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高怀先生讲述小里素往事(之一)小里素云氏家族在内蒙古革命时期

文摘   社会新闻   2024-12-15 22:27   内蒙古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长按关注土默特之声”有意外惊喜


土默特红色故事:云高怀先生讲述小里素云氏家族的革命情结(之一)小里素云氏家族在内蒙古革命时期

作者:云高怀


小里素是土默川上黑河圈子一小村,历史上人口最多时为一百五十来口人。小村里有一云姓家族,相对而言,算得上是村中大户。大户人家曾在内蒙古革命与建设时期,为了革命、为了亲人、为了乡亲、为了社会大众,因与革命者的亲情关系,发挥过血浓于水的深情作用,留下了让历史回味的默默无闻的人间隐影片段。

小里素云氏家族在内蒙古革命时期是党的地下秘密交通站,小村的云姓家族是党的革命堡垒户。

小里素村与大里素村相隔一华里。革命战争年代,小里素是共产党的革命地下交通站;大里素是当时国民党特务大员陈国英的老家,陈家弟兄养有地方民团。在白色恐怖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和日伪时期,作为共产党地下秘密交通站的小里素,能与大里素陈家国民党特务势力保持较长时期互不相干的共存局面,可贵的因素在于,家族祖辈老人们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和气处世、仁义运事、厚道面世的和为贵立世品格。所以在那时的特殊年代,小里素这一特别的人文地理位置和特殊环境,形成了两村民间表面上保持着平静的一团和气,不显山露水,互不相干,相安无事,相与处世共事的特殊生息氛围。为掩护革命志士开展地下工作,提供了“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村风、村缘、人缘环境,同时在特别政治环境和情感义气驱使下形成了旧式传统观念色彩的社会环境。

到1949年解放时,云姓家族往上数三代,祖上弟兄三人,分别是:老大“六十五”、老二“五十一”、老三“泰宝”。兄弟三人中老大、老三住村里路南大门院,老二住路北大门院。这里需要介绍的是,老三泰宝的子女分别为,女儿长长(zhang),长子章元,次子金元,三子先先。因老大“六十五”身前无子,老三泰宝将长子章元过继老大名下顶门立户。女儿长长出嫁塔布子村,与云明亮结为夫妻,生有两男三女,分别是:长女存贵、长子庆春(云泽、乌兰夫)、次女贵莲、次子贵庆(云浦、李才)、三女三板(云清)。

小里素村云氏家族在内蒙古革命时期

(一)老一代革命者对小村、云氏家族的深情寄托。

小里素村云氏家族在内蒙古革命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似曾留下一笔历史财富,引起当年革命者乌兰夫、云清、和布赫两代三人的深切怀念和眷恋,对小里素寄托了“留下了,写出来,传下去,让后人记住”的情怀心愿和血浓于水的人生历史厚望。

1966年春节刚过,小里素村家族中乌兰夫的几个表弟、表妹到呼市看望乌兰夫,乌兰夫回忆起革命年代艰苦岁月的心头往事时,别有深情地说:“小里素在内蒙古革命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甚至差点遭遇灭门之灾,日伪时期的王英就曾经放出风来,扬言要火烧、血洗小里素,你们应该把他写出来,抓紧写,把不同历史阶段对革命工作做的事、把建立小里素革命地下交通站、成为革命老区,家族成为革命堡垒户的历史作用与贡献写出来。不然,再过些年,能记事的老人走了,年轻人不知当年的事,就无法写出来、留下来、传下去了。这样对内蒙古土默川上的革命史实就会留下缺憾,就要失去部分珍贵历史资料了。”

我当时在土默特中学上学,听到老人们回来讲了乌兰夫老人的意思后,执笔用信纸写过二十多页文字材料,以信件给乌老寄去,后因文革运动开始,不知是否收到、看过。

在托克托县工作期间,云清老人找我,为实现孔飞主席身前遗愿,商量、安排孔飞主席的骨灰撒入黄河具体事宜。孔飞主席的骨灰撒入黄河后,我们回到托县政府招待所拉起家常话。云清老人讲儿时住姥姥家,讲革命时期塔布子和小里素的往事,要我把前辈们这些革命活动往事抽空写出来,作为历史记载传启后人了解。

2014年4月,我进京参加“乌兰夫(时雨)革命史料研究会”成立大会时,会议期间去看望布赫老人。布赫老人说起革命年代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时,讲到:“1939年农历7月15日,经贾力更、奎璧、張禄等同志联络动员,将土默川上第一批奔赴延安的23名有志青年,安排由小里素集結出发前往延安。在党三尧准备过黄河时,被准格尔奇子祥部队冲散,我和三毛(小里素乌老一个表弟)、云生格又返回小里素村,路上经过大黑河时,大黑河漲水,我才13岁,人小加上走路不小心脚下打滑,担心掉到河里,幸亏三毛个子大胳膊长,一伸手把我搂住从河边拽出来。二次从小里素重新出发返程延安时,四老舅(乌老的三舅先先,因还有个叔伯哥排行老三,所以乌老的三舅就称谓四舅,布就称呼为四老舅)心疼我年纪小,怕出去受罪,哭的不让我走。内蒙古革命时期,土默川上的塔布子、小里素、北台基、把什等村子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革命历史史料,你能写文章,应该把它写出来,留给后人。不然再过些年,知道的人没有了,资料不好收集了。”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遵循三位老人遗愿,节录介绍家乡、家族历史片段,以供传启后人。

