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资讯 | 高翻时耸肩动作和斜方肌活动的特点

文摘   2024-07-23 10:01   上海  


科学健身



高翻时耸肩动作和斜方肌活动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rug Motion and Trapezius

Muscle Activity During the Power Clean



原文:"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 V35 – I12




▌摘要


尽管耸肩动作和斜方肌活动通常被认为在奥林匹克举重运动中很重要,但是并没有多少关于奥林匹克举重中的耸肩动作的数据。提供关于高翻(PC)中耸肩动作和上斜方肌(TZ)肌肉活动的客观数据将有助于教练正确评估技术并选择辅助练习。本研究的目的是澄清耸肩动作和TZ在PC中的作用。二十名训练有素的男性在50%,70%和90%的1次最大重量(1RM)下进行了PC。记录了运动学运动数据和TZ表面肌电图。在每个PC阶段计算耸肩角度(sROM)和肩胛骨内收角度(aROM)的运动范围。通过TZ活动的均方根(TZ%RMS)评估每个阶段的TZ活动,并用最大自主收缩进行标准化。在第一拉和过渡阶段,90%1RM时的TZ%RMS要明显大于50%1RM(p<0.05;h2=0.10,0.11)。在第二拉阶段,50%1RM时的sROM和aROM要显著大于90%1RM时(p<0.01;h2=0.19,0.19)。50%1RM时的TZ%RMS要显著大于70%1RM和90%1RM时(p<0.01;h2=0.30),而在70%1RM时也要大于90%1RM时。斜方肌活动可能起到维持肩胛骨位置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拉和过渡阶段。在第二拉阶段,TZ被积极收缩以抬起肩胛骨并拉动杠铃,但随着负荷的增加,sROM会减少。


关键词:抗阻训练,奥林匹克举重,肌电图,运动学



▌前言


奥林匹克举重锻炼,包括抓举、挺举和举重衍生锻炼,在许多竞技体育中通常被用作抗阻训练(12,13,31,32)。许多奥林匹克举重锻炼的衍生锻炼,例如《力量和体能训练要领》(17)中描述的PC(高翻)和高抓,可以被视为基本的奥林匹克举重锻炼。原始的奥林匹克举重动作——挺举和抓举,需要在全蹲姿势下钻进杠铃,让运动员能够使用大量的重量,但需要技巧来完成低接位技术。此外,可以使用的重量在挺举、抓举和功率衍生锻炼之间不同,因此力-速关系也不同(31)。力量和体能教练必须决定应该安排哪些训练动作来发展运动员的表现。奥林匹克举重锻炼可以提高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并且与典型的涉及下肢的运动,如跳跃和奔跑(5,18,22)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新手举重者必须学习很多训练中有关上肢和肩带部分需要注意的点,以确保上肢和下肢的动作模式的协调。特别是,PC锻炼时要求运动员执行动态的手臂运动,良好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Burgener等人(3)建议,在51个PC检查点中,有16个涉及上肢和肩带运动。此外,Hedrick(21)提出用12个步骤的过程来教授PC锻炼,以便让举重者正确地完成。在这些步骤中,耸肩动作在跳跃耸肩和低位拉动的步骤中具有重要组成作用。当举重运动员学习奥林匹克举重动作时,上肢和肩带运动是重要的。特别是在奥林匹克举重中,耸肩动作有许多教练或检查点。例如,《力量和体能训练要领》(17)的作者在PC的第二拉动阶段中指出,举重者应该“迅速耸肩”。然而,耸肩动作的必要性和使用的证据并未解释。


