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设计——除氟工艺设计

2024-11-28 12:57   宁夏  

一、氟离子的危害

在工业废水处中,氟离子是不容忽视的污染因子,尤其是在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中,随着废水被膜和蒸发器不断浓缩,原水中浓度较低的氟离子会变得浓度越来越高。氟离子的危害主要为结垢、腐蚀,如果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为10mg/L,那么钙离子浓度仅为15mg/L时,便会出现氟化钙过饱和,从而使膜、蒸发器发生结垢问题;在还原性酸溶液中,氟离子容易与氢离子结合形成氟化氢,优先吸附于金属材料表面氧化膜上,排挤氧原子导致金属材料表面的钝化膜变成可溶性氟化物而发生腐蚀。
二、工业废水氟离子含量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氟化物大量生产的主要因素 和来源。氟化物主要由钢铁冶金、铝电解、铅锌冶炼、铜冶炼、稀土分离、铀分离、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等冶金行业生产。氟的主要来源及排放情况见下图。

三、除氟工艺设计

1.除氟工艺选择

工业废水除氟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种。

(1)吸附过滤法

含氟废水通过滤层,氟离子被吸附在由吸附剂组成的层上。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降至一定极限值,出水含氟量达不到规定时,用再生剂再生,恢复吸附剂的除氟能力以此循环以达到除氟的目的。主要的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骨炭、活性炭和磷酸三钙等。

(2)膜法

利用半透膜分离水中氟化物,包括电渗析及反渗透两种方法。膜法处理的特点是在除氟的同时,也去除水中的其他离子,尤其适合于含氟苦咸水的淡化。

(3)絮凝沉淀法

在含氟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之生成架体而吸附氟离子,经沉淀和过滤将其去除。主要的絮凝剂为铝盐,包括硫酸铝、氧化铝和碱式氯化铝等。

(4)电凝聚法

除氟原理与絮凝沉淀法类似,在电解槽中通过铝离子的溶解生成絮体以吸附去除氟离子。

(5)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去除。普通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氟离子的选择性过低,整合有铝离子的胺基磷酸树脂对氟离子有极好的吸附效果。

(6)石灰沉淀法

石灰沉淀法是处理高氟工业废水的重要技术,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上,石灰沉淀法能将废水氟浓度降低至8mg/L左右。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出水氟浓度在10~15mg/L之间,这是因为石灰溶解度低,与废水中氟离子反应产生的CaF2通常为极细小的颗粒(约0.1μm),沉降速度很慢,或悬浮或包裹在石灰表面阻碍反应进行,而且产生的污泥体积大,氟化物含量低,难以再循环利用。所以,石灰沉淀法适用于高含氟废水的初步除氟,还需配合其它技术进行深度除氟。

选择除氟方法应根据水质、规模、设备和材料来源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氧化铝法、电渗析法、絮凝沉淀法、石灰沉淀法。这三种方法的特点和比较如下表所示。

方法
适用水量原水含盐量
出水含盐量
pH值
原水含氟量
活性氧化铝法无要求不变
6.0~7.04~10mg/L
电渗析法
500~10000>200
无要求
1~12mg/L
絮凝沉淀法需含盐量低
升高6.5~7.5<4mg/L
石灰沉淀法

无要求
升高
无要求
>10mg/L

2.活性氧化铝除氟设计

(1)活性氧化铝产品技术指标
活性氧化铝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吸附剂。除氟应用的活性氧化铝属于低温态,由氧化铝的水化物在约400℃下焙烧产生,其特征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积。下表列举了HG/T3927-2007《工业活性氧化铝》中除氟剂的技术要求和一些国内生产的除氟用氧化铝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号或厂商堆积密度(g/cm3)比表面积(m2/g)孔容积(ml/g)氧化铝质量分数(%)
HG/T3927
≥280≥0.35≥90
山东某公司≥0.72
300~380
≥0.40
≥92
河南某公司0.65~0.75
≥330≥0.40
≥93

(2)活性氧化铝的选择吸附性

活性氧化铝对阴离子同时发生吸附和交换两种作用,它比离子交换树脂对氟离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而对废水中常有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择性较低,其吸附和交换顺序如下。

(3)活性氧化铝除氟工艺设计参数

1)滤料:吸附滤池的滤料是作为吸附剂的活性氧化铝。其粒径不宜大于2.5mm,一般采用0.4~1.5mm。滤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压强度大于10N/个,使用中不易磨损和破碎。

2)原水pH值的调整:活性氧化铝每个吸附周期的吸附容量随原水pH值的不同而不同,可相差数倍。pH值较高的废水会降低吸附容量。为此,可以采取人为措施,在进入滤池前降低原水pH值到 6.0~7.0之间。

3)滤速:当原水不调整 pH 值时,滤速只能达到2~3m/h,间断运行4~6h;当原水降低PH值至小于7.0时,可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滤速为6~10m/h。

4)流向:原水通过滤层的流向可采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方式。当采用硫酸或盐酸调整pH值时,宜采用自上而下方式。

5)周期工作吸附容量:滤料工作吸附容量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原水含氟量、pH值、滤池滤速、滤层厚度、终点出水含氟量及滤料自身的性能等。当采用硫酸或盐酸调整pH值至 6.0~6.5时,吸附容量一般可为4~5g(F)/kg(Al2O3);原水不调整pH值时,吸附容量一般可为0.8~1.2g(F)/kg(A2lO3)。

6)终点出水含氟量:活性氧化铝除氟可以使废水含氟量降低至1mg/L以下。当采用多个吸附滤池时,其中任一单个滤池的终点出水含氟量可考虑稍高于1mg/L。这是由于再生后活性氧化铝滤池的出水在较长时间内小于1mg/L,为延长除氟周期,增加每个周期处理水量,降低再生成本,故单个滤池出水含氰量可稍高于1mg/L。