(二)、泰宝子女留给历史的曾经岁月

女儿长长:嫁到塔布子村后,生育了存贵、乌兰夫等姐弟五人,一生把全部精力和大爱倾注在尽心竭力操持家务,服侍老人,抚育子女方面,以旧式妇女的传统美德体现在大家风范、贤淑德行的持重修养方面,为革命事业培育了仁人志士。因操劳过度,于1938年离世,为革命大业留下了默默无闻的千秋功德。

长子章元:章元先生是乌兰夫的大舅,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过继给大伯父为子。学识渊博,为土默川上饱学之士,被称之为“章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精心研攻中医、同时开办乡村学堂。青年时期成为乡村名中医兼私塾名师。一边为周围乡亲治病,一边为培育子侄及近亲学童教书育人,开设私塾学堂。也曾外出谋生,曾经在萨拉齐行医、在把什小学任教。民国十八年,与同时在外谋生的二弟金元先生因染瘟疫相继去世。

在村里开办学堂期间,乌兰夫、云润因塔布子村私塾山西贺先生停教回乡,使二人中途失学在家。乌兰夫的二舅金元得知情况后,经与其家里老人商量同意,将二人接到小里素入读乌兰夫的大舅开办的私塾学堂。期间,因章元先生的三弟先先是奎璧的姐夫,是乌兰夫的三舅,奎璧也在小里素住姐姐家上学堂。于是,学堂这一节点,亲缘这一纽带,“血浓于水”这一催化剂作用,使乌兰夫、奎璧、云润三人在小里素有缘相聚,同窗三年,从此由相识、相知,到后来相随相伴,融入共同志向,为中国革命奉献终身。因乌兰夫、奎璧与小里素的特殊关系,从而建立了内蒙古革命史上小里素这一革命老区、革命地下交通站,家族成为革命堡垒户。后来从事革命工作的乌老、奎(璧)老,和在小里素开展地下工作的同志们形成信任、安全、保密、保护、可靠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革命时期以亲缘、血缘关系作纽带为共同志向奋斗,由此联想到文革运动中,也是因为亲缘关系脱不开连带干系。在最黑暗、最艰难、最关键的紧要关头,亲情的纽带和血缘的基础作用就会互动,这个人世间客观估价事物本质的直观因素是不能低估的,也是不可逃避的。

   由于小里素的亲缘关系,乌老自幼称谓奎老为“三舅”,为此,云曙碧老人和布赫老人都分别问我,“我们叫奎老三老舅,不知道是怎的个亲戚关系?”我说:“奎老弟兄三人,排行老三,是乌老在小里素表弟的三舅,所以乌老称呼奎老也叫三舅,因此,你们叫奎老就是三老舅了。”

次子金元金元先生在南高上学时与荣耀先等人是同学,因学识渊博,在土默川上被称之为“金先生”。进入社会之后,在土默特旗总管衙门任录事,是土默川上有文化、有眼界的知名人物。在此期间,受先进思想影响,加之亲情和感情所使,对乌老的成长十分关心。三次助推乌老读书上进。第一次,塔布子私塾贺先生因事辞教回山西老家,致乌兰夫、云润中途失学在家。为此,金元先生去塔布子姐姐家,说服乌兰夫、云润家老人,将二人领回小里素,送到乌兰夫大舅章元先生所办旳私塾学堂,同已在学堂入读的奎璧同堂一道读书三年;第二次,在小里素学完私塾课程后,经其家人同意,于1919年秋,送乌兰夫、云润赴归绥城考入土默特高等小学,从此改变了二人守家立业、农耕衣食的传统生存观念。以此为起点,接受先进思想,开始走向革命道路;第三次,协助内蒙古早期共产党人荣耀先于1923年在土默川招生,助乌兰夫、云润考入北京蒙藏学校。由于金元先生对二人的人生启蒙,对二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有着一定的因果因素。正因如此,乌老在1929年从苏联回国后,非常重视弟妹、子女的文化教育,主张家里办学堂,从小里素请去表弟云贵生当家庭学堂老师,教授先进教材。

金元先生接受先进思想较早,在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开始参加进步活动,是土默川上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的活跃人士。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蒙古族同盟会员经权、云亨把民主革命先进书籍和刊物送到土默特高等学堂师生手中,金元先生和同班同学荣耀先、恒升、孟志中、锡昆、王祥等几人径常一起谈论心得体会,研究孙中山民主革命理论、探讨辛亥革命之后的国内外形势,并经常与经权、云亨谈心请教明理。