研究者通过使用下肢的奥林匹克举重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来澄清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10,24,27,30)。由于了解抗阻训练练习的生物力学对于力量和体能训练教练至关重要(7),因此关于奥林匹克举重训练期间的耸肩动作和斜方肌(TZ)活动的信息可能会有益。然而,以前的研究没有报告有关PC期间耸肩运动的生物力学数据。例如,Burgener等人(3)建议通过“耸肩动作用斜方肌将杠杆举起”和“猛地耸肩将肩膀抬起”。然而,没有解释耸肩运动和TZ活动之间的关系。此外,Suchomel等人(33)解释说,三段式伸展和肩部耸起动作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和功率,适用于衍生自举重训练的练习。因此,耸肩动作似乎在产生衍生自举重训练的力量和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缺乏关于耸肩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TZ活动的数据,或者关于举重运动员拉杠铃时如何使用功率和力量的数据。使用链接-段模型,Garhammer(16)计算了挺举和抓举中从躯干到上臂的能量流,并报告了抓举和翻挺之间的差异很小,这个微小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挺举运动速度缓慢和运动范围较小(即在翻挺运动期间每个部分的潜在、线性和旋转动能的数值较小)。然而,缺乏关于翻挺的具体指标数据。


除了能够在耸肩(6)和将能量从躯干传递到上臂时发挥作用,TZ通常还可以用于稳定肩胛骨,并将肩胛骨定位到合适位置来产生最好的盂肱关节的运动。因此,TZ在高翻中的作用不仅是移动肩胛关节,还包括稳定肩胛骨和盂肱关节,并通过肩胛运动传递能量。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来澄清高翻中实际的耸肩动作和耸肩动作的作用对于教练来说是有用和重要的。高翻是一种复杂的运动,需要全身运动,因此理解耸肩动作的客观性尤为重要。此外,随着高翻负荷的增加,了解耸肩动作的变化对于训练和计划设计是有益的。因此,我们旨在定量分析耸肩动作和TZ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澄清高翻过程中耸肩动作和TZ的作用。我们假设耸肩动作和TZ活动有助于拉动杠铃并在高翻过程中维持肩胛骨和肩胛关节的位置。澄清高翻过程中耸肩动作和TZ活动的基本信息将为教练提供可操作的训练信息。



▌方法


实验方法


为了达到这项研究的目标,我们分析了PC过程中的耸肩动作的动力学和TZ活动情况。使用重复测量设计,将PC负荷设置为自变量,耸肩运动参数和TZ活动作为因变量,评估了3种PC负荷(1次重复最大负荷的50%、70%和90%)之间的差异。选择这些具体的相对负荷可以囊括出一个较大的负荷范围,分别代表了轻负荷、中等负荷和重负荷训练。我们还评估了杠铃和质心的运动情况。在这个横断面研究中,共进行了两个测试。在第一次测试中,为所有参与者确定了PC的1次重复最大负荷。所有参与者在每个锻炼前都能进行正常的热身。测试方案涉及到需要完成几组次最大负荷的PC运动。为了确定PC的1次重复最大负荷,负荷会逐步增加2.5-5.0公斤,直到建立新的1RM。组间休息时间通常在2-3分钟内,如有必要可以延长休息时间。第二个测试阶段为实验阶段,间隔4至7天后进行。参与者在所有负荷条件下进行PC训练。负荷顺序随机化。


受试者


本研究共有20名男性参与。受试者的身体特征和PC的1RM详见表1。受试者中至少拥有1年、最多拥有5年的抗阻训练和PC经验,且他们希望成为力量和体能训练教练。参与者均非举重运动员或活跃运动员;所有参与者过去都曾是运动员,但不参与奥林匹克举重项目。所有参与者都是由同一教练(NSCA认证个人教练,认证力量和体能训练专家)授课学习PC的。在告知了研究目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后,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书面同意参与本研究。该研究已经获得了日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验步骤:


受试者在进行了几组次最大量的高翻动作后,按照之前测定的1RM值(在实验前4-7天进行测定)的50%、70%和90%进行耸肩动作。该1RM值已经在试验前的4-7天完成测定。完成动作的标准包括:在接住杠铃后能保持静止直立的姿势、不前后移动脚步、不掉落杠铃。在所有的强度下,都记录了3次成功的耸肩动作的数据,每次尝试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少于1分钟。


数据收集:


