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解酸化反应器作用
在水解和酸化反应器中,利用厌氧或兼性菌在水解和酸化阶段的作用,将污水中悬浮性有机固体和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和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小分子有机物再在酸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二、水解酸化反应器分类
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在单一反应器中,污水自反应器底部的布水装置均匀地自下而上通过污泥层(平均污泥浓度为15g/L~25g/L)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过程中实现水解酸化、去除悬浮物等功能的水解酸化反应器。2.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在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污泥床内增设填料层的水解酸化反应器。3.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在反应器内设置搅拌装置使污水与污泥完全混合实现水解酸化的反应器,一般后接沉淀池分离污水、污泥并回流污泥至水解酸化反应器。1.水解酸化反应器进水水质应满足:pH 值宜为5.0~9.0;CODcr:TN:TP 宜为100~500:5:1;2.若污水可生化性较好,COD浓度宜低于1500mg/L;若污水可生化性较差时,COD浓度可适当放宽。4.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型式宜为圆形或矩形,矩形反应器的长宽比宜为1:1~5:1。
5.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建筑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不锈钢、碳钢加防腐涂层等材料。
6.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有效水深宜为4m~8m,超高0.5m~1.0m。
7.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上升流速宜为0.5m/h~2.0m/h,对于难降解污水可适当降低上升流速或增加出水回流。8.布水装置宜采用多点式布水装置,每个点布水面积不宜大于2m2,根据需要可选择管一孔式布水、一管多孔式布水、枝状布水以及脉冲式布水等。9.布水装置进水点距反应器池底宜保持150mm~250mm的距离。10.一管多孔式布水孔口流速应大于2m/s,配水干支管流速应大于1m/s,穿孔管布水需要设置反冲洗管。11.一管一孔式布水宜用布水器布水;从布水器到布水口宜采用直管;管道顶部垂直段流速应控制在0.2m/s~0.4m/s;管道垂直段上部管径应大于下部管径。12.枝状布水支管出水孔向下距池底宜为200mm;出水管孔径应在15mm~25mm之间;出水孔处宜设45°斜向下布导流板,出水孔应正对池底。13.脉冲式布水器尺寸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脉冲布水周期确定,池深应在6.5m以上,防止脉冲过程中污泥流失过多。14.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出水堰口负荷不应大于2.9L/(s·m)。
15.出水应在汇水槽上加设三角堰;堰上水头大于25mm,水位于三角堰齿1/2 处。出水收集系统应设在水解酸化反应器顶部。16.采用矩形反应器时出水宜采用平行出水堰的多槽出水方式。17.采用圆形反应器时出水宜采用放射状的多槽或多边形槽出水方式。式中,Q为设计流量,m³/h;HRT为水力停留时间,h,升流式与复合式反应器可参照下表选取。
完全混合式反应器HRT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X为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平均污泥浓度,一般4g/L~8g/L;C为常数,h·g/L,可参照下表选取。
式中,SS为固体悬浮物浓度,kg/m³;f为悬浮固体去除率;fa为污泥水解率,一般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