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系统加药量计算

2024-12-06 16:58   宁夏  
生化系统加药是维持微生物所需营养组分平衡的重要手段,传统观点认为碳氮磷比为100:5:1有利于生化系统,该观点是美国工程院院士Perry L.McCarty提出,主要依据是细菌的原生质化学式为C60H87N12O23P,其中C占52.40%、N占12.23%、P占2.26%,对于好氧池,在被降解的BOD5中,约有20%的BOD5被用于细胞物质的合成,另外80%被用来进行能量代谢,所以碳氮磷比为(52.40/0.2):12.23:2.26,各项除以2.26,得到碳氮磷比为115.9:5.4:1,这就是100:5:1的由来。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注重碳氮磷之间的关系,还要注重碱度与氮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化系统降碳脱氮除磷的效果最优。为此,我们需要保证生化系统进水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BOD5/TN≥4;
(2)BOD5/TP≥17;
(3)总碱度(以CaCO3计)/NH3-N≥7.14。
为了保证上述条件,我们可能需要投加的药剂包括碳源、氮源、磷盐、碱,有时在生化系统后,由于TP达不到出水要求,还要考虑化学除磷,投加混凝剂,本文分享生化系统各种药剂投加量的简便计算方法,供水处理运营人员参考。
一、碳源类药剂
碳源加药量计算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为碳源的加药量,g/h;TN为进水总氮含量,mg/L;BOD5-in为进水BOD5含量,mg/L;Q为进水量,m³/h;CBOD5为碳源药剂的BOD5当量,g/g,对于常用碳源类药剂,乙酸钠、葡萄糖、甲醇的BOD5当量可按下表选取。
二、氮源类药剂
很多水处理运营人员仅考虑了对生化系统补充碳源,以实现脱氮的目的,忽略了投加氮源和磷盐,导致系统碳氮磷比失调。
式中,N为碳源的加药量,g/h;BOD5-in为进水BOD5含量,mg/L;N为进水总氮含量,mg/L;Q为进水量,m³/h;NN为氮源药剂的氮当量,对于常用的氮源类药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的氮当量可按下表选取。
三、磷盐类药剂
磷盐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为磷盐的加药量,g/h;BOD5-in为进水BOD5含量,mg/L;TP为进水总磷含量,mg/L;Q为进水量,m³/h;PP为磷盐药剂的磷当量,对于常用的磷盐类药剂,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的磷当量可按下表选取。
四、碱度类药剂
碱度类药剂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为碱度类药剂的加药量,g/h;NH3为进水氨氮含量,mg/L;ALK为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mg/L;AALK为碱度类药剂的碱度当量,g/g,对于常用的碱度类药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度当量可按下表选取。
五、化学除磷药剂
常用的化学除磷药剂有石灰、聚合氯化铝,其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由于投加石灰除磷需要在pH≥11时才能起到除磷效果,所以不建议使用石灰。对于聚合氯化铝除磷,药剂投加量为生化系统出水总磷含量的5~10倍。

水处理科技学报
分享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法和运行调控措施,报道水处理前沿技术。欢迎水处理人士来稿,稿件内容可为运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运行经验总结、技改技革案例、技术研究综述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