使用一个拥有10个摄像机的红外运动捕捉系统(MAC3DSystem;MotionAnalysisCorporation,SantaRosa,CA,USA)在250Hz采样频率下记录杠铃运动时反光标记(直径为14mm)的轨迹。反光标记被粘贴在受试者头部顶端、耳垂右侧和左侧、胸骨上端、锁骨近端和远端的右侧和左侧、肘内外上髁、腕内外上髁、第三掌骨远端、髂嵴前上棘和后上棘的右侧和左侧、膝内外上髁、踝内外踝骨、脚跟、脚尖以及杠铃的左右两端。在受试者的上下肢贴有反光标记,以计算其质心。


表面肌电图(EMG)记录了右侧上斜方肌的肌电信号,使用了一个EMG记录器(Biolog;S&ME,Inc.,日本东京)。在给参与者剃毛、轻度磨砂、以及用酒精清洁皮肤后,我们将双极电极(间距为12毫米的2个电极,型号为DL-140;S&ME,Inc.)放置在皮肤上,位置位于C7和右锁骨肩峰之间的中点上,与肌肉纤维的假定方向平行。肌电图数据以1,000Hz的采样频率与运动捕捉系统同步记录。在记录PC运动后,参与者进行了最大主动收缩(MVC)以标准化肌肉活动。TZ的MVC是在进行耸肩时记录的,根据Ekstrom等人的方法(14)进行测量。参与者在站立位置上进行了3次耸肩试验,测试时要求保持上肢处于相同的位置。每次试验记录3秒钟的MVC,每次MVC试验之间休息4分钟。最高值被选为参考MVC。


原始数据的反射标记轨迹坐标在进行运动学分析之前,使用一个截止频率为17.0Hz的四阶零相位Butterworth数字滤波器进行了平滑处理。EMG数据使用一个四阶零相位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了6-500Hz的带通滤波。


我们的分析重点在于从杠铃离地到把杠铃举到最高位置的之间的PC运动。这些动作根据杠铃高度和膝盖角度被分为4个阶段(图1)(23)。第一拉阶段是从杠铃起重到第一次最大膝关节伸展。过渡阶段是从第一次最大膝关节伸展到第一次最大膝关节屈曲。第二拉力阶段是从第一次最大膝关节屈曲到第二次最大膝关节伸展。翻转阶段是从第二次最大膝关节伸展到杠铃峰值高度。膝关节的屈伸角度被定义为由旋转中心,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髁中心以及踝关节内外踝中心形成的右侧和左侧角度的平均值。旋转中心是根据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内外侧计算的,这符合Leardini等人的方法(29)。


我们以肩胛关节的上下位移来定义耸肩角度。解剖学上,相对于胸廓,肩胛关节的下移和上移引起了肩锁关节的上升/下降和肩胛骨的上/下旋转(6)。我们通过计算胸锁乳突关节的旋转角度来评估耸肩角度,根据Wu等人(35)的方法使用耸肩运动指数来确定耸肩角度(图2)。我们确定了在锁骨(Sc)和胸廓(St)上的解剖学坐标系,通过xc轴的欧拉角旋转计算出了右侧锁骨相对于胸廓的肩锁关节角度。耸肩角度的增加和减少分别表示上升和下降位移。此外,我们还以肩胛关节的前后位移来定义肩胛内收和外展角度。肩胛内收和外展角度被计算为右侧锁骨相对于胸廓的yc轴的旋转。肩胛内收和外展角度的增加和减少分别表示内收和外展位移。我们从每个PC阶段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计算出耸肩角度(sROM)和肩胛内收角度(aROM)的运动范围。


我们计算了上斜方肌(TZ)的%均方根(RMS)(TZ%RMS)以评估其活动程度。TZ%RMS是指每个PC阶段的RMS除以MVC(在峰值振幅的前后各250毫秒内确定)的RMS。上斜方肌的作用是抬高肩胛骨,如果上、中、下三部分的上斜方肌同时收缩,则会发生肩胛骨的向上旋转和内收。在这两种情况下,上斜方肌的活动将使肩关节向上运动到胸廓。我们认为,在其向心收缩时,上斜方肌的活动会导致肩胛骨升高。上斜方肌的等长或离心收缩并不会抬高肩胛骨,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仔细解释。


