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注意:你的编制、收入将有变动…一省明确新医改任务,这5点重点关注

健康   2024-10-16 23:43   河南  

来源辽宁省卫健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改革完善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推动医联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
近日,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辽宁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这对于加快辽宁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辽宁省卫健委
10月11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解读《辽宁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五方面发力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洪斌介绍具体情况时,表示:《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面向2035年,以为全省人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为总体目标,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推进体系整合,服务衔接,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和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东北乃至全国医疗高地。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强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发展社区医院,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一批县级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突出县级医院在当地的龙头地位。在全省设置辽中、辽南、辽西、辽东省级综合性和专科类别区域医疗中心,推动高水平专科医院建设,实施临床重点专科“3223”建设项目,即到2025年,创建不少于30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20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0个左右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0个左右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上,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分级分类组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推进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五大中心”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和医疗机构急诊科规范化建设,推进医疗服务精准衔接。在连续性服务上,进一步扩大康复医疗、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母婴护理、社区护理、安宁疗护及营养支持等服务供给。在人才资源上,积极引育高层次医学人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

(二)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

以健全家庭医生制度为切入点,落实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的差异化政策,推动形成家庭医生首诊、转诊和下转接诊的服务模式。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重点,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连续。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流动、交叉培训、服务融合、信息共享,促进防治结合。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网络,健全业务协作机制,促进医养结合。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三)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全过程医疗质量控制,规范服务行为,确保质量安全。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落实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探索城市医疗集团双向转诊服务流程,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促进治疗、预防和康复等服务的连续性。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布局和流程,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支持为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提高服务便捷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建立医、教、研、产、政联动发展新机制。

(四)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实行岗位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公立医院、公立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将健康产出、服务质量、服务数量、运行效率、患者满意度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分类实施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共享。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

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落实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保障责任以及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参与政府办医疗机构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商业保险等服务购买机制。

改革完善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推动医联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统筹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推进省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医疗、医保、医药监管联动,实施全行业、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综合监管。

下一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将积极履行牵头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取得了哪些进展?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壮表示:近年来,辽宁省“以基层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推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扩容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

通过加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统筹建立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实现县域医疗服务同质化,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全省46个县(市、有条件的区)均已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

二是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通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66家。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目前,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26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11家。

三是健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要平台,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目前,全省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46万个,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国家要求。

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近年来共培养乡镇医生827人、村医130人。同时,每年通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水平。

下一步,辽宁省将进一步完善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网底的功能,在县域内努力让人民群众少得病、看得好病。


二是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加强对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扩大覆盖面,强化服务内涵,不断提升签约人群满意度。我们将持续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是进一步壮大基层卫生人才服务队伍,持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进一步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引导更多的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中,不断促进乡村医生队伍持续优化。



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推动区域均衡布局方面
取得了哪些进展?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曹燚鑫表示: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坚持聚焦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逐步建立以区域和人口为基础的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格化布局,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国家肿瘤、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住院患者外转率年均分别下降 24.79%和14.03%,按照区域规划遴选确定8个省级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带动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

二是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持续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分别累计建设84个、533个、800个和209个。

三是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实现全覆盖,采取“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100%的县医院达到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四是全省急诊急救网络更加完善。

全面推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信息交互无缝化衔接和院内急诊室与急诊重症监护室一体化建设。全省开设急诊的266家医院中,192家进行了急诊流程再造,199家增配抢救设施设备,138家完成急诊布局流程调整。全省120急救电话受理率、急救呼叫满足率均达到100%,急诊患者满意率达到91%,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推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按照区域布局,开展省级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推动解决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全面实施临床重点专科“3223”工程。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扩充资源总量,每年新增建设省、市、县临床重点专科不少于100个。持续开展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三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展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集团一体化管理和资源下沉共享落地见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四是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省、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41家县医院和14家县中医院,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省、市两级医疗队开展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

加快构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市县高质量医院为支撑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带动全省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及时便捷、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切实维护人民健康。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便于文章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麻烦您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


护视
原护士网。护士视角,护理视野。为护士助力,替护士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