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作为临床上三大常规检测之一,可以为临床医生对多种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血常规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感染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乳糜血作为临床检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本文我们遇到一例因乳糜血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的案例。
1 案例经过
患者,女,10 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 2024 年 5 月 10 日夜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测。在对其血常规结果审核时我们发现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结果严重不符,具体结果如图 1 。
由图 1 我们知道该患者红细胞计数正常为 4.60×10^12/L,而血红蛋白异常升高为 230 g/L,该检测结果不符合血常规结果审核「三三三」原则(又称‘3’倍原则),即红细胞计数 ×3 = 血红蛋白(g/dL),血红蛋白(g/dL)×3 = 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不可信!另外,由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由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结果计算而来,因此该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结果也均升高。
经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血常规检测中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而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多见于乳糜血标本 [1]。于是,我们将患者血常规标本离心后发现,该患者血常规标本血浆层呈乳白色(如图 2),说明该患者血红蛋白升高是受到乳糜血的干扰,导致血红蛋白假性升高。
2 解决方案
1. 本案例采取血浆置换法。即将患者血常规标本低速离心后的浑浊乳糜血浆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替换,重复 2~3 次至血浆层浊度清亮,然后将标本混匀后再次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降低,因此最后审核检验报告时血小板和白细胞参数仍采用校正前数据。除去乳糜血干扰后报告如图 3 。
2. 如患者病情允许可在空腹 8 小时后再次采集标本检测。
3. 公式校正法 [2]。将患者标本低速离心后将乳糜血浆进行上机检测,得到乳糜血浆血红蛋白浓度(HGB 乳糜血浆)。
HGB 校正值 = HGB 校正前 - HGB 乳糜血浆(1-HCT 校正前)
MCH 校正值 = HGB 校正值 / RBC 校正前
MCHC 校正值 = HGB 校正值 / HCT 校正前
4. 预稀释模式下检测。该方法可降低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但是不能完全消除乳糜血对检测结果干扰。
5. 有的厂家仪器中「网织红细胞通道」检测血红蛋白浓度不受乳糜血干扰,可靠性须进一步验证。
3 小结
临床检验工作中因乳糜血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血常规检测我们通常采用静脉血进行检测,乳糜血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尤其是在结果审核时要多注意仪器是否有报警信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比例是否正常、MCH 和 MCHC 是否异常升高、必要时可进行低速离心后观察标本状态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测结果,有可能会导致临床误诊误治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