在PC期间,根据日本人身体节段的惯性参数模型,我们计算了受试者的质心(COM)。我们还计算了PC期间质心的峰值高度(垂直分量的位移)和峰值垂直速度。此外,我们还计算了杠铃运动学参数:峰值杠铃高度(垂直分量的位移)、峰值杠铃高度百分比(峰值杠铃高度除以身高的标准化值)和PC期间的峰值杠铃垂直速度。所有杠铃运动学参数均基于杠铃左右两端的平均位置计算。



▌统计分析


为了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我们使用每种负重条件下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评估sROM、aROM和TZ%RMS的结果。每个阶段和负荷条件下sROM、aROM和TZ%RMS的解释一致性由组间相关系数(ICC)确定,如表2所示。数据分布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1-way方差分析(ANOVA),并使用Tukey事后检验确定sROM和TZ%RMS在负荷条件中的显著差异。对于所有分析,表示统计显著的α水平为p≤0.05。采用Cohen的指导方针(8),估计与重复测量ANOVA相关的效应大小(Eta平方值)。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Mathematica版本11.0(Wolfram,Champaign,Inc.,IL)进行。


图2 解剖学坐标系和耸肩角度的定义



▌结果


杠铃和质心运动学、耸肩动作和斜方肌活动


表3显示了每个负荷下杠铃和质心运动学的描述性统计。在负荷条件下,存在几个显著差异。在3种负荷下,杠铃高度峰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1;F(2,38)=97.23;n2=0.28),90%1RM的杠铃高度峰值显著高于50%1RM(p<0.01)和70%1RM(p<0.05)。此外,杠铃高度峰值的标准化数值(基于身高)在3个负荷下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F(2,38)=98.24;n2=0.41)。90%1RM的标准化杠铃高度峰值高于50%1RM(p<0.01)和70%1RM(p<0.01),而70%1RM的标准化杠铃高度峰值又高于50%1RM(p<0.05)。此外,杠铃垂直速度在3个负荷下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F(2,38)=71.98;n2=0.30),90%1RM的杠铃垂直速度高于50%1RM(p<0.01)。关于质心高度峰值和垂直速度峰值,在3个负荷下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0.86;n2=0.00,p>0.05;F(2,38)=0.02;n2=0.00)。



▌负荷变化对肩胛运动和斜方肌肌肉活动的影响


图3展示了每个负荷下的肩耸角、肩胛骨内收和外展角度、TZ%RMS、杠铃高度和COM高度。图4A展示了每个负荷下PC的4个阶段的sROM的描述性统计。3个负荷之间有一些显著差异。第一拉阶段的sROM在负荷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0.74;n2=0.00)。同样,在过渡阶段,负荷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1.19;n2=0.01)。然而,在第二拉阶段,负荷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F(2,38)=17.62;n2=0.19),50%1RM的sROM比90%1RM的sROM更大(p<0.01)。此外,在接杠阶段,负荷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F(2,38)=15.3;n2=0.12),90%1RM(p<0.05)和70%1RM(p<0.05)的sROM比50%1RM的sROM更大。


图4B展示了每个负荷条件下PC的4个阶段的aROM的描述性统计。负荷之间有一些显著差异。第一拉阶段的aROM在负荷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0.69;n2=0.01)。同样,在过渡阶段,负荷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5.41;n2=0.03)。然而,在第二拉阶段,负荷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F(2,38)=12.72;n2=0.19),50%1RM的aROM比90%1RM的aROM更大(p<0.01)。在接杠阶段,负荷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F(2,38)=10.6;n2=0.06)。


