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丫头。点击标题下蓝字“缄默人”免费关注,我们一起前行!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建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
的确,做人之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成事之难,难于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绪。
而最能促进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心机”便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上进心是人的惟一标志,不是上帝的,也不是动物的。
该做的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脚踏实地干好,确实是了不起的人。
看准了的事情,不论何种情况都能脚踏实地去做,就有可能取得惊人的成功。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业,在确立你远大的目标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开始你的行程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梦想一步登天,如果根础不扎实,那么你的成功恰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
所以,真正有“心机”者,请一步一个脚印走好!
袁术本是汉末三国时代实力最强的人物,此公凭借袁家的势力,据有江淮之间的广大土地,兵粮足备。
在袁绍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者的同时,他也成了南方最大的割据者。
袁术优越的客观条件,应该说是有希望在军事竞争中获取最终胜利的,然而他却是诸多割据者中衰亡较早的一个。
综观袁术的言行,可知他在管理自己的军事集团时,缺乏脚踏实地的作风。
东汉皇帝的传国玉玺,在皇宫内乱之际曾一度遗失。
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孙坚于宫内一枯井中打捞而得。
孙坚跨江击刘表身死,孙策引其部众投奔袁术,成为袁术手下能征惯战的勇将。
袁术相待孙策礼甚傲。
孙策非久居人下之人,他想从袁术手里借几千兵,归还江东独创事业,因恐袁术不肯,就留下亡父孙坚的传国玉玺作为质当。
袁术想得到这块玉玺为时已久,见了玉玺,喜不自胜,不仅借3000兵、500匹马给孙策,还表孙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
为了玉玺,竟放了孙策这只猛虎归山。
原来,袁术早有登基称帝的野心,得了传国玉玺,在他看来,就意味着天命所归,当皇帝的理由就充分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袁术再也耐不得寂寞,大会群下,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祭天祭地,迫不及待地当起皇帝来。
为了驳斥臣下的反对,袁术找了几条理由,为称帝之举辩解:
一是与汉高祖刘邦相比,“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
其二是汉朝“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三是“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
四是“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
五是“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等等这数条理由,可谓振振有词。
细察起来,均属子虚乌有。
作为一个军事集团的首脑,袁术不思扎扎实实地整顿内政,有理有节地消灭竞争对手,不待时机成熟,得了玉玺就登基称帝。
在对待玉玺的态度上,袁术远不及孙策。孙策深知,玉玺虽是宝物,但它的价值远不如几千兵力,玉玺说到底不过是块镶金的石头,而兵力却是他赖以创业的本钱。
孙策没有因为拥有传国玉玺就称帝。
脱离袁术回到江东后,孙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扫灭大小割据势力,不断增强孙氏集团实力的斗争中去,草创了吴国。
袁术死后,玉玺落入曹操手中。
曹操虽然也大喜了一番,却没有做出称帝之举。
曹操做事,非常注重必要性和可能性他并非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只是担心遭到拥护汉帝的官吏们的反对和成为割据者的众矢之的。
待到北方完全平定,曹操才于建安十七年受爵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进位为魏王。
称魏公时,遭到荀、崔琰的反对,他们都是曹操的心腹谋士,特别是荀,是曹操的第一谋士。
连他们都反对曹操称公称王,可见当时的人心并未忘汉。
后来,孙权遣使给曹操上书,言天命已归曹操,望曹操早正大位。
曹操看完后大笑,说:“是儿欲使我居炉火上耶?”
下属们有的也劝曹操登基称帝,曹操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就这样,并非不想称帝的曹操至死也未称帝,原因是时机不成熟,过早登上皇帝宝座,无异于“居炉火上”。
而袁术却自赴火坑。当时汉朝皇帝虽无力统御四方,然而献帝的名号尚在,类似袁术那样的割据者,天下还有许多,连称王的胆量都没有,何况称帝?
袁术不听臣下谏阻,迫不及待地登上了皇帝宝座,于是招来了灭顶之灾,在曹操、吕布、刘备等合力攻击下,兵败疆场,绝食而亡。
袁术视玉玺重于兵力,视皇帝名号重于实力,八字尚无一撇,先忙于装点门面,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失败是必然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按照这样一个公式去做:成事之法=敬业精神+脚踏实地。
很显然,一个缺乏敬业精神的人,只能是以懒散粗心的态度去应付工作,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法去随心所欲,这样做的结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是假如你以正确的“心机”去面对工作,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就能心想事成。
敬业,不仅仅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心机”,有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不满意目前的职业,希望改变自己的处境。
却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路在哪里,自己到底能够干什么。
其实,空想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世界上绝对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成功无一不是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
出生于广东惠州的杨钊,家里有十个兄弟姊妹,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极为艰难。
一种求生和奋发向前的本能驱使他离开了家乡,孤身到香港寻找发展的机会。
杨钊到香港一个多月,四处寻觅工作的机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后来终于在一位乡亲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制衣厂当杂工的工作。
杨钊把自己的打工生涯视作奠定创业的根基,为此他既努力工作,又时刻注重学习,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本领。
经过近五年的制衣厂打工生涯,杨钊不仅掌握了制衣的技术,懂得了工厂的管理,并摸清了服装的销售渠道。
于是,他开始自己创业了,挂起“旭日制衣厂”的牌子,由小本买卖入手,逐步把生意做大。
经过20年的勤奋拼搏,杨钊的“旭日制衣厂”已变为“旭日集团”,现在正“如日中天”,它的业务包括了制衣、销售贸易、地产投资及物业管理等。
目前,他的集团拥有年产2000万条裤子的生产线,有16000多名雇员,赢得了“裤王”的称誉。
证之古今,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人不是在艰难困苦中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韧性,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香港爱国商人李嘉诚就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穿行于大街小巷推销商品的推销员,“金利来”的老板曾宪梓创业之初也曾不辞辛劳出入于大小商店,为推销自己生产的领带向人赔尽笑脸也尝尽别人的冷眼。
该干的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脚踏实地干好。
看准了的事情,不论何种情况都能脚踏实地去做,就有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功,这大概就是成功者的“心机”吧!
生活中的很多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只要你肯踏实去做。
温馨提示
欢迎关注我们
一起,看更多精彩的故事