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总是输液不畅?是你贴膜贴错了!

健康   2024-10-07 23:55   河南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转载已获授权

留置针输液不畅时,你有小妙招吗?


“护士,我的水(输液)不滴!”


“来来来,你把手松松地握成一个拳头,看!这样就顺畅了!”

    

“那我总不能一直这样握着拳吧,要不你给拔了吧!”


“我给你冲管试试,如果是顺畅的拔了就可惜了......”


在临床工作的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待你急匆匆赶到病床时,原来是打在手背上面的留置针输液不畅,如果不握拳或者“位置”不对,输液马上就不顺畅了。待你指导患者“握拳”或者使用胶布“拉拉皮”以后,立刻又输液顺畅了。看看下面几张图片。



众所周知,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前在临床上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很多护士不愿意在上臂行静脉穿刺,而是选择静脉更为显而易见的手背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非常高。


但是,往往在穿刺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会出现输液不顺畅的情况,患者多次按铃呼叫寻求帮助,护士则会多跑几趟,不仅累腿也费神,往往还会受到患者的埋怨“这个留置针不好,我要打钢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重新进行穿刺,护士费力不讨好,患者费钱还受苦。


那么,大家想过一个问题么?在手背的留置针,护士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操作,留置针管道明明是非常顺畅的,为什么护士前脚走,患者后脚就发生输液不滴的情况呢?


通过思考,笔者分析原因如下:


1、位置选择不妥,在静脉治疗规范里面,明确了在外周静脉输液选择的顺序为前臂-手背,前臂内侧面有粗直的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而在手背上的静脉虽然表浅,但肉眼可辨识度高,但其缺点为血管短且不直。当护士进针成功后,因为血管短所以软管不敢多进,也就是说留置针的软管外露过多,容易导致静脉输液会发生潜在的风险。


2、手指关节是人类最灵活的关节,正因为双手的活动量大灵活度高,所以无数次的五指伸展、握拳等一系列动作下来,即使护士贴膜固定妥当,也难免发生卷边的情况,甚至还有患者手背出汗,导致固定的贴膜脱落,也容易造成静脉留置针导管打折、脱落等情况发生,导致输液时不畅。


那就有护士说了,我觉得手背静脉有2条就很好啊,相对来说比较粗且直,对这就是背掌静脉和手背静脉网(图1),特别适合手背外周静脉穿刺,特别是儿童穿刺成功率非常好。那么这2条静脉穿刺成功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图1


对,就是随着手背固定后皮肤的松弛,静脉留置针的软管会随着手掌手背的活动发生轻微改变,即导致输液不畅的情况发生。


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发现,在手背静脉输液后时,最早在输液12h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不畅特别是对于外科患者,这样的输液速度确实会影响治疗效果,且患者因输液被困在床上的时间增加,下床活动的时间就相应减少,影响预后。


下面看一下手背皮肤的握拳和伸直状态下皮肤贴膜的情况对比。


那么如何破解这个局面?一个小细节即可化解。


如图所示:


第一步:患者握拳时,静脉穿刺成功。



第二步:指导患者手掌张开伸直,让五指自然张开,让手背的皮肤自然舒展,腕部与手掌背面平齐。



第三步:透明敷贴规范固定即可。



可不要小看这个“手掌张开伸直”的动作,这样让我们手背的静脉与腕关节处的静脉减少张力,皮肤也减少张力,这样患者手不管是握拳、张开对于静脉输液都影响很小,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按照上面这个步骤固定,发生了输液不畅怎么办?


也很好解决!将透明敷贴撕下后重新消毒,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规范固定即可,无须进行重新穿刺,这样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也减少患者的穿刺疼痛和留置针费用,一举三得。


虽然这仅仅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对这个细节的把控和处理,有利于患者带输液顺畅。


及时巡视病房是我们应尽的工作职责,让我们把小事做好,那么不仅仅能降低护士的病房跑空率,也能减少患者被动手部姿势将输液进行到底的尴尬。


临床工作的小伙伴们,快来试试这样的方法吧!别的不说,少跑几趟冤枉路是没问题的!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便于文章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麻烦您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


护视
原护士网。护士视角,护理视野。为护士助力,替护士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