每个负荷和PC阶段的TZ%RMS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如图5所示。负荷之间存在几个显着差异。在第一拉动阶段(50%1RM:14.2±16.6%,70%1RM:18.3±15.0%,90%1RM:26.5±16.7%)中,不同负荷的TZ%RMS存在显着差异(p<0.05,F(2,38)=13.7,n2=0.10),其中90%1RM的TZ%RMS显着高于50%1RM(p<0.05)。此外,在过渡阶段(50%1RM:50.9±21.3%,70%1RM:62.3±18.5%,90%1RM:66.1±16.5%)中,不同负荷的TZ%RMS存在显着差异(p<0.05,F(2,38)=14.2,n2=0.11),其中90%1RM的TZ%RMS显着高于50%1RM(p<0.05)。在第二拉动阶段(50%1RM:81.4±16.3%,70%1RM:69.5±16.2%,90%1RM:60.4±12.6%)中,不同负荷的TZ%RMS存在显着差异(p<0.01,F(2,38)=15.2,n2=0.25),其中50%1RM(p<0.01)和70%1RM(p<0.05)的TZ%RMS显着高于90%1RM。然而,在过渡阶段(50%1RM:30.8±8.6%,70%1RM:33.2±9.1%,90%1RM:36.6±12.4%)中,不同负荷的TZ%RMS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F(2,38)=1.74,n2=0.05)。


图3 耸肩角度(A),肩胛骨内收和外展角度(B),斜方肌的%RMS(C),杠铃高度(D),以及PC期间COM高度与时间的变化(E)。垂直线表示各阶段。细线和粗线分别表示每个受试者的数据和平均数据。时间显示为分析范围内的标准化时间。标准化时间每增加0.5%,就会计算出TZ%RMS的时间序列。TZ%RMS=上斜方肌活动的均方根;COM=质心;PC=高翻。


图4 耸肩角度和肩胛骨内收和外展角度在各阶段负荷下的平均ROM比较。粗线表示平均值,误差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A)sROM角度;(B)aROM角度。ROM是指运动范围;sROM是指ROM的耸肩角度;aROM是指ROM的肩胛骨内收角度。


图5 每个阶段不同负荷下的平均TZ%RMS的比较。TZ%RMS为上斜方肌活动的均方根。



▌讨论


本研究旨在阐明耸肩动作和TZ活动在抓举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在第一拉和过渡阶段,90%1RM时TZ活动明显高于50%1RM,但sROM和aROM没有明显差异。与假设一致,TZ活动有助于保持肩胛骨和肩胛上肢位姿。在第二拉阶段,TZ活动约为60-80%,sROM范围约为1.5-3.0°。与假设一致,TZ积极收缩以抬高肩胛骨和拉动杠铃,但是耸肩动作很小。此外,随着负荷增加,耸肩动作和TZ活动变小。在过渡时相中,产生了很大的耸肩动作。然而,与过渡时相的定义不同,垂直向上加速度并没有作用于杠铃。因此,TZ活动并未对拉动杠铃做出贡献。


在PC的所有负荷条件下,aRMS,aRMS和TZ%RMS的ICC均大于0.80;因此,根据Cortina(11)的标准,可认为可靠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关于在不同日期测试的重复性,有报道称5-7天之内的其他测试日的PC表现存在高度可靠(ICC=0.997)(9)。在本研究中,测试日1和测试日2之间的间隔为4到7天。因此,我们认为PC表现在测试日1和测试日2之间的不同日期测试的重复性是足够的。关于翻挺的运动学变量,Kipp等人(25,26)指出,翻挺的运动学变量在翻挺的次最大负荷(65,75和85%1RM)中具有可接受的可靠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90)。此外,翻挺的运动学变量与举重表现(即翻挺100%1RM/体重)显着相关。这些数据表明,如果维持PC1RM,则可以保持PC运动学变量的稳定。因此,可以推断本研究中PC运动学变量在不同日期测试的重复性是可接受的。

在PC运动的第一拉阶段,杠铃通过下腿伸展升高。在本研究中,第一拉阶段TZ活动在90%1RM的负荷下比50%1RM的负荷大。然而,所有负荷条件下的sROM约为1.0°。因此,第一拉阶段有一个小的耸肩动作。此外,90%1RM的负荷条件下,aROM保持在约3.0°左右,没有人表现出大的外展动作(图3B)。因此,TZ活动有助于维持肩胛骨的位置。Burgener等人(3)指出,在第一拉阶段,“背部极度紧绷且凹陷”。斜方肌肌肉活动导致肩胛骨内收,防止背部凸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Burgener等人(3)的观点。


