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着力打造韧性有力的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文摘   2024-12-27 14:30   北京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防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粮食政治属性增强,粮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浙江作为净流入人口大省和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粮食应急供应链强链补链,以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为重要抓手,组建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联盟、创新平急结合的储备轮换机制,推动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各环节系统集成和有效衔接,着力构建有韧性的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全链条防范粮食风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浙江力量。

1


浙江省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现状

(一)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持续完善

按照“最小颗粒度”要求,科学研究分析应急场景,优化粮食应急预案和保供稳市方案,印发《浙江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健全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细化粮情图,持续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加强应急演练和队伍培训,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粮食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健全

构建新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健全涵盖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统计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粮食市场数量、质量、价格监测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组建分析师和基层信息员团队,完善分析会商、数据整合、信息发布工作机制。

(三)粮食应急供应保供网络更加完善

实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运输、配送能力,加快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优化应急供应网点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2


浙江省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具体实践

向上滑动阅读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应急机制


第一,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成立省、市、县三级粮食安全应急工作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底线思维,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监测、预防为主,反应及时、处置高效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接受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完成各项应急任务。

第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在省内设立148个省级粮油行情直报监测点,依托“浙里米袋子”系统对市场行情进行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监测等手段,实时收集和分析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数据,掌握粮食市场的供需情况,提升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实现精准预警和响应,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完善应急培训和演练机制。定期开展粮食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粮食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常识,提高公众对粮食应急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粮食应急培训,以数字化平台技术应用开展粮食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突发事件,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和操作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聚焦核心发力,夯实应急基础


第一,完善政府储备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储备,不断优化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和布局,科学测算储备规模,全面落实地方粮油储备,合理制定储备粮轮换方案,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筑牢应急根基。政府储备粮食规模中,中晚稻储备比例近半,并根据浙江消费结构,适当增加了一部分玉米、大豆、饲用小麦等品种储备。

第二,压实社会责任储备。按照《关于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的指导意见(试行)通知》(浙粮〔2021〕9号),以设区市为单位统筹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机制,由各规模以上大米、面粉和食用油加工企业在落实企业必要库存量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能力、意愿和本地粮食供应消费情况,建立社会责任储备原粮和社会责任储备油,推进形成政府储备与社会责任储备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全社会粮食储备新格局,有效发挥了责任储备“平时正常经营周转、应急时服从政府调控”的作用,成为粮食应急保障先遣资源。

第三,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粮食应急保障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全省“储—加—运”能力。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省共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3208家,其中应急供应类型企业2634家,加工类型企业292家,储运类型企业134家,配送类型企业111家,应急保障中心37家。稻麦加工能力为35721吨/日(其中小麦日加工能力6063吨,稻谷日加工能力29658吨),食用油加工能力为 10227 吨/日。


(三)强化产业建设,培育应急主体


第一,不断深化优质粮食工程。围绕优质粮食工程“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和“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提质扩面等产业政策,支持粮食批发、加工、贸易企业等粮食流通主力军、主渠道、主平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2020-2024年,省粮食安全专项资金共支出省内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五优联动”提质扩面、粮食批发市场提升改造等粮食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255多万元。

第二,积极推动粮食产销合作。通过省内省外相补充、“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建立起全方位的粮源供给保障渠道,为全省粮食市场稳定运行和应急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发挥产销区资源、产业、市场、技术等优势,与吉林、山东、河南、江西、江苏等省份签署粮食产销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共建立省外粮源基地近500万亩。今年上半年,全省省外粮食调入量770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长三角地区调入量375万吨,同比增长8%。

第三,遴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为加强浙江省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管理,确保在应急状态下有效发挥粮食应急保障作用,印发了《浙江省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管理细则》,明确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认定、备案、管理、监督等工作规则。

3


打造韧性有力的全链条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试点方向

浙江省按照现有粮食应急保障底数和未来发展预期,拟开展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试点建设,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不断提升全省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向上滑动阅读

第一,探索组建粮食应急联盟。选取省内国家级和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为盟主企业,组建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联盟,整合联盟参与企业粮食加工、储运能力,制定联盟管理章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自愿参与、责权清晰、合作互助、平急结合”的原则,平时市场化运作并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联盟内企业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急时联盟企业的粮食资源按照机制、章程、协议等规定接受指挥协调中心统一调度。

第二,探索整合粮食应急资源。坚持全链协同、上下联动,统筹整合粮食收购、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和粮情舆情监测等资源,新建或改建一批高位货架、现代物流、集中储存的低温、准低温成品粮(油)仓。探索定向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联盟销售的轮换新模式,采取从常规轮换规模中,提出一定比例的小麦、早籼稻、晚粳稻等口粮品种作为“平急结合”轮换出库,通过协商定价、邀请竞价销售、定向拍卖等方式轮换给省级粮食应急保障联盟参与企业,建立平时业务合作,进一步优化储备粮应急效率。

第三,探索建设粮食流通网络。完善粮食运输网络,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调配粮食资源。加强对交通运输能力的评估和提升,保证粮食运输的畅通无阻。粮食调运能力实行以省粮食集团现有4000吨/日原粮接运能力为基础,联合省内其他具备运输能力的企业,通过新建、租赁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泊位等设施,力争省本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联盟粮食调运能力突破2万吨/日。成品粮油配送能力依托省内大型物流集团为骨干,形成可达7500吨/日的应急配送能力,持续推动粮食流通领域现代化、应急高效率和透明度。

作者为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2024年第12期《中国粮食经济》


↓↓扫码订阅《中国粮食经济》↓↓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教中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传教育中心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