“五四”运动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李大钊、邓中夏提出“为振兴中华开办平民教育,唤醒工人农民,实行知识分子与劳工相结合”的办学口号。1921年冬,就读于蒙藏学校的荣耀先提出在包头、归绥地区创办“平民工读学校”。因无办学经费,金元先生同吉雅泰、李裕智、云硕望、李国贞、锡昆、李炳等同学,为筹措办学经费进行公演的蒙藏学校话剧团四处奔波。那时演出话剧在绥远地区还是第一次,以反封建和救灾为体裁,演出剧目《孔雀东南飞》、《一元钱》,宣传反帝反封建、要民主要自由、振兴中华的革命思想。

1922年,在荣耀先倡议下,荣耀先、金元、李国贞、云硕望在归绥南茶坊“朋顺召”办起“平民学校”,以“半工半读,不收学费为”前提,“以学子双手,用其劳动所得,完成学业”为办学方针,动员城里手工业者、市贫和城郊贫民子女报名入学。

1923年暑假,荣耀先受蒙藏学校章武校长委托,和遵照李大钊的指示,回到土默川地区招收蒙古族青年入学。荣耀先回到归绥后,找到老同学金元,商量动员学子进京读书事,金元先生欣然答应和他一起下乡,深入蒙古族居住村落,登门动员。二人各骑一匹快马,昼夜奔驰于大青山下土默川上的各个村落,历径艰辛,动员了乌兰夫、奎璧、吉雅泰、多松年、李裕智、佛鼎、康根成、赵璧成、高布泽博、孟纯、荣尚义、云继先、朱实夫等四十一名蒙古族青年,怀着远大抱负踏进了北京蒙藏学校大门。从此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成长为内蒙古地区的革命中坚力量。荣耀先圆满完成招生任务,金元先生为此从党的好围对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子先先先先老人在姐弟中排行老小,母亲去世早,深受姐姐长长疼爱,幼年经常去塔布子住姐姐家。因大哥、二哥在外谋生于民国十八年染疾瘟疫英年早逝,为此打击很大,立下家训,对本人及子女后人不主张外出谋事,一直守家在地,读书务农。成年后娶保同河村奎璧的姐姐玉梅为妻。因这层亲缘关系,造就了奎壁、乌兰夫、云润三人在小里素的学堂同学关系和革命人士在小里素开展地下工作的亲缘关系。1975至1978年我在内蒙古工大上学期间,径常去内蒙古党委门前旧平房区看望奎老。奎老几次问起小里素亲人和当年学堂学友的情况。多次对我说:“我小时候经常去你们家,一有好吃的就给你们送去。同乌兰夫、云润在章先生学堂念书认识了不少同学。后来参加革命开展地下活动,去你们家的时候更多了,以看望姐姐走亲戚为名,一去就相跟好几个人,象贾力更、李森、勇夫、李才、彭德大这些人,利用我和乌兰夫与小里素的亲戚关系,经常约好时间在小里素你们家见面、接头、开会。第一批去延安的青年就是我和贾力更、勇夫、张禄、李才几个人组织发动,在你们家集合开会后出发送往延安的。”

老大章元、老二金元去世后,先先老人执掌家族大事,支持掩护革命者在小里素开展秘密活动具体事宜的重担落在先先老人身上。每当乌兰夫、奎壁、贾力更、勇夫、李森、彭德大等革命人士在小里素开展活动,先先老人便指挥大家族全家大小人一起出动,在院里院外放哨。第一批赴延安青年从小里素集结出发的接待工作,都是全家老小认真配合下秘密完成的。

抗战期间,小里素地下革命交通站被日伪军王英有所觉察,放出口风要火烧、血洗小里素。消息传来,引起先先老人和子侄们的高度警觉。为防患于未然,派在乃只盖伪警察署供职的侄孙云月月从内部打探消息,筹备上等好烟土,打通王英关节,使小村躲过一劫。

乌老一家人闹革命,在抗战时期,日伪对其恨之入骨,日本宪兵到处搜捕乌兰夫及其家人。搜捕无果的情况下,于1941年7月,放火烧了乌老家院落房舍。当时乌老母亲已于1938年去世,乌老父亲东挪西凑,重新盖起几间落脚土房。抗战胜利后,先先老人因妻去世,独身操持家务。乌老一家在外闹革命而家里无人照料,先先老人只好只身住到塔布子乌老家看家守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由乌兰浩特搬迁张家口后,先先老人曾去张家口看望外甥乌兰夫,住了几天返回家时,乌老送给三舅一床花布被子,先先老人一直用到1966年文革开始后72岁愤然离世。


【作者简介】云高怀,蒙古族,土默特左旗小里素人。原乌海市政协主席。



编辑:任瑞新 联系电话:15354834781

扫码获取“土默特之声”更多精彩


土默特之声
为您提供原创的土默特地区(包括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武川、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清水河历史文化知识、新闻!让《土默特之声》成为游子们的温馨港湾。联系人:土默特之声创办人任瑞新,电话:1394711329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