过渡阶段以双膝屈曲(DKB)为特征,即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20)。重心在过渡阶段继续向上移动(图3E),但由于双膝屈曲,垂直杠铃速度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减小,即身体-杠铃系统的垂直速度减小,并施加向下加速度(4,16)。本研究中,所有负荷条件下的sROM约为2.0°,aROM约为4.0°,但90%1RM的TZ活动大于50%1RM。我们认为更多的TZ活动是通过身体-杠铃系统的向下加速度来控制不良的肩胛骨下沉和外展。与第一拉阶段相似,我们认为TZ活动在过渡阶段期间起到维持肩胛骨位置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耸肩动作对于产生力量和功率以及在第二拉阶段拉动杠铃非常重要(3,7)。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第二次拉力阶段,耸肩动作很小。50%1RM时的sROM显著小于90%1RM时,范围约为1.5-3.0°,TZ%RMS也显著小于90%1RM时。第二次拉力阶段的TZ%RMS约为60-80%,TZ活动量比其他阶段大。因此,在第二拉阶段,TZ积极收缩以抬高肩胛骨并使举重者向上拉动杠铃。TZ的收缩对抗杠铃是积极的。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耸肩动作能够产生力量和功率的观点(3,34),但是在第二拉阶段,耸肩动作和拉动杠铃的距离很小,特别是在大负荷的PC中。一项关于挺举期间躯干到上臂的能量传递的先前研究表明,第二拉阶段传递的能量大于第一次拉力阶段(17)。因此,在PC中,由于耸肩动作,第二拉阶段可能传递了大量能量。随着负荷的增加,TZ活动量和sROM的减少表明上肢对拉动杠铃的贡献减少,下肢的贡献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下肢关节在第二拉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协同作用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改变(27)。因此,可以认为随着负荷的增加,包括上肢在内的每个关节的贡献都会发生改变。在先前的研究中,只分析了下肢的关节,通过分析上肢的关节,可以预期耸肩动作在PC中的作用变得更加清晰。


此外,就肩胛骨的内收/外展运动而言,在第二拉阶段,有些受试者呈现肩胛骨外展运动(图3B)。肩胛骨的外展运动会使背部凸起,这是不可取的。因此,中斜肌活动有助于维持肩胛骨的位置。


在本研究中,翻转期被定义为杠铃垂直速度达到最高点到最大高度的时期。因此,在杠铃垂直速度达到最高点之后,杠铃垂直速度会不断减小。在翻转期内,垂直向上的力没有对杠铃产生作用,因为没有向杠铃施加垂直向上的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翻转期间,有大量的上拉运动。在翻转期间,sROM相对于其他时期较大。


随着PC的负荷增加,杠铃的最高高度有下降的趋势(表3)。此外,每个负荷下的质心最高点也是统计上相等的。因此,在进行大负荷的PC时,为了接住杠铃,需要增加身体向下的质心位移距离,因为质心最高点与杠铃最高点之间的距离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杠铃垂直速度达到最高点之后,身体就开始向下运动了(图3E),而杠铃则继续向上运动。这表明肩胛骨在身体上方发生了上抬运动,但肩胛骨的上抬运动是伴随着身体相对于地面的下沉运动而发生的。这表明肩胛骨相对于地面的上抬运动并不大。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sROM的显著差异是由于负荷引起的身体向下位移大小的差异。因此,在翻转阶段,TZ积极收缩以使肩胛骨上抬并拉动杠铃,但它不抵抗负荷。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负荷增加,TZ活动没有显着差异的原因。为了抓住杠铃,举重者需要在杠铃继续向上运动时将身体下放至杠铃下方。如果没有耸肩或肘关节屈曲,上肢会吸收杠铃向上运动的能量,从而抑制杠铃的向上运动。我们认为,在翻转阶段进行耸肩动作有助于促进杠铃的向上运动,但不是拉动杠铃。Klaus(28)指出,手臂和肩部的强烈耸肩必须对抗杠铃的减速,并且举重者必须延长抓举的向上路径。抓举和高翻是不同的举重运动,但它们由相同的阶段定义。本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些教练意见。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所有受试者均为男性,因此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女性,因为男女在奥林匹克举重运动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上存在差异(2,19)。此外,并非所有受试者都是举重运动员或运动员;但是,受试者至少有1年,最多5年的PC训练经验。可以认为受试者的PC技能已足够使结果具有普适性。但是,他们的平均1RM/体重比为1.17。这个值没有达到男性大学水平的团队运动员的水平(9)。因此,受试者的1RM限制了本研究的普适性。其次,我们使用上TZ活动数据评估了耸肩运动的作用。然而,肩胛骨运动受多个肌肉影响,不仅受上TZ影响。为了澄清肩胛骨外展/内收运动与肌肉活动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检查中、下TZ的活动。最后,我们没有计算上肢和肩带的动力学。因此,耸肩运动时的力量、功率和能量传递的大小都不清楚。连杆节段模型是计算人体运动动力学的最常用方法,但该模型假设每个节段都是刚体且不存在锁骨舌突关节。因此,为了获得耸肩运动的力矩和能量传递数据,现有的连杆模型必须得到改进。



