5、TpN47 等的重组蛋白及其组合谱,FTA-ABS 所用的抗原为 Nichols 株完整梅毒螺旋体悬液。如上所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多采用特异性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作为靶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故发生概率较低。但是,雅司病、品他病、地方性梅毒等其他螺旋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弓形虫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患者均可出现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早期梅毒或既往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会出现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阴性而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情况。因为特异性抗体出现较早,其检测窗口期(4 周)较非特异性抗体(6 周)短,所以部分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者,其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阴性而特异性抗体阳性。部分既往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能够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所以部分既往梅毒螺旋体感染者,其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阴性而特异性抗体阳性。所以,在没有足够证据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前提下,切勿轻易作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结论。


3.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双重生物学假阳性,为第三类生物学假阳性。

其发生概率非常低,主要是由梅毒螺旋体以外的其他螺旋体感染所致。地方性梅毒(由苍白密螺旋体地方亚种引起)、雅司病(由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引起)、人类品他病(由品他密螺旋体引起)均可引起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双重生物学假阳性。机体感染这些病原体后能产生与梅毒螺旋体一样的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目前尚无法采用血清学检测区分,甚至测序也难于区别,需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和病史综合判断。


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与多种疾病和生理状态有关,根据其持续时间长度可分为急性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假阳性结果持续时间 ≤ 6 个月)和慢性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假阳性结果持续时间 > 6 个月)。

疫苗免疫接种后、孕妇和多种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肝炎、水痘、疟疾等)人群,可出现急性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肝炎、麻风等)和恶性肿瘤等人群,可出现慢性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假阳性。

那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和处理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呢?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推荐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判断和处理流程见下图:



投稿邮箱:18503124130@163.com

参考文献:

[1] 郑和平。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梅毒诊断 WS/T 273-2018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 WS/T 491-2024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4.

[4]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46 (5):445-450.

作者:林妙芬(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丁香园检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直击临床检验实验教程、规范、误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