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殿月:丧葬——土默特地区蒙古族旧习(中)

文摘   2024-12-15 22:27   内蒙古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丧 葬——土默特地区蒙古族旧习(中)

崔殿月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丧葬习俗受喇嘛教的影响较重,自然存在一些陈旧的乃至封建迷信的习俗。蒙古族丧葬方式大致分为天葬、土葬(又叫生葬)、火葬三种。

天葬:人死了以后,家属用粗劣的土布把死者的身体缠裹起来,请喇嘛念经超度。过一、二日,把死者放在马车上,由家属驱车到野外,按喇嘛指定的方向地点行进,因车的波动,尸体自行落地,这就是天葬。

尸体落地后,如果脸朝天,就说死者“升天”了,如果背朝天,就认为死者“不得善”,赶快再请喇嘛念经超度。死者的亲人过三天来看,尸体如被野兽吃掉,就算无罪归天。

如尸体仍在原处,就认为是“天不收”,需请喇嘛再给念免罪的“超度经”,并将尸体移于另外的地方,直至尸体被野兽飞鸟吃掉为止。

火葬(即熟非):人死了后,请喇嘛数人,左右诵经,移尸于帐门内左侧,盖上白单子。

三日后,请喇嘛选择吉日,以皮绳缚尸,或将身上衣物脱下,送给送尸的人,用牛奶数碗泼在门外,烧柏枝以熏室内,然后将尸体驮至山后或较高的地方,置于挖就的坑上,下架木柴,点火烧化,覆以土盖之,但不起坟,只在上面插以木杆,挂上旗,上写经文。

每逢吉日,在家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而永不上坟。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火葬,后来随着入殓仪式和棺木的采用也发生了变化。

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丧葬采用的棺木分两种,一般平民用的是长形棺木(即普通的棺材),而仕官贵族和信仰喇嘛教深的信徒以及喇嘛等人,多采用正方形的“轿式”棺木,蒙语叫做“散德勒”。

用“轿式”棺木的在死者断气前,或尸体尚未僵硬时,就赶快把尸体盘膝坐起来,两手相抱置于怀中,把头以忱头或其它衣物支垂于胸前,使他硬化后,入殓装棺。

入殓时,喇嘛给念经,家人跪在周围低头默祷,忍着伤感烧纸磕头告别。并依着喇嘛教的规定将尸体坐在平台上,背靠木板,额部用哈达扎在木板上,死者嘴里含上金银之类东西,手边放些死者生前喜爱或常用的东西。然后盖上盖子,死者的亲属就可以嚎啕痛哭了。

出殡时,灵前由一个孝子牵一匹全鞍勒的“引魂马”前导带路,灵后是家属和喇嘛的乐队,再后是一般的送葬亲友。

如是火葬,就把出殡的“轿子”放到柴禾上。点火时孝子们向“轿子”磕头,然后回家,葬场只留一个对火葬有经验的人照管,以全部烧成灰为止。烧过后周围垒一圈子,上面用草席盖好。

第三天清早,由死者的亲属去拣骨灰。去时每人带一白面薄饼,一双筷子,两头用金银铂包头。拣时用筷子挟,不能用手,按脚、腿、胯、腰、臂、颈、头分别放在饼上,到拣全为止。

除了拣骨灰之外,还要留心有没有火烧成的圆球,据说这是舍利子,应另外放。全部拣完,即放入瓦罐或木匣里,用饼填满,红布扎口,送到僻静的洼地或山沟,用大石盖压。

到了民国初年,完全改为土葬后,一般从汉俗,备棺罩、弄烧纸、做纸杖、过百天、应有尽有。但戴孝时绝不戴白布,仍戴黑孝布。葬礼、祭祀仍沿用旧习。


扫码获取“土默特之声”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土默特之声》!为您提供原创的土默特地区历史文化知识、新闻!让《土默特之声》成为游子们的温馨港湾。

土默特之声
为您提供原创的土默特地区(包括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武川、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清水河历史文化知识、新闻!让《土默特之声》成为游子们的温馨港湾。联系人:土默特之声创办人任瑞新,电话:1394711329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