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系统pH预测及调整计算

2025-01-09 12:02   宁夏  
pH是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重要水质指标,其直接反映了水体的腐蚀或结垢倾向,pH会随着水不断经冷却塔蒸发使碱度浓缩和喷淋释放出CO2后而逐渐升高,在绝大部分化工厂或电厂,循环冷却水运行时调节pH是采用“事后补救”的方式,即监测到pH不在中性范围再进行加药调整,这样使得调整存在滞后性。本文分享循环冷却水pH的预测方法和调整pH的加药量计算方法,供水处理人士参考。
一、pH预测计算
pH变化预测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碳酸平衡推导出的理论计算方法;一种是总结国内外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参数得出的经验公式。
1.理论计算方法
(1)对于机械通风的冷却塔:
(2)对于自然通风的冷却塔:
式中:A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总碱度,以CaCO3计,mg/L。该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需要估测出循环水在一段时间后的总碱度,总碱度很难估测准确,所以理论计算方法实际上不准确。
2.经验公式
(1)补充水pH在7.5~8.5之间、总硬度在50~300 mg/L之间、总碱度在200~300 mg/L之间时:
(2)补充水pH在6.3~8.3之间、总硬度在50~300 mg/L之间、总碱度在50~200 mg/L之间时:
(3)补充水pH在9.0~11.0之间、总硬度<150 mg/L、总碱度<150 mg/L时:
(4)补充水pH在6.5~7.5之间、总硬度<50 mg/L、总碱度<50 mg/L时:
式中:pHM为补充水的pH值;N为浓缩倍数;AM为补充水的总碱度,以CaCO3计,mg/L。
该式无需预测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水质,仅需掌握补充水水质,且在国内外化工厂或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中得到广泛验证,所以实用性强。
例如,补充水pH=8.0、总硬度=250 mg/L、总碱度=250 mg/L、浓缩倍数N=4时,预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pH最高将达到9.36,如下式所示。
如果上面案例中,浓缩倍数N=1.3,则计算pH最高将达到9.09,与浓缩倍数N=4时差异不大,这说明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存在的一种实际现象:循环冷却水刚开始运行时,水仅仅是略微浓缩,pH便迅速上升,而后趋于稳定。很多运营人员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刚开车时,看到pH迅速上升,然后赶紧加酸调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二、加药量计算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pH升高,需要加酸调节pH,由于pH升高的本质原因是碱度的浓缩,所以,加酸量与加酸前后的碱度之差有关。
加酸前的总碱度A1需要分析化验测定;加酸后的总碱度A2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时的碱度,其与运行时pH预测方法类似,与补充水水质有关,计算方法如下。
(1)补充水pH在6.8~8.5之间、总硬度在50~300 mg/L之间、总碱度在50~300 mg/L之间时:
(2)补充水pH在7.5~8.5之间、总硬度在50~150 mg/L之间、总碱度在200~300 mg/L之间时:
(3)补充水pH在6.5~7.5之间、总硬度在<50 mg/L、总碱度<50 mg/L时:
(4)补充水pH在9.0~11.0之间、总硬度在<150 mg/L、总碱度<150 mg/L时:
式中:pHM为补充水的pH值。
采用98%硫酸、93%硫酸、32%盐酸调节pH时,加酸量可按下式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上式中的V,在首次运行时,V为系统的保有水量,m³;在日常运行时,V为系统的排污水量,m³/h,排污水量计算方法可参照本公众号文章《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平衡计算》;A1为加酸前的总碱度,以CaCO3计,mg/L;A2为运行时的总碱度,以CaCO3计,mg/L。
总结
对循环冷却水系统pH的预测实质上是对水质稳定性的把控,通过科学计算预知系统的变化对生产运行有重要作用。

关联文章

循环水排污水量计算方法

Crazy Designer,公众号:水处理科技学报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平衡计算

水处理科技学报
分享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法和运行调控措施,报道水处理前沿技术。欢迎水处理人士来稿,稿件内容可为运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运行经验总结、技改技革案例、技术研究综述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