▌实际应用


本研究提供了关于PC中的耸肩动作和TZ活动的重要信息。在第一阶段和过渡阶段,TZ活动有助于稳定肩胛骨,并对维持躯干姿势很重要。如果无法在负重情况下维持PC运动中的躯干姿势,那么加强TZ会有所帮助。在第二阶段,TZ活动抬高肩胛骨并拉起杠铃。随着负荷的增加,sROM和TZ活动减少。当教练想要强调PC中第二阶段的耸肩动作时,最好不要超负荷。改善第二阶段的耸肩动作(例如跳跃耸肩)(33)和加强TZ力量有助于提高PC运动中全身的功率输出。在翻转阶段,有大量的sROM,这对于不阻碍杠铃的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杠铃在第二阶段被拉起。为了延长第二阶段后的杠铃运动,在大力耸肩运动的同时,主动将身体下放至杠铃下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认为在翻转阶段强调耸肩动作可以让接住杠铃时的动作更加顺畅。



作者:

Hideyuki Nagao, and Yasumitsu Ishii

- Department of Sports Science, Japan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s, Tokyo, Japan


译者:姜魏东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竞技运动与体能训练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国家二级排球运动员、裁判员

-曾参与江苏省体科所科技助力全运会备战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康复工作;-曾参与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

NSCA-CSCS、 FMS、CPR



校对:王巨

- 北京言鼎体能培训师

- NSCA-CSCS



参考文献:

1. Ae M, Tang HP, Yokoi T. Estimation of inertia properties of the bodysegment in Japanese athletes. Biomechanisms 11: 23–33, 1992.

2. Akkus H.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snatch lift with elite female weight-lifters during the 2010 World Weightlifting Championship. J Strength Cond Res 26: 897–905, 2012.

3. Burgener M, Bielik E, Huegli R. The power clean. Strength Cond J 10:50–55, 1988.

4. Campos J, Poletaev P, Cuesta A, Pablos C, Carratalá V.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snatch in elite male junior weightlifters of different weight categories. J Strength Cond Res 20: 843–850, 2006.

5. Carlock JM, Smith SL, Hartman MJ,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tical jump power estimates and weightlifting ability: A field-test approach. J Strength Cond Res 18: 534–539, 2004.

6. Carol AO. Kinesiology, North American Edition: The Mechanics and Pathomechanics of Human Movement.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p. 133.

7. Caufield S, Berninger D. Exercise Technique for Free Weight and Machine Training. In: 4th, ed.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Haff GG, Triplett TN, ed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15. pp.404–405.

8. Cohen J.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In: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Hillsdale, N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8.pp. 273–288.

9. Comfort P, Williams R, Suchomel TJ, Lake JP. A comparison of catch phase force-tim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lean derivatives from the knee.J Strength Cond Res 31: 1911–1918, 2016.

10. Comfort P, Allen M, Graham-Smith P. Kinetic comparisons during variations of the power clean. J Strength Cond Res 25: 3269–3273, 2011.

11. Cortina JM. What is coefficient alpha? An examina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 Appl Psychol 38: 98–104, 1993.