7)滤层厚度:滤池滤料厚度选用原则以原水含氟量作为依据,当原水含氟量小于4mg/L时,滤层厚度宜大于1.5m;当原水含氟量在 4~10mg/L时,滤层厚度宜大于1.8m,也可采用二个滤池串联运行;当采用硫酸或盐酸调整pH值至6.0~6.5,处理规模小于5m3/h、滤速小于6m/h时,滤层厚度可降低到 0.8~1.2m。

8)滤池高度:滤池总高度包括滤层厚度、承托层厚度、滤料反冲洗膨胀高度和保护高当采用滤头布水方式时,应在吸附层下铺一层厚度为50~150mm、粒径为2~4mm的石英砂作为承托层。层表面至池顶高度采用1.5~2.0m,该高度包括了滤料反冲洗膨胀高度和保护高度。

9)再生:当滤池出水含氟量达到设计终点时,应进行再生。再生剂宜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也可采用硫酸铝溶液。从水质考虑,氢氧化钠溶液较为适宜,因为无论是硫酸根离子还是铝离子都会对水质有影响。氢氧化钠再生剂的溶液浓度采用0.75%~1%。氢氧化钠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氟化物需8~10g浓度100%的氢氧化钠计算,再生液用量为滤料体积的3~6倍。硫酸铝再生剂的溶液浓度采用2%~3%,硫酸铝的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化物60~80g纯十八水硫酸铝[Al2(SO4)3·18H2O]计算。当采用氢氧化钠再生时,再生过程可分为首次冲洗、再生、二次冲洗(或淋洗)及中和四个阶段;当采用硫酸再生时,上述中和阶段可省略。

2.电渗析除氟设计
(1)原水要求

电渗析器膜上的活性物质对细菌、藻类、有机物、铁、锰等离子敏感,在膜上形成不可逆反应,因此进入电渗析器的原水应符合:含盐量大于500mg/L、浊度5NTU 以下、CODcr小于3mg/L、铁小于0.3mg/L、锰小于0.3mg/L、游离余氯小于1mg/L、细菌总数不宜大于1000个/mL、水温5~40℃。

(2)除氟效率

式中,Y为除氟效率,%;Rd为电渗析的脱盐率,%;C为系数,对于重碳酸盐型水C=45;对于氯化物型水C=65;对于硫酸盐型水C=0。

(3)设计参数

1)电渗析的淡水流量可根据处理水量确定;浓水流量可略低于淡水流量,但不得低于淡水流量的2/3;极水流量一般可为1/3~1/4的淡水流量。

2)电渗析器进水水压不应大于0.3MPa。

3)工作电压可根据原水含盐量、含氟量、去除率来确定。不同厚度隔板的膜对电压不同,对于0.5~1.0mm厚隔板的膜对电压为0.3~1.0V/对;对于1.0~2.0mm厚隔板的膜对电压为0.6~2.0V/对。

4)电流密度可根据原水含盐量设计,含盐量500~2000mg/L时,电流密度可取1~5mA/cm2;含盐量2000~10000mg/L时,电流密度可取5~20mA/cm2。

5)浓水和淡水进出连接孔流速可取0.5~1.0m/s。

3.絮凝沉淀法除氟设计

(1)适用范围

絮凝沉淀池适用于原水含氟量小于4mg/L、处理水量小于30m3/d的小型除氟工程。当原水含氟量大于4mg/L时,由于投药量大,水中增加的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将影响处理水水质。
(2)设计参数

1)絮凝剂一般采用铝盐效果较好,如氯化铝、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

2)絮凝剂投加量与原水含氟量、温度、pH值有关,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投加量(以铝离子计)应为原水含氟量的10~15倍(质量比)。

3)温度对除氟效果有影响。在投药量相同的情况下,水温越高需要沉淀时间越长,一般适宜温度范围在7°~32℃。

4)投加絮凝剂将引起pH值的变化,而pH值将影响沉淀效果。投加药剂后水中pH值处于6.5~7.5之间时,可获得较佳的沉淀效果。对于硫酸铝的最佳pH值范围为5.8~6.5、氯化铝为6.2~7.0、碱式氯化铝为6.4~7.2。烧杯试验表明,达到相同去除率时,碱式氯化铝的投加量最小,pH值变化也最小。

5)混合可采用泵前加药混合或采用管道混合器等方式。

6)絮凝可采用底部切线进水的旋流紧凝方式或采用机械凝方式。

7)沉淀采用静止沉淀方式,沉淀时间4~8h,排泥间隔时间小于72h,沉渣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水质下降。

4.石灰沉淀法除氟设计

(1)石灰加药量可按照钙离子:氟离子=0.4~0.8进行设计。

(2)药剂反应时间可取20~40min。

(3)沉淀时间可取2~2.5h。

(4)反应pH宜控制在7~9之间。

(5)药剂反应搅拌器转速宜控制在300~400r/min。

四、结语

工业含氟废水的治理应结合含氟废水的特点,本着节约成本、减少投资、提高脱除效率的原则,开发合理工艺。建议以石灰沉淀法和絮凝沉淀法为基础,联合其他处理技术,使氟离子被深度去除,以防止出水氟化物超标、膜元件和蒸发器结垢、腐蚀等问题发生。

水处理科技学报
分享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法和运行调控措施,报道水处理前沿技术。欢迎水处理人士来稿,稿件内容可为运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运行经验总结、技改技革案例、技术研究综述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