 12. Derwin BP. The snatch: Technical description and periodization program.Natl Strength Condit Assoc J 12: 6–15, 1990.

13. DeWeese BH, Scruggs SK, Serrano SJ, Sams ML. The clean pull and snatch pull: Proper technique for weightlifting movement derivatives. Strength Cond J 34: 82–86, 2012.

14. Ebben WP, Carroll RM, Simenz CJ.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actices of National Hockey League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es. J Strength Cond Res 18: 889–897, 2004.

15. Ekstrom RA, Soderberg GL, Donatelli RA. Normalization procedures using 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s for the serratus anterior and trapezius muscles during surface EMG analysis. J Electromyogr Kinesiol 15: 418–428, 2004.

16. Enoka RM. The pull in Olympic weightlifting. Med Sci Sports 11:

131–137, 1979.

17. Garhammer J. Energy flow during Olympic weight lifting. Med Sci Sports Exerc 14: 353–360, 1982.

18. Hackett D, Davies T, Soomro N, Halaki M. Olympic weightlifting

training improves vertical jump height in sports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50: 865–872, 2015.

19. Harbili EA. Gender-based kinematic and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snatch lift in elite weightlifters in 69-kg category. J Sports Sci Med11:162–169,2012.

20. Haug WB, Drinkwater EJ, Chapman DW. Learning the hang power clean:Kinetic, kinematic, and technical changes in four weightlifting naive athletes. J Strength Cond Res 29: 1766–1779, 2015.

21. Hedrick A. Teaching the clean. Strength Cond J 26: 70–72, 2004.

22. Hori N, Newton RU, Andrews WA, et al. Does performance of hang power clean differentiate performance of jumping, sprinting, and changing of direction? J Strength Cond Res 22: 412–418, 2008.

23. Ikeda Y, Jinji T, Matsubayashi T,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snatch technique for female weightlifters at the 2008 Asian championships. J Strength Cond Res 26: 1281–1295, 2012.

24. Kauhanen H, Häkkinen K, Komi PV.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snatch and clean and jerk techniques of Finnish elite and district level weightlifters. Scand J Sports Sci 6: 47–56, 1984.

25. Kipp K, Harris C, Sabick MB. Lower extremity biomechanics during weightlifting exercise vary across joint and load. J Strength Cond Res 25:1229–1234, 2011.

26. Kipp K, Redden J, Sabick MB, Harris C. Weightlifting performance is related to kinematic and kinetic patterns of the hip and knee joints.J Strength Cond Res 26: 1838–1844, 2012.

27. Kipp K, Redden J, Sabick M, Harris C. Kinematic and kinetic synerg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during the pull in Olympic weightlifting. J Appl Biomech 28: 271–278, 2012.

28. Klaus EB. Biomechanics of the snatch: Toward a higher training efficiency.Strength Cond J 18: 24–31, 1996.

29. Leardini A, Cappozzo A, Catani F, et al. Validation of a functional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hip joint centre location. J Biomech 32: 99–103,1999.

30. MacKenzie SJ, Lavers RJ, Wallace BB. 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the vertical jump, power clean, and jump squat. J Sports Sci 32: 1576–1585, 2014.

31. Suchomel TJ, Comfort P, Lake J. Enhancing the force-velocity profile of athletes using weightlifting derivative. Strength Cond J 39: 10–20, 2017.

32. Suchomel TJ, Comfort P, Stone MH. Weightlifting pulling derivatives:Rationa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Sports Med 45: 823–839,2015.

33. Suchomel TJ, DeWeese BH, Beckham GK, Serrano AJ, Sole CJ. The jump shrug: A progressive exercise into weightlifting derivatives. Strength Cond J 36: 43–47, 2014.

34. Suchomel TJ, Lake JP, Comfort P. Load absorption force-time characteristics following the second pull of weightlifting derivatives. J Strength Cond Res 31: 1644–1652, 2016.

35. Wu G, van der Helm FC, Veeger HE, et al. ISB recommendation on definitions of joint coordinate systems of various joints for the reporting of human joint motion—part II: Shoulder, elbow, wrist and hand. J Biomech 38: 981–992, 2005.




上海体能资讯
聚焦世界体能发展动态,传递行业权威资讯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